当前位置:   农垦经济 > 产业经济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时间:2021-12-27 作者:王自文 来源:《乡村振兴》2021年第12期 点击次数:18703

农垦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是传承农垦历史文化、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抓手, 十分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到,“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鼓励国有农(林、牧、渔)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的意义

农垦系统从南泥湾走来,已有 80 年的历史,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创造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和独特的农垦文化,成为农垦特定的标识和财富。留存、展示、传承农垦精神和农垦文化是农垦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是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农垦农场逐步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培育形成的以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红色文化、边疆文化为底色的特征明显的农垦文化,成为我国农耕文明中一朵靓丽的奇葩。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措施。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是党中央赋予农垦系统的重要职能。推进农垦文化建设,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于记录农垦历史、梳理农垦发展成就和经验、展示特色农耕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是记录农垦历史、传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阵地。农垦事业发展与党史、军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相连、深度嵌合。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垦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扬农垦优良传统作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汇聚起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考察时强调,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李克强总理、汪洋同志、王沪宁同志等中央领导也多次就加快农垦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各垦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企业化市场化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科学记录、展示农垦农场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反映改革发展成就,既是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也可为今后探索农垦农场改革发展规律、积累经验提供基本素材,同时也能留住农垦农场历史文化记忆,加强对农垦改革发展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保护,传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弘扬农垦精神,促进农垦文化振兴。

农垦文化建设现状

农垦文化丰富多彩,可志可书。第一代农垦人,主要来自转业官兵、知识分子、支边青年和垦荒队员。农场分布广泛,特色明显,创建目的各有侧重,发展特色有所不同。当前,农垦系统通过一系列史志馆建设、修志工作及文化宣传活动正在扎实开展农垦文化建设。

以场史馆建设记录农垦文化。全国农垦有35个垦区和1700多个农场。据初步调查,在77家中国农垦农场志编纂农场中,就有24家建设有农场场史馆、陈列馆、知青馆或博物馆,占比接近30%。各垦区和农场高度重视资料统计和史料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规模不一、形式多样地建起了一批场史馆(陈列馆、知青馆、博物馆),一些场史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展示农场历史、文化,比如莫河骆驼场历史陈列馆、黄泛区农场场史馆;有的注重突出红色教育主题,还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一定的基础,比如淮海农场的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等。这些场史馆基础资料丰富,馆藏重要年代数据、老旧照片、陈设实物,图、文、声、物并茂,为农垦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材料支撑。

以修志推进农垦文化建设。修志对于传承农垦农场文脉、凸显农垦农场特色、弘扬农垦农场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农场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遗失和损坏,不少老一辈农垦人也已年至期颐,抢救、挖掘农垦农场历史,加强对农场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保护,十分必要。农垦系统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开展了两批共计103个农场的志书编纂工作,各级农垦主管部门成立了配套机构,明确了相关经费支持标准,从人员配备到技术支撑、从经费保障到组织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为后续更好地全面开展志书编纂、出版等农垦历史文化宣传工作打下了良好开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农垦系统在延安南泥湾举行了《中国农垦农场志丛》首发仪式,向社会隆重推出首批20个重点农场的志书,这些志书完整记录展示了农场改革发展历程和历史痕迹,如《湄潭茶场志》记录了“一片茶叶与中国抗战”的故事,《八五〇农场志》再现了一代开国上将王震将军点燃开发千年荒原、保粮为国家的第一把荒火的壮观场面,《双桥农场志》记述了该农场作为新中国农机事业的辉煌起点和成长摇篮的发展历程。

通过各类文化宣传载体弘扬农垦文化。各垦区和农场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工作,通过办好报刊、网站,举办征文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宣传、弘扬农垦文化。一是举办征文活动传播农垦文化。2021年,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面向农垦系统组织开展了“我的农场•我的故事”征文活动,共收到来稿219篇,总计70万字。部分优秀征文在中国农垦(热作)网、《中国农垦》杂志、中国农垦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了推送宣传,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梳理了农垦改革发展经验,宣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活动结束后,农垦系统还计划将征文作品汇编出版,进一步挖掘农垦励志人物故事,传播农垦文化。二是建设网站宣传农垦文化。农业农村部官网开设有“农垦局”机关子站,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办有中国农垦(热作)网。据统计,目前17个集团化垦区都建立了垦区网站,非集团化垦区多数在农业农村厅网站设有专栏。比如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广东农垦官网、北大荒集团官网等,这些垦区网站首页专门设计如“企业文化”“走进广垦”“关于北大荒”等专题,宣传企业文化和垦区发展历程,提升农垦社会影响力。三是创办各类媒体弘扬农垦文化。农垦系统创办了《中国农垦》《北大荒日报》《广东农垦》《海南农垦报》《江苏农垦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等一大批报刊,并利用新媒体手段打开信息传播渠道,不少农场还办有电视台,以此传递中央关于乡村振兴、“三农”工作和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宣传各垦区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成效和经验,介绍农垦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这些媒体成为弘扬农垦文化的重要阵地。

推进农垦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弘扬农垦精神,传承农垦文化,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建议通过开展农垦文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建设农场文化建设示范点、农垦文化展览馆及组织开展农垦文化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推进农垦文化建设。

开展农垦文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分区域开展垦区农场史志馆、史志编纂、文化宣传等农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全面摸清各垦区文化建设现状、基础条件、建设需求,分析探索各区域文化建设经验、做法,形成分报告,然后汇总结果,形成全面的农垦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宣传、分享农垦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为各垦区农场推进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开展农场文化示范点建设。由农业农村部或各垦区农垦主管部门牵头,创建农场文化建设示范点,给予农场文化建设经费支持,通过场史馆建设、志书编纂记录,搜集整理农场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文字、实物、图片,传承农场历史文化;在农场官方网站、农场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上专门建立农场文化展示栏目,介绍农场发展历程,宣传和弘扬农场历史文化。

建设农垦文化展览馆。一是建立网上史志图书馆。依托农场文化建设示范点建设,推进志书数字化、网络化, 在中国农垦(热作)网开设网上图书馆,提升史志和年鉴使用的便利性和功能性。借鉴其他行业已经成熟的数字平台(如网络博物馆、数字云展厅等)的建设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可得、便于检索查找等优势,帮助各垦区和农场在官方网站上设置“网络史志图书馆”专栏,上传农场年鉴、史志,提高资源的可及性。在史志网页中适当配以听读或讲解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专门为大事件制作讲解视频或动画片段,提升网站的可视听性。二是建设农垦博物馆。根据垦区、农场农业产业、农旅产业发展历史及特点,建立专门的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互动项目和数字展厅等多媒体展示方式,促进垦区和农场文旅、农旅融合发展。

开展农垦文化经验交流活动。一是组织农垦文化建设培训。针对农垦文化建设的形式、方法,组织垦区、农场开展相关文化建设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现场观摩农场文化建设示范点、交流文化建设经验,示范带动垦区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推进农垦文化建设。二是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相关比赛。组织开展农场史志馆讲解员演讲大赛、农垦文化征文活动、农垦形象宣传片展示大赛,宣传、展示农垦文化,提升农垦文化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