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农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时间:2003-11-2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727

  11月27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项目针对制约我国农机化整体水平的关键技术瓶颈,以完善机械化生产体系为目标,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水稻高速种植四轮驱动通用底盘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四种不同方式种植机具的研制将目前国内水稻种植机械从小动力独轮滑板式、低速作业机具提升到乘坐式高速作业机具,大大缩小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深泥脚水田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获机解决了双季稻地区早稻收获时一般机型难以在带水和泥脚较深的水田进行机收的困难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品种差异的适应性问题。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地区利用中小型机具难以进行免耕播种的难题,并将玉米和小麦两季作物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试验研究,探索了优化的技术模式。研制成功的禾本科牧草种子收获机、苜蓿种子收获清选作业机组及牧草种子产后处理成套设备,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牧草种子难以收获和产后加工技术落后的难题,同时在苜蓿种子的直接收获和牧草种子的多维循环干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所研制的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将对靶、静电和风送技术组合在一起,提高了药液的附着率,缩小了我国果园施药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填补了我国水田喷杆喷雾机型的空白。研制开发的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独创了玉米收获、秸秆收集和根茬破碎为一体的穗茎兼收机具,并提高了对不同行距玉米收获的适应性,为秸秆回收利用、发展畜牧业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适用的新机型。研制出的适用于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林业育苗种子带生产的林木营养膜种子带精量播种机,具有节约种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苗圃土地利用率、方便苗期管理、减少间苗量、易于除草松土,降低育苗生产成本的特点。 据了解,该项目实施以来,研发出21种新机具,其中20种通过了国家法定机构的检测;通过鉴定的10项科技成果中有6项技术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4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并被受理的17项专利中有2项发明专利、3项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建成试验基地、示范点18个。该项目的成果不同程度得到了应用,已实现综合经济效益7710万元,实现新增产值4146万元,新增利税514.95万元,出口创汇6.4万美元。 专家认为,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较好地实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将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还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的中试与示范推广,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