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天然橡胶产业体系脆弱 亟待国家加大支持力度

时间:2005-05-3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996

      尽管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规模,但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仍需着力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党委书记蒋菊生博士说,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年产干胶50多万吨,2004年达到59万吨;然而,受有限热土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要想做大做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必须认识到制约其发展的客观因素以及各种配套机制的欠缺。
??--受仅占国土面积5%的有限热土资源的约束。橡胶属典型的热带作物,我国土范围内宜胶地范围不大。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橡胶种植面积为63万公顷,尚有34万公顷宜胶地,如全部种上橡胶也不足印尼、泰国的三分之一,也比马来西亚的种植面积小,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越南会很快超过我国。
??--受劳动力资源的约束。割胶工作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生产活动,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胶工将会大量流失并出现短缺。前些年受橡胶价格过低影响,胶工收入少,海南农垦和广东农垦有大量胶工外流,这证明劳动力资源将会制约橡胶产业的发展。
??--受种质资源的约束。橡胶树是外来物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引种,目前已拥有近6000份种质资源,但仍不及世界种质资源总量的1/4,再加上科研经费不足,科技创新跟不上,这已开始影响到我国橡胶树的遗传育种研究。 除此之外,国内各种配套机制的不健全同样制约着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蒋菊生分析说,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在与国外竞争时尚有20%的单一进口关税作保护,进入WTO后过渡期,欧洲、东盟等一直要求取消单一进口关税,一旦取消,在配套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内天然橡胶产业起点低等劣势将全部暴露,根本无法和国外竞争。
为此,蒋菊生等一些橡胶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国家应建立天然橡胶风险保护机制。海南农垦文昌橡胶研究所原所长、现农垦总局科技处副处长王绥通说,橡胶属露天弱质产业,周期长,更新一次需要30-35年,至少也需要25年;且我国橡胶大部分种植在国际上普遍认为不能产胶的地方--北纬18~24度,属于热带的北缘,风、寒、病、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应建立橡胶产业发展基金,为橡胶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扶持和投入。基金可以从与橡胶相关的行业收取。王绥通说,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都曾将橡胶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农业项目,到“九五”期间将橡胶取消,国家每年给予海南农垦660万元的农业开发经费,但用于橡胶研发的不足40%。
??--建立完善的扶持橡胶产业和胶农的政策措施。王绥通说,总体看来,国家对于橡胶产业的发展还是投入不足。比如“八五”期间,国家每年投入7000万元建设的农业综合项目,生长期(八、九年)投入经费(劳务、肥料、农药等)每亩约2200-2500元,目前这些胶林开割三年后亩产即达到100公斤,而农场投入较低的胶林(每亩1600元左右),产量很低,或者到期不能投产。 蒋菊生说,尽管国家从2003年8月宣布取消农业特产税,去年开始又逐步降低农业税,但这些对胶农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橡胶在销售环节交税,受益者是经销商。国外除了没有税收外,还有很多扶助政策,如泰国在橡胶出口时征收出口税,规定每公斤干胶收取出口税1.48泰铢,用于胶园的更新,每更新1来(6.25亩)胶园补助6400泰铢,部分基金还用来扶助科研、教育,免费提供肥料,种苗等生产资料,免费培训等。
??--建立橡胶储备机制。蒋菊生说,国外的三国联盟ARCO(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采用储备机制稳定价格,而国内除了正常储备外,没有对橡胶市场的调控手段,国家储备机制没有形成。今年3月31日,海南农垦成立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均居全国第一的海南天然橡胶资源将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 专家普遍认为,只有正确认识以上制约因素,降低综合成本,建立风险保护机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等,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