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东盟成为“广东制造”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时间:2006-06-05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5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近两年来进展顺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巩固和加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广东作为我国与东盟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同时由于在农业、石化、轻工业、家电、农机、纺织业等诸多领域已率先发展,与东盟国家具有很强的经贸互补性。广东和东盟各成员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都形成了互补性的贸易特征。随着近年来部分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涨,广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广东出口的大部分产品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受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等国的欢迎。据海关统计,在广东与东盟贸易连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1-4月,广东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已突破百亿美元,达到1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8%。其中广东对东盟出口40.7亿美元,增长31.6%;自东盟进口83.9亿美元,增长12.1%。广东和东盟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中,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东盟正成为“广东制造”产业链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东盟日益成为广东加工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而东盟也逐渐成为广东加工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自然资源是形成产业间互补的主要原因,东盟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出口,而广东的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有些资源由于地域关系也不是广东所长,正好可以通过进口,缓解资源压力。今年前4月,广东自东盟进口煤、铁矿砂、棕榈油和天然橡胶分别达到271万吨、10万吨、29万吨和4.5万吨,分别大幅增长90.8%、1.4倍、1.6倍和16.2%;此外,自东盟进口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初级形态的塑料、合成橡胶的数量分别达到86万吨、10万吨、56万吨和1.2万吨,自东盟进口的原材料为广东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此外,由于东盟在制造产业中处于链条的前端,广东自东盟进口的初级产品较多,今年前4月,仅进口东盟产的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就达29.3亿美元,增长19.6%,占广东自东盟进口额的35%;进口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的金额均超过1亿美元。自东盟进口的原器件在广东加工装配后,部分制成品再成功返销东盟各国,今年前4月,广东对东盟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15.5亿美元,增幅高达43.3%;对东盟出口机械设备8亿美元,增长10.8%,东盟正日益成为广东制造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是广东与东盟贸易均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广东和东盟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中,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今年前4月,广东对东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9.1亿美元,增长11.2%,占广东自东盟进口额的58.5%;对东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1.8亿美元,增长21.2%,占广东对东盟出口额的53.6%。东盟各国生产的初级原材料已成为广东加工贸易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东盟也正在逐步成为广东加工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三是广东与东盟贸易均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不断扩大,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将使得广东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得到发展。今年前4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对东盟进出口额达到70.9亿美元,占自东盟进出口额的56.9%,其中对东盟出口21.8亿美元,自东盟进口49.1亿美元。仅以消费类电子和电子配件为例,在广东和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电子产品均为出口的主导商品,并形成了各自的电子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东盟国家在工业电子产品出口方面处于相对优势,而广东在家用电器出口方面却占有较大优势。在东盟各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东盟国家工业电子厂商可以在广东找到潜在的巨大需求,同时广东的家用电器产品也将大量进入东盟国家市场。今年前4月,广东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27.3亿美元,增长29.8%,占广东对东盟出口额的67%;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55亿美元,增长15.6%,占广东自东盟进口额的65.6%。 
      四是东盟正逐渐成为广东某些制成品重要的新兴出口市场。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广东部分主要出口商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如欧美国家纷纷对我国的纺织服装、鞋类、自行车等产品均采取设置限额、加征关税等措施,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为广东产品开拓东盟市场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今年前4月,广东对东盟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3亿美元,增幅高达75.4%;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6亿美元,高速增长55.8%;出口各类鞋3989万双,大幅增长42.1%;出口自行车25万辆,增长53.5%。 
      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将大大刺激广东与东盟双方的贸易量,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深化。广东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应时刻关注东盟各国对进出口政策的调整,如近年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限制原木的出口,今年前4月广东自东盟出口原木15.9万立方米,大幅下降44.1%;自东盟进口锯材31.8万立方米,下降24.7%;此外,由于近年越南煤出口增长迅猛,越南计划和投资部已提议政府,要求越南煤炭总公司不得以超低价大量对中国出口煤炭,广东企业应密切关注有关国家的政策调整,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不断深化广东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国际分工,加强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调配和整合资源,使广东的加工制造产业链更趋完善。    海关资讯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