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农产品市场准入智能管理模型研究

时间:2005-09-2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407

    摘要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时有发生使其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农产品市场准入智能管理模式,该智能模式的采用将大大提高农产品安全的程度,并使事故发生后的追溯变得容易。基于本文提出的智能模式,文中也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发霉大米”、“大米用矿物油抛光”、“猕猴桃使用膨大剂”、“高超标农残蔬菜”、“假麻油”等农产品安全事件的经常曝光,使得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产品作为人们直接食用或其它食用品的原料,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一旦发生问题往往扩展迅速,难以控制。如何控制农产品流入消费者手中之前,保证其安全,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传统的农产品安全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一般是从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但从该供应链可以看出,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主要是通过集贸市场和超市,所以,作为安全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保证进入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都是安全就成为整个控制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被认为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消费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更是国内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必然趋势。严格的市场准入不仅可以阻止有毒有害农产品走上城乡居民的餐桌,而且可以促进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可行性。

本文根据对全国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山东寿光、深圳福田等)的实际调研情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种农产品市场准入智能管理模式。所谓农产品市场准入,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强制性监管手段,只准许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入市交易和销售。全面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要在农产品产加销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产销环节,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农产品市场准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合格农产品能够顺畅入市,同时又能将不合格农产品拒之“市”外。本文中的市场准入其实就是借助本文提出的系统模型对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严加控制,强制性拒“问题农产品”与批发市场和超市之外,从而保证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

2.系统模型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大宗农产品实现交易的主要场所,对市场实施准入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将会对食品安全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市场准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将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市场管理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管理模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农产品市场及批发市场的经营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统一管理,保证进入市场的经营者遵纪守法,货源来历正当、品质优良,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根据对批发市场的调查,本文把目前批发市场的农产品销售者分为6个类型:

●郊区蔬菜基地菜农;

●农区蔬菜生产者;

●临时直销人员;

●批发市场店面经销户;

●农贸市场经营户;

●外来经营者,

但主体是批发市场店面经销户和农贸市场经营户。本文所提出的安全控制模式主要通过构建“农产品市场准入智能管理系统”来实现,该系统的大体功能结构图可以如(图2)所示。系统整体分为三个大的子系统:控制系统,WEB服务和综合管理系统,各子系统下又分为多个子系统,其各子系统所行使的功能将在下面论述。

系统运行时,批发市场将根据准入规则判断销售主体能否进入批发市场,然后和各检测机构把交易记录和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的公共数据库中。批发市场管理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单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查询和决策,从而实现对各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品质进行管理和宏观监控,确保消费者所购农产品安全。

按照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共有8个流程组成,分别是:

 (1)证件发放

农产品的安全认证主要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定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检测机构所依据的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也可以是地方标准(其目标将是国家统一标准),但地方标准不可以低于国家标准,如上海市的地方标准要比国家标准高许多。农产品销售者进入批发市场之前都要持所售农产品样品自行到就近的检测点进行检测(政府智能部门也可以在各大型批发市场设立检测机构),每次检测合格,即发给检测合格证,该合格证则作为农产品经营者进入批发市场的凭证。对于经常在某个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并达到一定信用度的销售者可到指定部门申请IC卡,相关部门经审核后发给IC卡,并建立该经营者相关档案。持有IC卡的用户则可以免检所售农产品,只要提供所售产品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了。

(2)交易结算

批发市场里传统的交易方式主要是“对手交易”,而采用该模式的批发市场考虑到过渡期,市场内的各类结算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现金交易和“一卡通”。对于临时入场销售的农产品销售者,一般采取现金交易;而对于长期性的销售者则鼓励使用“一卡通”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交易的繁琐性并逐步实现市场内所有结算都使用“一卡通”。使用“一卡通”的用户可以完成市场内的各种费用结算,如交易佣金、交易支付等。同时,对交易记录要录入系统中,这样做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目的:其一,发生食品事故时,可以做到有帐可查,有源可追;其二,农产品销售者在批发市场发生的交易台帐将作为在零售市场免检入场的依据之一。

(3)产品检测

农产品的检测是该系统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其检测结果也决定了被检测产品能否入场销售。每次检测完毕后将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其中包括销售者的详细情况、被检测结果等,所有这些数据都将传入该系统的公共数据库。对于存在问题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将根据检测结果的严重程度,自动向主管部门给出处理提示或注销证件。

(4)入场验证

对于完全实行“一卡通”的市场,在入口处,农产品销售者需要刷卡验证入场,系统自动从数据库中检索该IC证件的农产品检测记录、交易台帐和IC卡类型,根据市场准入的规则进行判断是否允许该销售者入场。不允许入场的销售者需要根据市场准入规则进行产品检测。

(5)市场进入规则

市场进入规则是农产品能否进入批发市场所依据的规定或原则,由于目前国内对某些农产品还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对于不同的地域,可以采用不同的进入规则,但对于大多批发市场可以采取相似的规则:

IC卡证件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这些级别既代表了经营者不同的信誉度,也使代表了持不同卡类的用户进入市场的快捷程度。

②为证件设置激活与注销两状态,以便主管部门能即时对严重违规证件进行处理。

③对证件设置有效期,以便主管部门对证件进行定期检查。

④在批发市场有交易台帐的证件,在零售市场实行免检放行,以规范零售市场经营者的进货渠道。

⑤用农产品的检测结果作为判定依据:根据IC卡类型的不同分别设置,在一定时间段内,该证件需要检测的最少次数和最小合格率。

(6)市场经营管理

充分利用IC卡证件的功能,将市场经营活动中的各类收费情况统一进行管理,使市场管理人员不再直接接触现金,堵住费用漏洞、节省票据和减少人员。另外还增加投诉管理、违规管理等简化市场的管理、提高市场管理效率。

(7)公共数据库

公共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主要是入场用户身份、交易记录(如每次所售产品种类、重量、去向等)。长时间的交易必然会积累大量的数据,如何使用该数据将决定了系统数据库的使用效率。该数据库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挖掘从而为批发市场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另一个方面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其三则是为农产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追溯提供依据。

(8)监督与追溯

监督与追溯是该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上传的检测记录、交易台帐和相应的对公共数据库统计分析,全面掌控整个地区的农产品安全情况和市场交易情况,对严重的农产品安全事故进行追根溯源,监督各检测机构的检测情况等。

3.意义

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辅以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由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及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造成食用农产品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只有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销售关,使有毒有害农产品远离餐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行此类管理系统势必要批发市场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造,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另外,对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意味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农产品将失去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科学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参与国际竞争。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而畜产品、蔬菜、瓜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价格的优势将成为农业出口的重要产品。如能抓住这一优势,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指标及质量,就能在“入世”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4.结论

随着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得到政府及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已经刻不容缓,但令人欣慰的是此类系统的运用和完善以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推广,农产品的安全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另外,开展市场准入工作在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但市场准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需要常抓不懈,各部门协调一致并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调节再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必将能够创造一个安全、快捷、绿色的农产品消费环境。XBI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