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二十五:那山,那农场

时间:2022-01-20 作者:沈军 来源:辽宁首山农场 点击次数:6617

在富庶肥沃的辽南大地上,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山,叫首山。首山是千山山脉的首峰,虽不算很高,也远近闻名。既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人们攀爬驻足流连的好去处。风景秀丽的首山脚下有一个国有农场,依山而建,因此得名首山农场。

首山农场建于1954年,是辽阳唯一的一家国有农场,也是辽宁120多家国有农场中的一员。首山农场体量不是很大,幅员23平方公里,职工不到1万人,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农场,在60多年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建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首山农场属于近郊型农场,距离市中心很近,这里曾是市畜牧基地和副食品生产基地,为全市人民和当地驻军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全市农业“国家队”和“主力军”的重任。那时的农场,真的很令人神往;那时的农场人,也真的让人羡慕。这里的人很早就吃上了在国营粮站领到的大米、白面,那时叫细粮。周边的村民如果想买农场生产的砖瓦,要排很长的队,或者要找“很大的官”来批。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场人,那时只知道大米、白面比高粱米好吃,只知道我们这和邻近的村落不一样,还没有对农场产生真正的感情,年龄也小,了解的也不多,后来直到成为农场的一员了,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农场的沧桑变化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农场的韵味,那深沉的底蕴和求实奋进的精神。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首山农场同大多数农场一样,经历了困顿和阵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你搞的越好,转变为市场经济就会越慢越困难。那时的农场和农场人不但要承担改革的压力,更要承受心理上的负担。因为周围的村子都改革了,开放了、搞活了、富裕了、精神了,而农场却还要靠国家,而国家也很难,要办的事很多,根本无法顾及农场。

农场只有自己杀出一条路,才能绝处逢生。经过几轮刮骨疗毒和断臂求生式的体制和机制变革,农场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几个在全省、全市都很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建起了各类经济园区和基地,通过资产重组开辟了多种经济共存的发展路子,还搞了房地产开发,建了属于农垦人的生活小区,祖祖辈辈居住在平房里的农垦职工搬进了楼房,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幸福的感觉充满周身。更为喜人的是,这里建立了全市当时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职工子弟可以在这里安心读书,求知求学,放飞梦想。2003年,国家出台政策,我们这里的职工全员进了社保体系,这件事在当时还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可现在不得了,退休职工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块钱的退休金,还有这项那项的待遇,简直就是做梦也想不到和不敢想的事情。所以现在农场退休的有盼头,没退的有奔头。退了的,每天在文化广场上耍耍秧歌、跳跳广场舞;没退的,安心生产,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国家进入了新时代,首山农场的经济和民生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深入人心的,既承载着农场的过去,也预示着农场的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昌盛,我们的农场也会更加繁荣美丽。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