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令哈市沿着315国道一路向西,行至一片与周边景色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几乎能让人忘记自己正身处瀚海戈壁。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正位于此——这里记录着德令哈农场的历史,也见证了德令哈这座戈壁小城的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正扬帆起航,青海高原建设百业待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一大批复转军人、知识分子、干部、农民等组成了建设大军,奔赴柴达木盆地,开启了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的壮举。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1954年3月,德令哈农场正式建立。
德令哈农场开发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厚重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和改革史,德令哈农场曾是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之一,34年间累计收入3.4亿元,粮食总产量超9亿斤。1988年,德令哈撤镇设市,德令哈农场也成为几代农垦人勇于开拓、不畏艰辛的象征。
没有楼房,那就住“地窝子”;没有电灯和蜡烛,那就点“煤油灯”;劳动工具太简陋,按需改进……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在戈壁滩上开荒造田、自力更生,为这片绿洲奠定了农牧业的根基,为推动德令哈市高质量发展留下了不竭的精神源泉。
“农垦人”曾居住的“地窝子”。人民网 刘沛然翻拍
六十多年前的记忆在历史前行的洪流中逐渐远去,曾经这里奋斗拓荒者的形象却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李如泌,1915年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入德令哈农场任场长兼党委书记,之后,他一心扑在发展生产中,在他的带领下,1966年农场迎来了大丰收,总产量高达6300万斤,达到农场自建立后粮食产量的巅峰。2005年李如泌因病去世,享年90岁,他的子女遵从遗愿,将李如泌及其夫人的骨灰撒在青海大地。
1954年11月1日,33名上海姑娘来到德令哈农场,她们放弃了上海优越的都市生活,不怕高原严寒,也不怕荒漠酷热,更不怕严重缺氧、高原反应带来的疾苦,成为首批来柴达木的女建设者。有些同志从1954年进入柴达木盆地,一直到1988年退休,坚持在这片瀚海戈壁工作了35年。
……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内景。人民网 刘沛然摄
“当我们回望老一代农垦人的人生时,那些用笑容、青春甚至是生命点燃的最本真情结,正是他们留下激励后人不断进取的精神火焰,值得我们铭记。”来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参观的杜先生深受感动。
几代人扎根戈壁,看似平凡的工作却对海西州乃至青海省的发展建设厥功至伟。他们用汗水滋养了这片热土,用坚毅铸就了瀚海边的绿色奇迹,他们让荒原变成家园,让农垦精神扎根戈壁小城,让今日的德令哈焕发更强大的绿洲生机。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