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三亚:通过“首引、首育、首种、首推” 推进“新奇特优”热带果蔬成果转化

时间:2023-04-18 作者: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 点击次数:31274

三亚:通过“首引、首育、首种、首推”推进“新奇特优”热带果蔬成果转化

“国产版”榴莲将于6月在三亚上市

吸引不少“吃货”期待的目光

这是三亚引进世界同纬度地区

“新奇特优”热带水果品种

充分利用南繁成果

持续提升成果转化又一硕果

↓↓

在4月3日举行的2023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分论坛——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论坛上,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介绍,三亚不断将自贸港政策制度优势和南繁硅谷种业科技力量转化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提档升级的强劲动力,通过“首引、首育、首种、首推”打造一批新品种展示基地、发布平台和种植基地,推进国内新品种和全球“新奇特优”热带果蔬要素资源聚集,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

三亚地处北纬18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7℃,全年平均日照时长达2534小时,是培育和推广热带优异果蔬种植的理想之地。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三亚产的芒果、莲雾、燕窝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出口13个国家和地区的芒果、莲雾也屡创价格新高。

果实“走出去”的同时又“引进来”优质品种。

首引

“首引”,即围绕南繁种业和热带优异果蔬产业链开展引种。据了解,自2015年起,三亚逐步引进世界同纬度地区“新奇特优”热带水果品种,充分利用“新奇特优”南繁成果,持续提升成果转化。三亚利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便利条件,支持科研院校、大型种业龙头企业等积极引入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优质种源,深化开展热作领域国际合作。在符合国际规则与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通用框架下,逐步拓展与世界同纬度地区在大田作物和“新奇特优”热带水果品种的产研联动。

据了解,来自南美的玉米种质资源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植入“中国种子芯片”后,又返回南美为当地农业生产用种提供多元化选择。来自全球的“新奇特优”热带水果种质资源,通过鉴定、评价、驯化、研发后在三亚“安家”,目前已有160余种“新奇特优”世界热带水果品种引进三亚。2022年,三亚在崖州湾科技城启动建设“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为来自全球的热带作物种子种苗提供展示舞台,建成后将有超过200种热带果蔬品种正式“落户”。

首育

“首育”,即以种苗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模式培育“南苗北育”这一新业态。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如今,育苗和育种已成为三亚南繁产业“双引擎”。

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湖南培育20多厘米高的辣椒苗植株要2个多月,但在三亚只需要一个多月,且开花结果更快。从提供种子到种苗,将提升5至10倍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南苗北种”蕴藏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据介绍,围绕“首育”,三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实施“良种良技更新”工程,以引进、推广、生产良种良技为切入点,推动实施“南苗北种”、“南苗北运”和冬季瓜菜种苗培育工程。同时,采用“村委会+科研单位+示范基地+农户”联动合作模式,打造区域南繁育苗产业品牌,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促农增收。

首种

“目前,三亚已筛选出四季龙眼、红皮龙眼、神秘果、榴莲蜜、牛油果等5种适宜三亚种植推广的品种。”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种”方面,围绕主要农作物和热带果蔬产业链,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实力雄厚、科研技术领先的优势企业,新上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集聚度高、示范效应明显的种业、热带水果产业项目。目前,已建成一批品种优良、品质优等、设施先进、技术成熟、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样板。其中,榴莲推广种植面积已达8500亩,今年6月可首次品尝到“国产版”榴莲;燕窝果和榴莲蜜推广种植面积分别超过1200亩和1000亩;四季龙眼、红皮龙眼、神秘果、牛油果等“新奇特优”品种种植面积也持续快速增长。

首推

为提升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力度,三亚多途径、多渠道搭建优质新品种发布平台,开展“首推”活动。先后开展“海南好米”、“海南好蜜瓜”评选、推广种植等。同时,积极搭建国际产业平台,引导成立行业协会,组织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精准匹配供需信息,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院所间的“桥梁”和“纽带”。今年,三亚积极筹办亚洲种子大会、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等国际会展论坛,充分利用好国内外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对接东南亚、中南美、中北非等热区国家,以热带果蔬为载体,持续构建互利互惠的多双边合作机制。

接下来,三亚将依托科研院校、大型优质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热带水果种质资源库,加强热带水果新品种保护,激发育种创新活力。根据规划,至2024年,三亚将打造精品“新奇特优”果园10个,其中新增认定省级示范园2个。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