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年收入超百万!瑞丽市华坪县大力发展这个产业,计划再种10万亩…

时间:2020-12-09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次数:13101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石龙坝镇,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将金沙江畔装点成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整座山一片生机盎然。放眼望去,金沙江奔流如带,沿江两岸,郁郁苍苍,江水如蓝,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跃然眼前。

近年来,石龙坝镇临江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打造了沿江百里芒果长廊景观带及“荒”变“绿”,“绿”转“金”的产业发展。

2003年,石龙坝镇临江村退休教师王道相开始规模种植芒果,当起了村里的带头人,经过几年的精心打理,王道相家的芒果种植面积从刚开始的900多棵芒果发展到了现在的300多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王道相还成了当地芒果种植大户。“芒果熟了以后老板就来了,今年是产量最高的一年,卖了160多万元,但因为受疫情影响价钱不太好,不然应该可以卖到180多万元。”

王道相

据王道相回忆,1997年政府把芒果苗拉到了村委会,鼓励村民种植芒果。但当时村民还有所顾虑,害怕种出来的芒果找不到销路,镇里的领导便动员了党员、村干部带头种植。“当时我还在村里教书,又担任着临江完小的校长,为响应号召,我用牲畜驼了几百棵芒果苗回来种。”

芒果的发展使王道相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种了芒果,临江村的大片荒山变成了绿林,金沙江江水从混浊变成了湛蓝,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都改善了不少。

现在,一山山的芒果树带着王道相家走向了发家致富之路,从原来的泥土砖瓦房住进了楼房,全家老小都开起了轿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这儿没种芒果之前,到处都是荒山,看上去没有一点生机,甚至还会时不时冒出‘地火’,种了芒果后,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土层被芒果覆盖后,‘地火’都看不见了。以前的临江村相当贫穷,现在家家种芒果,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王道相面对种植芒果后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由衷地感慨道。

据悉,截至2020年11月,石龙坝镇优质晚熟芒果种植面积达16.60万亩(占全县40万亩的41.5%),种植户3210户(全镇3498户),总产值达10.46亿元,为全镇人均创收7.19万元。

华坪芒果试种始于1965年,经过50多年的探索发展,从零星分散粗放种植转变为了连片规模规范化发展,从引进的品种中筛选出以凯特、红象牙、圣心、热农1号、鹰嘴芒、金煌为主的6个优质中晚熟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

得天独厚的热区自然条件使华坪生产的芒果色泽鲜艳、风味浓郁,受人喜爱。截止目前,华坪县芒果种植面积达到40.2万亩,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产量达33.5万吨,产值23.9亿元。芒果产业已然成为华坪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更是让曾经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通过芒果的种植,防止了水土的流失,也绿化了荒山。华坪县始终坚持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计划以后再发展10万亩芒果,到了‘十四五’要发展到50万亩左右的芒果,把华坪打造成一个中国的有机芒果晚熟基地,以及世界晚熟芒果核心区,这是我们的目标。”华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朝刚说。

华坪县属干热河谷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局部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导致泥沙大量进入江中,江水浑浊不堪。近年来,华坪县积极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兴旺的长江上游绿色经济长廊。现在金沙江畔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灌溉用水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金沙江畔,一排排芒果树在风中摇曳,王道相家气派的小楼房显得格外挺拔。现在,临江村通过陡坡地生态治理、芒果产业发展,提高了江岸植被覆盖率,雨季入江沙量减少,江水变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双赢,绿水青山、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小康乡村生活。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