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我国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基本情况

时间:2005-10-2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58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有力地配合了我国整体外交工作,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双边合作持续扩大,多边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日趋活跃。

双边合作持续扩大。2001年以来,我国与印度尼西亚、阿曼、南非、巴西、斐济、希腊和美国等19个国家签署了26个双边农业或渔业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建立了15个双边农业或渔业合作联委会或工作组。我们利用双边合作平台,积极开展高级别互访和定期磋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容,巩固和扩大了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关系。

多边合作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国在联合国粮农机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其他多边组织涉农事务的参与力度也不断扩大。我们利用这些多边舞台,积极参与各类农业国际协定、公约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切实维护了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区域合作日趋活跃。近年来,东盟与中国“101”合作机制、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亚欧会议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都把农业列为重点合作领域。我们积极参与上述机制下的农业合作,努力推动区域自由贸易进程,为营造周边和平国际环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农业利用外资继续扩大

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在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消除农村贫困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继续取得较好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来仅国际粮农机构、多边金融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等向我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项目达到50多个,协议金额2亿多美元。项目区覆盖了山西、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等23个省、市、区。利用这些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建设的一大批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产生了明显的示范辐射效应。

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20012003年,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近3000个,协议金额约57亿美元,年均约19亿美元,比前20年年均协议利用外资金额增长近一倍。而且,随着我国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农业利用外商投资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农业领域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三、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成效明显

我国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主要的国际组织、区域组织以及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已涵盖了遗传育种、农业生物技术、资源收集与评价、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疫病防治与控制、动物饲料、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科技人员的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通过科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通过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等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和“948”等项目的实施,我国引进了一大批优良的动植物品种资源、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四、农业“走出去”战略稳步实施

近几年来,农业“走出去”已成为农业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有1000多艘远洋渔船在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摩洛哥、印度尼西亚、缅甸、斐济和阿根廷等30多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三大洋的公海进行远洋捕捞,年捕捞量100多万吨。我国在俄罗斯、中亚有关国家相继建立了大豆、玉米等种植业基地,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橡胶、热带水果、剑麻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近几年,我国利用援外资金和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资金,建立了中国-菲律宾农业技术中心,并正在积极实施柬埔寨种猪示范场、老挝农村户用沼气示范、印度尼西亚杂交水稻技术示范、缅甸橡胶苗木生产、俄罗斯农业技术示范、委内瑞拉剑麻种植加工示范等一批境外农业技术示范项目。这些项目正成为对外展示我先进实用技术、中小型农机具和加工设施的重要窗口及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阵地。

五、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态势良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在多边框架下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全面阐述我对新一轮农业谈判的立场,努力争取新成员特殊待遇和发展中成员特殊差别待遇,保障我国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确主张。我们还积极参加其它国际农业协定、公约和标准的制订、修改,维护了我国权益;在双边框架下,我们加强了与主要贸易国的磋商和协调力度;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我们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围绕推动农产品出口方面积极开展有关工作。近年来,部分省市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全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发展绿色、有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XBI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