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垦,如何再创辉煌

时间:2008-01-22 作者:李力 朱靓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次数:3713

经济日报记者  李 力 朱 靓

    2007年,农垦系统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9%;平均亩产增量是全国平均亩产增量的4.8倍,增量占全国粮食增量的2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农垦系统将如何进一步抓好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生产等一系列工作?就此,记者对话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杨绍品———

    如何持续增产

    事实:2007年,我国农垦系统实现生产总值1892亿元,同比增长12%,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垦区职工人均纯收入达到5250元,比2006年增长8.6%;2007年,农垦系统粮食总产、单产和增量三超历史纪录,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增量占全国粮食增量的2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记  者:近年来,垦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让人看到了再创农垦辉煌的希望。您如何看待这一成绩?

    杨绍品:农垦经济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离不开全系统对政策的落实。

    2007年,各级农垦系统积极争取并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全年落实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2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垦区粮食、棉花、奶牛、生猪产业和农机化的发展。二是政策覆盖面有所扩大。除直属垦区外,中央财政还对部分地方垦区直接下达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各级地方政府也对垦区落实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三是基本建设投入有所增加。2007年,农垦落实中央基本建设投资3.91亿元,综合开发投资2.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9%和5.43%。四是农垦税费改革共落实中央财政税改补助资金40多亿元,种植业亩均减负40多元。

    记  者:2008年农垦系统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抓好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工作?

    杨绍品:农垦农业的优势在于资源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大作用,做出大贡献。

    2008年我们首先要努力建设粮食等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农垦农业生产的首位。要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商品率和增加种粮效益上下功夫。要从垦区实际出发,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明确垦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点。从全国农垦来看,要在巩固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棉花、天然橡胶和糖料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奶牛、生猪、肉牛、羊和水产品等养殖基地,做大做强种养业种源基地。各垦区都将根据自身的优势,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建设不同品种、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提高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在保障国家和区域主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记  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哪里?

    杨绍品:2008年,我们农垦要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职工收入为目标,继续优化农作物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加快形成主要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格局。要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奶牛、生猪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努力构建农垦现代畜牧产业体系。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垦区畜牧业良种化水平,重点做好种牛、种猪、种羊等新品种的引进和繁育,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要推进规模化养殖,提高畜牧业废弃物利用水平。要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记  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杨绍品:今年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各垦区要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各级管理者、企业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农垦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对示范基地农场的监管力度,打造农垦优势安全农产品品牌,切实推动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农垦系统率先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快了农业标准化进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普遍较高,已得到社会认可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08年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我们要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取得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成果,在农垦系统率先建立起一个开放、动态、全程管理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为探索建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如何科技创新

    事实:黑龙江垦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化栽培等一整套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特别是水稻“三化”栽培和叶龄诊断技术,在北纬45至48度之间,把水稻平均亩产提高到550公斤,2007年小面积高产攻关田创下了亩产984公斤的纪录。自1996年以来,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垦区粮食总产翻了一番多,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措施的综合运用。目前,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7%,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记  者:2007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部如何继续提升示范区的示范带动功能和示范带动能力?

    杨绍品:2006年和2007年,我们在全国农垦选择建立了100个“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各垦区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通过建设示范区,提高农垦新成果展示功能、技术示范推广功能、科研开发辐射功能、科技信息交流功能和人才培训功能,提高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典范。各垦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多种形式的示范带动方式和途径,努力形成多层次和多功能的示范区建设新格局,扩大示范带动的范围和影响。

    记  者:我们注意到,2007年仅在科技入户项目中,全国农垦就培育了9000多个科技示范户,示范区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辐射带动近20万农户。今后农垦科技推广应用力度是否将进一步加大?

    杨绍品:是的。2008年,农垦系统将继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并做好技术推广工作。要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强推广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利用,围绕农业部确定的重点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做好优质、高产、高效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特别要加大地膜覆盖、节水滴灌、保护性耕作、农航作业、大马力农机复式作业、工厂化养殖、奶牛冷冻精液与胚胎移植、农业智能化信息控制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入户率和到位率,使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成为促进垦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2008年,农业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粮食生产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各垦区都要积极参与。

    如何深化改革

    事实:近年来,广东垦区通过组建广垦糖业集团,大力推进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造,全面整合垦区内部的糖业生产,培育出国家级的丰收糖业和省级的华海糖业两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以此为载体,通过独资、控股、合作等方式并购5家糖厂,形成垦区9家糖厂年产糖能力50万吨、占全省总产糖量40%的糖产业,辐射带动农场和周边农村100万亩甘蔗基地。

    记  者:农垦艰苦创业的历程证明,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杨绍品:我赞同。关键是要深化两项改革,即进一步探索多种形式的垦区管理体制,同时以完善农业经营体制为重点,推进农场内部各项改革。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垦区管理体制,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只要是有利于加强对农场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做强做大农垦企业,有利于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管理体制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记  者:您刚才提到,要将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对于实行集团化的垦区,应在哪些方面重点深化改革?

    杨绍品:一是按照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集团公司制改造,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三是以主导产业为主线,调整优化垦区内部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连接农场生产基地和职工家庭农场、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为一体的专业化产业集团公司。四是妥善处理好集团公司与基地分公司、存续农场之间的利益关系。

    近年来,各垦区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在一些方面进行尝试、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怎样改革,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农垦管理机构和农场的牌子都必须保留。这是由农垦和农场的性质所决定的。

    记  者: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农垦系统最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项重要改革。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农垦税费改革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场内部改革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绍品:深化农场内部改革,首要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第一,要继续坚持并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农场要确保农工享有优先平等的承包权、经营权,并履行好为农工提供服务的义务。第二,要把规范承包合同管理作为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的重点,依法建立农场与职工的承包关系,确保农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保障农场和农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三,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对家庭农场的服务水平。国有农场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生产指导,做好技术培训、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发布和购销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寓指导于服务,通过服务提高统一经营水平。农场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对农副产品实行统一加工销售的,应在充分尊重农工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市场规律,严禁随意压级压价,并及时兑付资金,不得拖欠。第四,要鼓励、支持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无论什么样的经营方式都要保证全体职工有稳定的生活保障,收入逐年增长。

    记  者:深化农场内部改革,还需要落实哪些政策?

    杨绍品:除了要改革完善经营体制,还要落实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等政策。2006年以来,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部分地方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农工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继续抓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落实工作。要真正把税费改革的好处落实给农场和农工,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工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规范,防止农工负担反弹。

    此外,垦区还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快农场和生产队的布局调整,减少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快推进场办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机构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来源:经济日报 2008年01月22日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