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挖掘热作资源深耕海岛农业 ——海南农垦集团化企业化打造热带农业“王牌军”

时间:2017-04-11 作者:操戈、买天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8751

前不久,农业部在海南海口市举行全国深化农垦改革现场推进会。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到各部门通力配合打总体战;从摸着石头过河尽心竭力解难题,到基础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不留死角——海南农垦改革的经验表明,事不避难、知难不难、事在人为,只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把握大势、顺应趋势,敢于啃硬骨头、勇于开拓创新,农垦改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我们走进海南农垦,一窥他们在土地规范管理经营、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接天的槟榔林,无边的胡椒园,中药材益智在红土地上密密匝匝……

陈学能是海南屯昌坤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中坤农场公司的一员。带着记者穿过槟榔林,绕过养猪舍,顺着他手指的一片开阔地,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搭梯砌墙。“独特的热带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搞好种养农业的同时,今年我们打算把农家乐搞起来,拓宽增收渠道。”陈学能说。

去年6月,海南农垦东昌农场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海南农垦的农场公司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接下来,中坤农场有限公司、中建农场有限公司也相继成立……通过改革,农场去掉办社会职能,全面实现企业化,而农业作为农场支柱产业,在这场改革中首当破题。

从管理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企业化经营模式涌现

放眼坐拥全省五分之一土地的海南农垦,在这片莽莽沃野上,不仅种有350多万亩橡胶林,还有槟榔、胡椒、芒果、茶叶等热带作物“点缀”其间,成就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细数这些优质资源,除了天然橡胶产业“一枝独秀”登陆资本市场以外,垦区的其他优势产业仍处于经营散、规模小、产业链短的状态。

“海南农垦要做大企业、大品牌,内部必须实现专业化分工,要明确‘一个产业一个集团’。”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战略咨询顾问委员会主任曹树民一语中的。

伴随改革的纵深推入,在海南农垦的红土地上,茶业、果业、胡椒、草畜、南繁等专业化公司纷纷成立,农场开始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上打拼。

“垦区集团化改革后,我们的产业定位更加清晰,自主经营权也明显增加,非常有信心大干一场!”海垦果业集团董事长彭隆荣感叹,此次改革之后,感受最大的是农垦人思想上的解放,向市场化思维转变。

在海南,农垦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大农业,形成了生产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而推行农场公司化改革以来,一批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点、产业优势等,以市场效益为导向的企业化经营模式正不断涌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资源告别“小散乱”

在琼中,乌石农场公司围绕茶叶产业做文章,联合海垦茶业集团共同组建股权多元化公司。一边是乌石农场公司6500亩的土地资源优势,一边是海垦茶业集团种植加工与市场开拓优势,双方联手联动,推进产业纵向合作,致力打造具有高标准、综合性、功能齐全的国内一流茶叶标准示范基地。

“通过向股份公司输出经理层人才,乌石农场公司的人才队伍得到锻炼;通过股权多元的制衡,促进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精细。今年初,茶业集团的早春茶销售收入实现1800万元,农场公司作为股东,看好今年企业实现盈利分红。”乌石农场公司董事长吴海彪说。

从前,垦区茶业资源分散,茶企各自为战,始终受规模、市场等因素制约,同质化竞争严重。

2016年4月,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整合乌石农场等茶叶资源,重新组建为海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茶园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茶叶500余吨,产值近亿元。

“整合资源无疑是海垦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海垦茶业集团董事长蔡锦源如是说。如今,白沙绿茶、白马骏红、金鼎红茶、南海红茶等产品“抱团”发展,打造了海垦茶产业的“升级版”。

规避地缘劣势短板,发展特色农业辟蹊径

不临海不靠枢纽,境内又以丘陵、山地为主,这样的农场该如何发展农业产业?位于屯昌县境内的中建农场和中坤农场就面临这样的抉择。

“没有交通和地缘优势,就要在资源禀赋上找优势。”屯昌县委书记田志强说,境内中建、中坤两农场应利用橡胶、胡椒和南繁基地的资源优势,走适度规模经营和高档次农产品加工路子。利用当地小气候特点,大力发展柠檬、红肉蜜柚等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椰子林下平坦开阔的土地空间,推进立体循环农业建设,发展林下养猪。

记者从中建农场公司了解到,他们将成立蜜柚股份公司,以农场公司蜜柚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及职工群众种植2.1万亩蜜柚,使红肉蜜柚成为农场支柱产业。同时,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在蜜柚园内建设年产千头猪场。此外,发展已有的1万亩槟榔、8000亩中药沉香和年出栏5万头肉猪等传统优势产业。

而在中坤农场公司,同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农业发展规划。

“下力气调减低产橡胶和纸浆林种植面积,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中坤农场公司董事长符气恒说,农场具备发展“一油两药”和热带水果产业的优势,下一步将发展油茶1万亩、槟榔1.8万亩、中药益智5000亩,在水果方面将发展柠檬2000亩、柑橘1000亩。

“企业要创收,职工要有获得感,只有种养环节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引进精深加工,就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把更多增值收益留给职工。”符气恒说,除了对大农业支持外,还希望国家能对特色农业给予专项资金扶持。他举例,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一些营养指标优于橄榄油,“扶持油茶树产业,对于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和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于鹏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