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黑龙江农垦之梦

时间:2008-11-12 作者:黄志伟 来源:《大生》杂志 点击次数:3168

《大生》杂志记者 黄志伟

  中国继吉林省提出用5年时间(2008—2012年)增加100亿斤商品粮之后,黑龙江省提出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要在2012年使粮食产量登上1000亿斤大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据了解,2007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为793亿斤,这就意味着五年之内黑龙江省要增加200多亿斤粮食产量。据《大生》记者了解,作为这项工程的牵头单位,黑龙江农垦2007年的粮食总产量为250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31.5%,其在千亿斤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前,《大生》记者在北京采访了黑龙江农垦总局副局长王有国。

  “千亿斤工程农垦打头阵”

  “对于提高200亿斤粮食产量,我们完全有信心。”王有国对《大生》记者说,“黑龙江省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我们黑龙江农垦要打头阵。提高粮食产量,温家宝总理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科技靠谁?要靠我们黑龙江农垦。”

  王有国的自信来源于下面一组数据:

  黑龙江农垦现有耕地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数量的1/5,2007年农垦粮食年产量是249.3亿斤,商品粮是227亿斤,而同年黑龙江全省的粮食产量为793亿斤,商品粮产量为500亿斤。即黑龙江农垦用占全省1/5的土地,生产了占总量1/3的粮食和将近一半的商品粮。

  “227亿斤商品粮是什么概念?这些粮食够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粮食消费量,所以农业部管我们叫作‘国家队’,我们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到2012年,农垦要实现粮食产量330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300亿斤,给1亿人提供粮食,也就是说全国人口的1/13要靠我们养活。”王有国颇为自豪地告诉《大生》记者。

  黑龙江农垦之所以能以1/5的耕地提供粮食总量的1/3,其秘诀在于单产。王有国向《大生》记者介绍说,黑龙江农垦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大米、小麦(1972,8.00,0.41%,吧)类、豆类和玉米(1576,-18.00,-1.13%,吧),这四个品种的亩均单产比普通农民亩产高“1234”,即平均单产大豆(3283,-10.00,-0.30%,吧)高100斤,小麦高200斤,玉米高300斤,水稻高400斤。各类品种按照耕种面积平均起来,比农民的综合平均亩产高354斤。

  “黑龙江省实现千亿斤粮食工程,只要把黑龙江农垦的模式复制到地方就可以实现了。目前省里正在实施场县共建,由农场带动各地县,由农工带动农民。如果平均单产能够提高100斤,按照现在的耕地面积,那就是180亿斤,平均单产提高200斤,就是360亿斤。”王有国自信地表示,“黑龙江的千亿斤工程不用增加耕地面积,只靠提高单产就完全可以实现。”

  “卖粮难”的必然性

  但是,增产200亿斤同时也意味着黑龙江省本已存在的“卖粮难”问题更会雪上加霜。卖粮难一直是黑龙江这个中国产粮大省的心头之痛。

  “我从事了20多年的农垦行业,我的体会是粮食多了,卖粮难了,价格低了,谷贱伤农。尤其是全球大粮荒的时候。今年年初,我们连续给国家发改委打报告,希望提高最低收购保护价,国外的大米已经?十几元一斤了,但是我们那里才6毛多一斤,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以20多年从事粮食行业的经?历,王有国对“卖粮难”问题感触颇深。

  在王有国看来,卖粮难有诸多原因。在生产方面,黑龙江省是一季生产,只有一个秋收,到了秋季的时候集中销售。而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很高,2007年黑龙江省的商品率超过了50%,黑龙江农垦的商品率更是达到了91%,生产100斤粮食,有91斤要进入市场。这么大量的商品粮同时进入市场,市场供大于求是不争的事实,粮食价格自然高不上去。

  数量庞大的商品粮无法在当地消费,几乎全部要运往外地,运力成为另一大难题。对于运输难的问题,王有国以黑龙江农垦的主产区建三江为例给《大生》记者做了说明。建三江位于黑龙江省铁路末端,在这里只有一条地方铁路,每天只通过一列火车,线路少且运输成本高。这个地方铁路长169公里,在当地被称作“地铁”,因为是地方铁路,所以修建的费用要从运费中出,这给粮食运输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对于“卖粮难”问题,黑龙江农科院总农艺师矫江?在接受《大生》记者采访时表示,仓储难也是其原因之一。首先,收购粮食有贷款和销售风险,粮食收购需要大量资金,企业要考虑利息成本;其次,粮食能够往外运,是因为有需求,像大豆这种需求性较强的粮食,很快就可以卖出去,但是水稻和玉米要等南方消费完以后,有需求才会往外运。而且,因为车皮紧张,请不到车皮,卖不出去,这也要承担成本。“现在的情况是,虽然说企业有存储能力但是未必装满它,有粮库未必收,没有需要就不收,企业不需要存那么多粮食。我认识一个企业,2003年收的粮食因为请不到车皮,至今还未卖出。所以,企业现在一般是随卖随收。”矫江说。

  至于私有化的粮库数量,矫江表示,这部分涉及到国家机密,数据他不掌握。“但是国有的肯定不多,据我了解,在粮改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光下岗工人就有16万,国家控制的只是少量,私有化是‘大头’。”矫江非常肯定地表示。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