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抓住关键环节 找准突破口 努力实现贫困农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时间:2002-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561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地处新疆东部天山北麓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北部的苏海图牧区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75公里。全场总面积80.16万亩,其中生产用地52.6万亩,草场总面积43.9万亩,可耕地9.4万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海拔高达1700米,又略带山地气候性质,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0.98℃,年无霜期95-105天,年降水量200-205毫米,年蒸发量1684毫米。总人口8920人,分属汉、哈、回、蒙四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1.2%,少数民族占8.8%,职工2515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农作物结构单调,只能种植小麦、豌豆、油菜等作物。加之观念更新滞后、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好的发展思路,农场经济始终徘徊不前,1990年全场国民生产总值824万元,内外债高达1715万元,职工挂帐230万元,职均收入1212元,人均收入528元,农场经济濒临崩溃,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极度贫困的团场之一,1991年被列入农业部农垦扶贫序列。   国家对边境贫困农场政策、资金上的支持,给红山农场摆脱贫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燃起了全场广大干部职工脱贫致富的希望。为了抓住扶贫机遇,振兴农场经济,红山农场党委一班人在反复分析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订了符合农场实际的脱贫致富思路。?quot;农场脱贫靠工业,职工脱贫靠农业;近期脱贫靠粮油,远期致富靠牛羊"。   农业发展思路是:一靠投入,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加强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靠规模,通过"一放二转三改"的办法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职均土地承包面积由原来的17亩增加到50亩;三靠调整,根据当地水土气候等因素和市场行情,积极调整种、养业和种植业产品结构;四靠科技,加快农作物品种改良,全面推?quot;丰产栽培模式"和科学种田技术,大力发展增节水农业。   在畜牧业生产上:以"两个转变"(由公养为主转变为私养为主,由山区牧业为主转变为农区牧业为主)为前提,坚持抓基础、改机制、增母畜、改品种、出羔羊,重点发展牛、羊、鹿,由单纯的数量型牧业向质量效益型牧业转变。   在工业发展上: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化工、煤炭、面粉加工三大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炱笠导际醺脑欤???平??迷龀し绞胶途??绞降淖?洌?哟竽谝?饬?Χ龋?涌煨虏?贰⑿孪钅康难芯靠?ⅰ?br>   针对农场底子薄,基础条件差,发展后劲不足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农场的脱贫致富必须分三步:第一步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quot;两高一优"农业,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工资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稳定职工队伍;第二步加大对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上一些短平快项目,力争在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农场经济有所发展;第三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争名牌、创高效,加快第三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争取在"九五"末使农场经济迈上新台阶。   扶贫十年来,国家共投入扶贫资金1473万元,为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农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红山农场党委高度重视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始终坚持把扶贫资金全部用在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利用扶贫资金上项目时,十分慎重,坚持无论大小项目都必须经过认真考察、筛选、研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quot;八五"以来,我场在农业上投入扶贫资金1085万元,畜牧业投入扶贫资金221万元。主要有红山口渠首改造工程、红山口截潜、12000亩自压喷灌、打井35眼,改造低产田15000亩,新修防渗渠道19公里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牲畜棚圈36个,购置畜牧机械22台,建成规模为200余头马鹿场一座等畜牧业建设项目;山南黄芦岗异地开发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场的保灌面积达到5万亩。   特别是山南黄芦岗的异地开发对于红山农场调整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农场种植结构单一,仅能种植小麦、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不能种植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为了突破地域气候界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农场决定走异地开发的脱贫致富路子。在兵团和农十三师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红山农场1999年1月10日开始在山南黄芦岗正式启动异地搬迁开发项目,发展园艺生产。到目前为止,共投入扶贫资金590万元,打井6眼,定植葡萄3000亩,采用涌泉灌溉面积达600亩。农场在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的同时,筹资筹劳进行了水、路、电、住宅等配套基础建设。目前,黄芦岗异地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安置人员317户740人。黄芦岗异地搬迁开发,不仅成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大的困难,对农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养鹿业是农场近年来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培育的新兴产业。从1994年起,农场使用国家扶贫资金136万元,利用当地马鹿资源优势,修建鹿舍饲养天山马鹿,现已建成一个200余头鹿场,并研制开发出了鹿茸片、鹿酒等马鹿系列产品,养鹿业已成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红山农场在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搞好农牧业建设使农场经济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和银行贷款,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强了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红山化工厂是我场的龙头企业,其效益好坏将直接关系农场脱贫步伐。"八五"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改造跟不上,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上不了档次。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资源优势的转换,使其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上档次,"八五"以来,农场对红山化工厂进行了技改,使之达到年产硫化碱2.5万吨的生产规模,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硫化碱生产企业。主产品"蒲类牌"工业硫化钠被自治区评为"名牌产品"。   扶贫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在国家和兵团扶贫办等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场党委一班人抓住机遇、负重奋进、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带领全场各族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红山农场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截止2000年,全场粮食总产1749万公斤,比1990年增加891万公斤,粮食平均单产354公斤,较1990年增加114公斤。2000年全社会各类牲畜存栏48596头(只)较1990年增加18545头(只),母畜比例61.1%,较1990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263万元,较1990年增加4439万元,职均纯收入5147元,较1990年增加3935元,人均纯收入2305元,较1990年加1777元,实现利润106.7万元。   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农场职工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家家户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大部分职工饮用上了自来水,养老院、幼儿园越办越红火,"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得到根本保证;医院、学校条件极大改善,职工看病有门诊楼,学?涎в写蠼纬到铀停怀炭氐缁耙呀?胫肮づ┗Ъ遥?肮ぷ》空?诩涌旄纳啤U庖磺斜浠??薏荒?圩诺澈驼??墓鼗持?椋??保?彩瞧独?┏」愦蟾刹恐肮ば难?秃顾?慕峋А?br> 回顾农场扶贫开发的艰辛之路,我们深深体会到:   1.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必须克服等靠要思想,把国家扶持同当地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结合起来,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2.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思路是农场脱贫的前提。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农场的发展思路,农业是基础,扶贫以来,红山农场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广各种先进农业技术,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在此前提下,鼓励职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利用丰富的秸杆资源和农副产品以饲养牛、羊、猪为重点,稳步增加职工收入。   3.科学技术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全面实施科技进步,农场才能振兴发展。农场通过啤酒大麦的引进,节水喷灌技术的推广,丰产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农业生产发生很大变化,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职工收入稳步增长;通过对化工厂、面粉厂、煤矿等工业企业的全面技改,使农场工业在出现了稳步发展的大好局面;黄牛品种改良、马鹿饲养方式的转变,使农场养牛养鹿的效益倍增。   4.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脱贫致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贸然急进,特别是在上项目时要慎之又慎,不能急功近利,应从长远全局出发,选准项目后就要长期不懈地干下,切忌半途而废。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规范,集中力量办好一、两个能够带动全局的发展的项目。   5.经济结构必须趋向多元化,一、二、三产业要共同协调发展,切忌搞单一性经济,否则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市场波动影响大,经济发展起伏不定,将会给农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今后,红山农场将在继续巩固已取得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调整结构,保护和恢复生态,稳粮增畜,做大化工,发展园艺,开发旅游,壮大农场,致富职工。争取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到200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438万元,年均递增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9万元,年均增长12.89%;第二产业增加值4044万元,年均递增7%;第三产业增加值1300万元,年均递增9.2%。职均收入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6.34%,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8.71%。农场综合利润达到800万元,农场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职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保证以上目标的实现,农场主要实施"四大工程":   1.山北农业基础工程。一是积极推广新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二是合理开采地下水,打机井50眼。三是逐步推广测土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四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精准农业新技术。   2.工业支柱工程。工业是农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农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五"期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技改力度,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农场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化工厂、煤矿和面粉加工厂进行改造,使化工产品硫化碱产量达到3万吨,氨基苯甲醚 产量达到6000吨,原煤产量达到6万吨,面粉产量达到5000吨。   3.兴牧富民工程。充分利用山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并使之成为增加职工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十五"期间,将山北耕地退耕还草6万亩,大力发展畜牧业, 走公司+农户的路子,以专业户带动种粮户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强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配套措施。场成立畜牧服务中心,负责引进优良品种和畜群的改良,防疫、检疫、驱虫工作,以及产品的销售工作。    4.山南园艺兴场工程。总结农场异地开发的成功经验,通过实施山南园艺工程,推进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优化品种。在"九五"末在山南搞异地开发已定植葡萄3200亩的基础上," 十五"期间计划再定植6800亩葡萄,完成万亩葡萄基地建设,使山南异地开发区成为壮大农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第三产业方面,围绕农场实施"金边工程",搞活商贸流通,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红山农场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国家西部开发的机遇,发扬兵团精神,致富职工群众,巩固扶贫成果,力争实现农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疆兵团  农十三师 红山农场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