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二十二:往事不如烟

时间:2021-12-31 作者:杨丰节 来源:青海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点击次数:8331

青海省贵南牧场有一批来自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岸边的支边移民。

南水北调 迁徙故园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方丰富,北方贫乏。1953年2月19日至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江,他站在“长江”号舰的甲板上,再次就南水北调这一问题询问陪同他的水利专家林一山。说起向南方“借水”之事,谈到选址,他手中那支粗大的铅笔沿着三千里汉江的蓝色曲线缓缓移动,最终在丹江与汉江的交汇口处迅疾画了一个圆圈:“这个地方怎么样?”林一山激动地点点头:“此地最好!” “南水北调”—一个规模宏大、举世罕见、牵动几代国人之心的宏伟蓝图就此诞生。这次谈话之后,有关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反复的论证,并对坝址进行了选定。1958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修建丹江口水库。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丹、淅二水穿境而过。境内山峦起伏,秀峰积翠,水资源丰富,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库区。丹江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1958年动工,1973年竣工。工程淹没淅川县54.3万亩土地,占总淹没面积的48.4%。初期工程动迁移民20.2万人,分别安置在青海、河南、湖北三省七县市。

丹江大坝在建,淅川县城在拆,移民如何安置?往何处迁?一时间议论纷纷……正当苦于寻找对策的时候,中央北戴河会议做出了决定,动员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青年去支援边疆建设。

移民支边 备尝艰辛

1959年第一批8008名支边青年,全部运到西宁后,分三队由带队的领导带往不同地点。其中第二队是1959年3月由李纪奎带领滔河、宋湾两个公社的2765人,从西宁前往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一个叫德诺切村的“青年农场”和常牧乡豆后漏村的“青年农场”。德诺切村四面都是高山,想平一个场院都选不上地址。烧的柴火要到离队部30公里的灌木林里去砍,吃水要到3华里以外用毛驴去驮。离驻地30公里以外的白马寺粮站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派人去扛粮。由于海拔高,内地人来到这里走路都吃力,很多人都有严重的高原反应。

1959年9月14日,尕让、常牧“青年农场”被撤销,人员移交青海省贵南牧场。当时前往贵南牧场的还有贵德河西“青年农场”河南濮阳的一千多名支边青年。1960年,淅川县组织支边青年和家属迁往青海省安家落户,这是第二批支边人员,其中前往贵南牧场的有3630人。两批前往贵南牧场的共计6395人。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带着亲人的嘱托,从丹江两岸走出去,从秀美的淅川奔赴青海茫茫雪域高原落户安家。

贵南牧场地处偏远高寒牧区,海拔三千多公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此处干旱少雨,风沙大,再加之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又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因此移民支边人员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供应粮食定量不断下降,连饭都吃不饱,高原不像内地,挖点野菜都挖不到。尽管大家吃不饱,但开荒任务必须完成,男人每天0.35亩,女人每天0.3亩。

当时,绝大多数移民支边青年都被分配在荒无人烟的荒滩上,住在地窝子和破帐篷里。外面的风沙有多大,屋里的尘土就有多厚。有人形象地写道“夜间狐狸嗷嗷叫,狂风沙暴帐篷翻;十冬腊月天酷寒,移民开荒在草滩”。支边时发的棉袄常年不离身,很快就变成了“爆花袄”,扣子掉了,就用绳子往腰里一扎,活像一群叫花子。因气候恶劣、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和劳动任务极其繁重,浮肿病人达40%左右,死亡现象时有发生。每提及那时,不禁使人倍感心酸,潸然泪下。就是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广大移民支边青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手工䦆头为主,流血流汗,为牧场开辟了大片耕地。

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贵南牧场于1961年9月第二次归军,名称为贵南军马场。以饲养军马、为国防建设培育军骡马为主业。归军后,虽然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但生产生活环境依然是非常艰苦的。作为马场养马和生产基地的穆格滩海拔三千多公尺,面积197万亩,史称“沙州”(《魏书.吐谷浑传》云“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穆格滩上无自然水源,更没有树。牧工生活用水和饮马依靠人工铺设的引水管道解决,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军马是无言的战士,放养军马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政治任务。就这样很多留场的移民支边青年又从种庄稼的农工变成了放养军马的牧工,手拿马鞭,穿着厚重的放牧大衣,摸爬滚打,很多人摔成了骨折、甚至残疾。但是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我爱马场我爱马》的歌曲,夏天顶着烈日,唯一的阴凉就是马肚子底下。冬天穿着几十斤重的放牧大衣,脚套毡靴,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零下二三十度的风雪严寒。深夜眼望无际的星空,只有靠经验和感觉才能知道马群遇到没遇到狼、是否安全?如果遇到沙尘暴和暴风雪等极端天气,那所遭遇的危险和艰难就可想而知。就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作为军马场生力军的移民支边青年和全场职工一道歺风露宿,爬冰卧雪为国防建设培育了大批军骡马,在贵南军马场生产高峰,军马曾达到近万匹。

扎根高原 无私奉献

淅川县移民支边人员最后留场人员估计在10%左右,也就是总数五、六百人左右。由于淅川县来场移民支边人员基数大,这些人成家立业,加上马二代子女,在贵南牧场的职工比例中占比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贵南牧场就有了那个形象的说法“贵南牧场百分之六、七十是河南人,河南人中百分之六、七十是淅川人”。

1976年,军马场下放地方后,军马变民马,马价大跌,形成亏损。严峻的生存挑战再次考验着作为牧场生力军的移民支边青年及其子女,经过调查研究,牧场最终确定了依靠近30万亩耕地资源,转型以农业为主,而且要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向。

牧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严酷,生态脆弱,干旱、沙尘暴、雪灾等灾害频发。每年3-4月间都要刮至少5次八级以上大风,穆格滩本身沙漠面积就比较大,大风常把田间地表播入的种子一起刮走,更有甚者,八级以上的强风卷起黃沙覆盖草原,刮的昏天地暗,沙尘暴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另外干旱、雪灾也很频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广大移民支边青年与全场职工发扬“以场为家 艰苦创业”的军牧人精神,开始了新的创业。经过全场职工的不懈努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牧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振兴农业”先进单位。

“风萧萧而异响,马寒鸣而不息”,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岸边的支边移民留场人员及其子女历尽艰辛、顽强生存、奉献在牧场的各条战线上。他们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泪別桑梓,远离故土,扎根雪域高原,“舍小家,顾大家,为囯家”,以场为家,艰苦创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终生,也献出了子孙。值得安慰和自豪的是,2015年3月家乡有识之士在丹江岸边为丹江水库16.5万名远离故土的移民建立了一座“移民丰碑”,其中也镌刻着来青海贵南牧场的第一批移民支边人员的名字。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