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白沙县”)牙叉镇松章村胶农符桂芳一直在为他的两个儿子读大学的花费所发愁。不过,自2018年开始,随着割胶生涯出现转机,家里的收入一下子有了保障。
现年58岁的符桂芳曾经是大型车驾驶员,多年前因为年龄原因不得不放弃开车,重新管理起了自家的7亩橡胶林。尽管这两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剧烈,不过,符桂芳并不担心——得益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在白沙县由试点到全面覆盖,全县两万多户胶农的割胶收入有了保障。今年,符桂芳家的胶林已经为他带来了6407元的卖胶收入,这让他深感欣慰。两个儿子如愿上了大学,这两年,他割胶更有干劲了。
胶农割胶有了“保底”收入
白沙县位于海南省生态核心区,地处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多年来由于深处大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曾经是海南省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在白沙,天然橡胶产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卖胶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符桂芳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7年年底脱贫后,割胶仍是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家里7亩多橡胶林,去年卖胶收入10700元左右。”符桂芳向记者说道。
他告诉记者,卖胶赚的是一份辛苦钱。由于年岁大了动作慢,他需要比别人早1个小时出发,差不多凌晨1点半整装完毕,走进家附近的胶林开始割胶。直到清晨5点多劳作完毕,回家小憩后再回胶林收胶、装桶,随后把胶水运到村里的收胶点出售。
胶农割胶甚是辛苦,而收入却要“看天吃饭”。天然橡胶价格的剧烈波动曾经让胶农苦不堪言——这几年,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很多胶农陷入“欲种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弃割、改种的现象日趋严重。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橡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锐看来,价格风险是胶农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胶农脱贫的最大障碍,同时,也制约着白沙橡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罗锐向记者介绍,橡胶树是种植周期较长的农作物,从种植到开割一般需要七至八年时间。在开割之前的七至八年里,需要人力打理。对于很多胶农来说,种植的时候不会预料到开割时的价格如何。价格好,算是运气好;价格不好,也不能贸然砍掉橡胶树,因为那是收入的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期货市场近年来创新推出的“保险+期货”模式,将保险与金融衍生品工具相结合,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保险+期货”这一模式已连续5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自2017年以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的助力下,白沙县脱贫攻坚的步子越走越快。上期所提供保费支持,资助胶农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向胶农出具天然橡胶价格保险保单。为转移风险,保险公司再从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买入场外看跌期权,而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则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橡胶价格高时,胶农随行就市卖个好价钱;而一旦价格下跌触发理赔条件,胶农就可以得到赔偿。
“我家的胶林地少,所以获赔的少,2019年保险公司赔付给我313元。”符桂芳表示,尽管赔付的钱不多,但有了保险后割胶就有了“保底”收入,不用再去考虑胶水价格波动,割胶更有底气了。
牙叉镇方平村村民符建掉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告诉记者,2018年他参加了天然橡胶价格保险项目,共获赔1700元;2019年继续为自家胶林投保,共获赔了1200元。
白沙县橡胶产业稳定发展
像符桂芳、符建掉这样受益于上期所“保险+期货”项目的胶农在白沙县还有很多。罗锐向记者介绍,2019年全白沙县共有22747户民营橡胶种植户参保,参保胶农户均增收735元,全县开割的40万亩橡胶地、年产2.4万吨的民营橡胶有了“保险+期货”的价格风险保障。
“感谢上期所的支持,白沙县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大部分保费由上期所支持,补贴比例达100%,参保胶农无须自缴保费,减轻了胶农负担,增加了胶农收入。”白沙县副县长林金妹向记者表示。
据林金妹介绍,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在海南实施推广后,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此予以高度肯定,并重新明确了橡胶产业的战略定位,2019年将橡胶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贴保项目”。通过价格保险,白沙县稳定住了经历4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民营橡胶产业,并为今后橡胶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同时,白沙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有了金融助力。
2017年6月,白沙县选取南开乡作为试点,率先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项目。2018年,上期所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在多个乡镇铺开。2019年,上期所加大对白沙县的保费支持力度,全县11个乡镇2.4万吨橡胶有了价格保险。
事实上,“保险+期货”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胶农增收,而且还提高了胶农割胶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白沙县橡胶弃割率已从2017年的45%降至2018年的30%。随着橡胶保险持续推广,弃割率进一步下降,2019年弃割率在20%左右。
保亭县赔付模式不断创新
在海南省,受益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区还有很多。其中,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保亭县”)也是橡胶种植大县,自2018年以来,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连续3年落地保亭县,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覆盖的人群不断扩大,赔付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自从有了橡胶智慧收购平台App后,每天卖完胶水就能看到收入明细,而且还能看到当日保险赔付金额,割胶更有动力。”保亭县保城镇胶农郑海康向记者表示,他们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家里的22亩天然橡胶林。
《金融时报》记者在橡胶智慧收购平台App看到,9月8日,天然橡胶的单位赔付金额为每公斤3.44元。在这个平台上,收胶数据自动录入并计算价格、售胶收入直接打入胶农账户、橡胶保险每日即时赔付等功能均可实现。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财险海南分公司”)农险事业部副总经理荆阳向记者介绍,太平洋产险公司在太保e农险平台上专项开发了“价易赔”系统,与海胶收胶系统即时数据交互,通过新技术应用,实现了承保验标、理赔即时支付等保险服务功能,为胶农提供承保、理赔、赔款支付等各类信息实时查询服务。荆阳称,这样的产品设计侧重多劳多得,按胶农实际割胶量赔付能够切实提高农户的割胶积极性,只有割胶、卖胶后才能得到保险的补偿。
《金融时报》记者在保亭县采访时了解到,随着上期所“保险+期货”项目持续开展,保亭县胶农割胶人数不断增加,产胶量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保亭县胶农表达了对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按当日实际产量和当日价差计算赔付金额,快速赔付”保险模式的高度认可,并提出希望延长项目保障时间的强烈意愿。
汇聚多方力量服务脱贫攻坚
实践证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项目的开展,保障了胶农的收入,将政府、农户、期货、保险等参与方汇聚到一起,回答了在脱贫攻坚中,期货市场如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精准扶贫的问题。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政府层面看,通过交易所、财政资金的保费补贴,放大了财政杠杆效应,引导金融机构投向政府鼓励的农业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农户层面,“保险+期货”形成的收入保障将是保障胶农收入来源的有力工具,是助力种胶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手段。从期货市场层面,解决了期货对接“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且将促进期货市场的产品创新,提升期货市场的活跃度。从保险层面,通过保费补贴,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投向政府鼓励的农业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从上期所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期所统筹兼顾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两项工作,2020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试点工作提速,总计投入1.5亿元抗疫扶贫资金,联合了44家期货公司及4家保险公司,为全国25个县的近19万吨天然橡胶提供价格保障。其中,扶持胶农的“保险+期货”项目,投入资金由2019年的9000万元增加至1.3亿元;扶持橡胶生产龙头企业的场外期权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由2019年的16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
据上期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期所天然橡胶价格保险全覆盖的试点县(区)由2019年的4个增至9个。随着该项目的开展,将给贫困胶农带去更大力度的价格托底保障,为疫情期间胶农脱贫工作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同时也有利于橡胶生产企业缓解原料短缺困难,抢抓有利生产时机,为脱贫攻坚及橡胶产业的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