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敬亭绿雪笔会报道之——青山着意化为桥

时间:2003-04-24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095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山花烂漫;恰逢江南新茶开园,有幸邀三、五知己,踏青访友,品茗山林,是何等的诗情画意,儒雅风韵,令人神往。 4月3日至8日,由省文联和敬亭山茶场联合主办的首届“敬亭绿雪”笔会,在山清水秀的敬亭山宾馆举行。一时间,名家云集,高朋满座,观景品茗,谈笑风生,推杯换盏间,放飞思想,笔走龙蛇,共商文企联姻,促进茶经济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妙计良策。当今世界,保健潮流浩浩荡荡,人们在追求 “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心理平衡”的同时,又把绿茶奉为饮料之首大加倡导。而我省茶叶生产不仅历史悠久,尤以绿茶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著称,历来有“安徽的新茶上市,才算一年的新茶开园”之说。“笔会”是一种高雅的文事活动,这首届“敬亭绿雪”笔会创意新颖,主题明确,旨在通过笔会的形式介入企业的发展,巧借当今文坛名流赞颂文笔来提升历史文化名茶———“敬亭绿雪”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以求整合资源,富民强省,顺其潮流,与时俱进。 茶以山名,山因茶盛,千年绿雪传于古;景因文传,文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敬亭绿雪茶产于宣城近郊的敬亭山,诗仙李白的那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李白一生七次飘然敬亭山,引历代文人骚客,多有诗文赞咏,遂成“江南诗山”之誉,“高人逸士所必仰止而快登也”,“敬亭山自谢(眺)李(白)相继赋诗,遂名天下。”自是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古人咏赞敬亭绿雪茶的诗文甚众:“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山泉。”“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着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如今,敬亭山已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而“敬亭绿雪”也因之“肉质佳,开园早,色纯如玉,品静似天,嫩香持久,回味甘醇”,而被我省列为向全国重点推介的三大名茶之一,故被日本友人赞之为“绿雪名茗冠天下”,令茶客倾倒陶醉,让世人仰慕叹服。 山因势而变,茶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敬亭绿雪”钟山川之灵秀,禀日月之精华。时置清明时节,敬亭山云蒸霞蔚,清泉潺潺,明秀宜人。万亩绿雪茶园依敬亭山势梯次铺陈,波澜起伏,如锦似缎,浅黄嫩绿,沁人心脾(见图)。来自全国的笔会嘉宾邓友梅、邵燕祥、王火、吴泰昌、何南丁、何向阳、殷慧芬、鲁彦周、王镇恒、苏中、刘祖慈等,布履芒鞋,踏访茶园,登临山林,采风索句,引吭放歌,正是,“一榻松荫路,因贪茶候闲。呼朋争手摘,选叶入云还。竹色翠连屋,林香清满山。坐看归鸟静,月出半峰间。”“唤个月儿来,清光更多,已放冰壶一色;从今花影下,娇黄成晕,染教世界都香。”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飘然若仙,浮想联翩?适时,把一盏绿雪在手,伫立窗前,遥望月色山川,品茗问道,这茶蕴杯中,香气升腾,袅袅婷婷,朦朦胧胧,岂不象征着“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这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新茶的芳华,思想的博大,历史的悠久…… 首届”敬亭绿雪“笔会又请来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茶艺表演团,为嘉宾们演示敬亭绿雪茶艺,更是将中华千百年来的传统茶文化演绎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敬亭绿雪茶采制精细,工艺精湛,一斤干茶有三万多只芽头,簇簇拥拥,蓬蓬勃勃;只只干茶形式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冲泡后,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伴随着水冲波荡,白毫翻滚,好似那“绿树丛中大雪飞”,故而得名“敬亭绿雪”。“敬亭绿雪”名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时列为贡茶。1976 年郭沫若先生为之挥毫题名,使之闻名遐迩,殊荣无限。“敬亭绿雪”茶艺追求“静、清、雅、韵”,只听,在委婉悠扬的丝竹声中,一队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妙龄少女,一个个周身透着春的气息,她们将茶艺的备器、择水、取火、候汤、赏茶、润茶、冲泡、敬茶、品茶等十六道程序表演得有板有眼,舒缓时如佳人抚弦,急切处似美女裂帛,跌宕有致,层层演进,真的仿佛在听一曲春天的歌,赏一幅春天的画,读一首春天的诗;嘉宾置身于春江花月夜这一派浓浓的江南春色里,满目如画,滴翠成诗,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沐浴,放飞着胸中的灵性与创意,正是那“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明。” “当其下手风雨疾,笔所未到气已吞”。只见,这边激情四溢的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即兴赋诗一首:“茶,品佳,绿叶嫩芽,强国富民利家,敬亭绿雪名闻天下!”那方,鬓已染霜的杂文大家邵燕祥挥毫提写下“车尘汗雨觅瓜棚,安得清风腋下生。多谢一壶茶当酒,西窗不觉夕阳红。”兴致正高的省文联名誉主席鲁彦周提议,嘉宾们吟诗撰文,积以成书,多角度、多侧面地宣传介绍茶中的珍品“敬亭绿雪”———“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展开艺术家想象的翅膀,用激情奔涌的文字,以五彩斑斓的华章,为“敬亭绿雪”闯荡市场,扬帆世界,放歌造势,描画美好的明天。 安徽日报记者邱正平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