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旧橡园,
将来发展看无边,
橡胶好似人中脚,
结合机床共向前。
——这是叶剑英同志1959年写下的热情关注祖国橡胶事业的诗篇。
几十年来,我国的橡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如今,橡胶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万亩,居世界第四位;产量达14万多吨,居世界第六位;在北纬18度至24度的地区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树成功,打破了国际上所谓北纬17度线以北属于“植胶禁区”的结论。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抚今追昔,人们怎能忘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发展我国橡胶事业所倾注的心血,怎能忘怀叶剑英同志主持我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华南垦殖局工作时的巨大功绩!
光荣的任务
新中国刚刚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美帝国主义就发动侵朝战争、派兵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同时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橡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当然更属于封锁禁运之列。党中央根据我国急需橡胶原料的情况,作出了立即发展橡胶事业、自力更生在华南部分地区建立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中央决定,由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同志主持其事,在华南地区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同志直接抓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工作。
1951年9月,叶剑英和陈云同志一起,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华南垦殖局筹建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橡胶事业的决策,提出了尽快在华南建立橡胶生产基地的具体意见,并研究决定了组织机构、发展规划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事项。同年11月,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成立,叶剑英同志兼任垦殖局局长。广东和广西的几名党政领导同志兼任副局长,华南分局秘书长李嘉人同志任专职副局长。在垦殖局工作人员大会上,叶剑英同志亲自作动员报告,他说:“要发展工业,巩固国防,必须有几种物资,就是:钨、橡胶、石油等”,“工业没有钨像人没有骨头,工业没有橡胶象人没有脚,走不动。没有橡胶就没有轮胎,飞机没有轮子飞不起,车子没有轮子开不动,机器没有橡胶带转不动。我们要工业化,要国防现代化,缺乏了橡胶都不成。”他要求大家下决心来从事这一重要事业。
当时,叶剑英同志十分注意向各方面宣传发展橡胶事业的重要性,他在军队讲,在地方讲,在机关讲,在基层也讲。他要求驻橡胶垦区的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戍垦边疆,支援橡胶事业,并具体向部队分配了植胶任务。
宏伟的蓝图
叶剑英同志认为,要领导好橡胶垦殖这项新的大规模的建设事业,必须事先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然后才能制定出合乎实际的发展橡胶的方针和规划。
1951年11月21日,叶剑英同志带领一批林业、橡胶方面的专家,首先到了高州和雷州半岛。在此之前,部分领导同志和林业专家对高雷地区能否种植橡胶树,有些怀疑。叶剑英同志到达这里以后,翻山越岭,亲自考察。在徐闻县境内,先后发现了老橡胶树2000株以上,在茂名县也发现了一些一二十年的老橡胶树。叶剑英同志当即肯定,高雷地区完全可以种橡胶。一天,叶剑英同志听说位于粤西山区的高州县县城附近,也发现了三株橡胶树,便立即赶到那里察看。当了解到这三株树原来是一位华侨准备在这里开办橡胶园而种植的情况以后,他非常高兴地对身旁的同志说:“这三株橡胶树说明,从这里开始,一直向南,都可以种橡胶!”高州县位于北纬22度线上,这三株橡胶树的发现,把我国当时能够种植橡胶树的地带向北大大地推进了。
在海南岛,叶剑英同志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认真调查橡胶树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了解橡胶生产的现状。在那大、文昌、南桥等几个较大的胶园里,他观看了从割胶、收胶到制胶片的过程。对于胶园职工特别是一些华侨老胶工熟练的割胶制胶技术,他十分赞赏。他还指示地方政府组织人力,保护好现有胶园,管理好橡胶树,要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
这次考察历时20余天,一张发展华南地区橡胶生产的蓝图,渐渐在叶剑英同志脑中耘酿成熟。回到广州,他立即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阐述他对于发展华南橡胶事业的看法和建议。接着,又以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名义,向中央写了《目前橡胶工作上应抓紧之重点》的报告。叶剑英同志在信和报告中提出:
高雷、海南,土壤肥,荒地多,可以大力发展橡胶,初步看法,在这些地区经营几百万亩胶林,是可以在数年之内做到的;
要把橡胶事业的发展同国防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事业结合起来,要调整前线的军事部署,加强铁路、公路、邮政、民航等方面的建设;
加强海南岛党的领导和行政机构,将海南行政公署改为海南岛人民政府,成立中共海南岛党委,直属华南分局领导;
抓紧整顿和巩固现有的橡胶基地,抓好种、苗、树、胶四个环节,特别要注意整顿苗圃和组织收种,立即进行橡胶林地的勘测、设计和开荒,并加紧培训干部与橡胶的试验研究工作;
将华南垦殖局迁到湛江,以便就地指挥,及时解决问题。……
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重视叶剑英同志的这些意见。毛主席将信批给周恩来、朱德、聂荣臻、陈云等同志阅,并请周恩来同志办理叶剑英同志提出的各项建议和问题。不久,中央回电给叶剑英同志说:“同意所说各点”。
浩荡的大军
实现发展华南地区橡胶事业的蓝图,必须有一支坚强的队伍,大批的人才。叶剑英同志向党中央建议,抽调约两万名解放军指战员,组建了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一个独立团,作为橡胶垦殖的骨干力量。他还指示两广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动员了十多万翻身农民参加橡胶垦殖工作。
垦殖橡胶是科学事业。叶剑英同志在组织垦殖队伍时,十分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他建议中央号召“橡胶专家和技术专家前来工作,到北纬22度来站队。”他还请求中央批准将当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两所学校的林业专修班,改为橡胶训练班,提早毕业,并全部拨给华南使用。他接见了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大专院校师生,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他们把理论知识用到橡胶生产实践中去。他还邀请从全国各地来的教授、教师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发展橡胶的建议。叶剑英同志还注意从华南地区发现、调集和培养橡胶技术人才。他自己十分关注的南方大学,就动员了一部分教师、学生参加橡胶垦殖工作。
回国定居的华侨中有不少人是从马来西亚等生产橡胶的国家归来的,有些原是橡胶工人。叶剑英同志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植胶,并要求把他们作为技术骨干使用。他强调“一般技术干部,主要从归国华侨中解决”。他指示对有经验的华侨胶工进行培训,然后派赴各地胶园担任技术工作。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调查华侨中懂橡胶的人才,一经发现,便调入垦殖部门工作。当时中山县委的第二书记杨光,曾经在马来西亚当过橡胶工人,便被调到华南垦殖局当了垦殖处副处长。现在广东农垦总局的高级工程师徐广泽、广东农科院顾问罗耘夫等同志,都是当年根据叶剑英同志的指示,经挑选调进垦殖局工作的。
就这样,一支以林业工程部队为骨干,以大批翻身农民为主力,以大专院校师生和归国华侨为科技中坚力量的垦殖大军,揭开了新中国橡胶事业史的一页。
艰难的起步
解放初期的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荒凉偏僻,人烟稀少。山上,古藤缠树,林木蔽日:山下,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要在这样的地方大面积开垦出橡胶园地,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叶剑英同志号召垦殖大军说:橡胶事业是斗争的事业,只有同大自然作斗争,才能完成任务。垦殖大军响应号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首先投入了勘察胶林地和拓荒的战斗。
大专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一些部队指战员,在垦殖局有关负责同志带领下,背负行李、粮食和仪器,凭着地图和指北针,穿老林,钻棘丛,勘测选择适合作橡胶园的地点。海南岛的不少地方是疟疾高发区,许多同志染上了病,叶剑英同志和垦殖局其他负责同志及时请中央卫生部门派医送药,为他们治病。
勘测选择橡胶地不易,垦荒更是一场硬仗。以林业工程部队和民工为主体的垦荒者们,住茅草棚,喝山沟水,不顾虎狼袭击,蚊虫叮咬,每天劳动十一二小时,星期天也不休息。叶剑英同志高度赞扬垦荒者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逐步改善橡胶垦区的吃、住、行方面的条件。他对垦殖局的工作人员说:“要注意工人的福利事业,工人是建设工作的主力,我们要想办法把工人生活搞好,要建筑宿舍,要照顾工人家属生活,要办子弟学校,办医院、俱乐部。”他亲自深入到垦区群众中了解工人的住宿、疾病等情况。他指示省政府和行署在垦区增设粮食供应站,加快公路建设。他还关照垦殖局,在交通要道为林业工程部队盖一些房子,以便招待过往人员的食宿。为了尽快解决垦区群众和职工的疾病防治问题,叶剑英同志经过请示,从中南军区调了两个野战医院到华南,加强了垦区的医疗工作。
大面积植胶必须有足够的种子,可当时橡胶种子的来源十分困难。叶剑英同志确定,种子来源主要依靠海南岛一带原有的老胶林,并对于如何解决采种、运种和播种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一系列办法。例如,为了从私营胶园中收集到真正成熟了的种子,他指出要“点种定购”,即包购事先选定的胶树的全部种子。林业工程部队认真执行这个规定,在种子成熟季节,将胶树下的草除干净,然后昼夜守候在树下,倾听胶果在树上成熟的爆裂声,及时将落地的种子拣起来。某林业师的一个班九名战士,共拣5949斤种子,荣获“拣种模范班”的光荣称号。叶剑英同志还充分肯定了群众提出的“一粒种子,一两黄金”的口号,强调“一颗种子都不能浪费”。为了把采集下来的橡胶种子及时运出,垦殖局在海口市设立了运种指挥部,在秀英码头设立了转运站,并请当地驻军支援车辆和舰艇参加抢运。有一次因台风影响了运种速度,叶剑英同志便指令民航局派飞机参加抢运。就这样,一批批种子安全及时地从海南岛运送到了雷州半岛及广西、云南等地的胶园和苗圃基地。
科学的道路
叶剑英同志十分重视走科学植胶的道路。早在1951年底,他就根据专家的意见,做出了在华南垦殖局下面设立橡胶研究所,在橡胶基地设立试验站,以及立即开始育种、繁殖、栽培、割胶等各项研究的决定。为了筹建研究所,他动员组织华南的专家,成立了橡胶研究会,由中山大学教授、农业专家丁颖及李沛文先生负责,开展一部分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筹备,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53年成立。后来,这个研究所发展成为现在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
科研机构建立起来了,还要有方针可循。叶剑英同志提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研究要和生产相结合,以科学来指导生产,从研究中得来的经验,在实践中来考验。”对橡胶本身的研究,他提出要抓好“种、苗、树、胶”四个环节。他对科技工作者说:“从苗到树这六七年中,有很多问题:如何育苗护苗,如何定植,如何施肥防害(风、火、水、草、虫),以及土壤问题、繁殖问题、割胶加工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环绕着种、苗、树、胶四大环节的。希望在这四大问题中研究出一套理论、技术、方法,用来教育我们的干部。”
对于“种、苗、树、胶”四个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叶剑英同志自己就做过不少探索,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见解。例如,他十分强调给橡胶树施天然有机肥。他认为这种用粪肥、青草和树叶沤成的肥料,就地取材,来源方便,肥力持久。一次,垦殖局的负责同志谈起用天然有机肥改良土壤问题,他十分赞赏,并说:这个经验古代就有了,清朝的龚自珍有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虽然政治含义很强,但用它概括的这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真理。落花、青草、树叶,都可以转化为滋补橡胶树的“春泥”嘛!
台风,是橡胶树生长的一个大敌。叶剑英同志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早在1951年底就提出要建设防风林。后来他又充分肯定群众和科技人员从实践中总结的“依山靠林”的植胶方案。他认为,有山、有防风林带,既可挡风,又可保温,有利于橡胶树的成长。叶剑英同志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激励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不断地进行探索,使橡胶树的成活率越来越高,产量越来越多。
正确的调整
1953年,党中央考虑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恢复时期的情况,决定调整橡胶生产规模,并以海南岛为发展橡胶生产的重点基地,从而把橡胶事业放在更加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这一年春天,叶剑英同志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华南垦殖局局长职务。5月,又奉调中南局任代理书记。他虽然不在华南了,但仍然抽出时间和精力领导垦殖局做好橡胶生产的调整工作。9月,叶剑英同志在汉口听取关于调整工作的汇报后,指示垦殖局要认真执行党中央关于调整的方针,做好垦殖队伍思想上转弯的工作。为了把种胶的重点转移到海南岛去,叶剑英同志调了垦殖局的两名副局长到海南任区党委书记、副书记。他还指示从高雷、合浦两地调出人员、拖拉机和车辆,支援海南岛发展橡胶垦殖事业。当时,党中央确定林业工程部队实行地方化整编。有人却提出要解散这支队伍,让橡胶事业下马。这股风吹到部队,不少人思想动摇,干脆不想干了。叶剑英同志深入到部队的驻地看望大家,并给团以上干部作报告说:调整橡胶生产的规模,不是下马,而是要提高质量,改善经营,以利于更好的发展。橡胶现在仍然是国家紧缺的战略物资,一定要坚持搞下去,不能停止。他殷切地希望大家安下心来,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奋斗一辈子。他的话使部队受到很大鼓舞,使不少要求离开橡胶战线的同志,进一步坚定了搞好橡胶事业的信心。当时,正在南方指挥部队修铁路的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同志,也把有人要解散林业工程部队的问题报告给了周恩来和陈云同志。周恩来和陈云同志坚定地说:我们需要橡胶,不能解散那几个师!
当调整工作告一段落以后,叶剑英同志一次在湛江听取垦殖局负责同志汇报情况,了解到有的同志未能正确理解调整橡胶生产规模的意义,正将一部分人员和设备调出垦殖系统。对此,他十分关切。他对垦殖局负责同志说:照这样下去,你们的队伍就难以巩固了,垦殖事业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应当立即停止调出人员和设备,巩固队伍,保管好物资和设备。正是在周恩来、陈云、叶剑英等同志的关怀下,华南垦殖系统的队伍才得以巩固,一些重要设备才免受损失,从而使橡胶事业在调整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1954年,叶剑英同志调中央军委工作。自那以后的几十年中,他虽然长年忙于党、国家和军队的繁重公务,但一直继续关怀着橡胶事业的发展。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华南地区视察工作或养病,每次都要过问橡胶生产情况,有时还深入到农场或研究所看望职工、干部和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艰苦奋斗,把祖国的橡胶事业办得更好。
1982年,叶帅已经85岁高龄。10月23日,橡胶北移栽培技术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了国家发明一等奖。28日,他在住所听取了农牧渔业部副部长何康同志的汇报,并询问了整个橡胶事业的现状。他高兴地请何康同志转达他对橡胶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问候,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橡胶生产进一步做到速生、高产、优质,争取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橡胶产量达到自给。
前辈创大业,接力靠来人。有橡胶战线全体同志的顽强奋斗,我国橡胶事业有着宏伟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