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打响中国特产之乡 发展水果产业化

时间:2006-05-22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539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以粮为主逐步向粮经协调发展转化,全市经济作物,特别是水果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形成了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特征明显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1998-1999年,仁寿文宫、青神县、东坡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川唯一的“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和“中国脐橙之乡”。三个“中国特产之乡”的获得,既是对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为眉山水果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特产之乡”的品牌优势,依靠品牌开拓市场,依托品牌发展产业化,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在三个“中国特产之乡”的发展中,东坡区、仁寿县、青神县和有关部门鼓实劲,出实招,积极扩基地、建龙头、拓市场、搞服务,推动水果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壮大中国特产之乡实力
    扩大规模。各地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狠抓水果发展。三个“中国特产之乡”都集中精力引进培育和发展新品种,共育优质果苗920万株。东坡区新发展优质塔罗科1万亩、高换脐橙2000亩,仁寿县新发展枇杷1.1万亩,青神县新植、高换椪柑2万亩。目前,东坡区脐橙总面积达13万亩,产量6万吨,比去年增产1万多吨,产值近亿元;文宫枇杷面积3万亩,全县达4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近4000万元;青神椪柑面积达8.5万亩,总产量6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
    优化布局。在水果布局上,以川中项目、生态治理项目、坡改梯项目、退耕还林项目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集中成片发展。东坡区将发展区域重点集中在脐橙主产地的广济、万胜、秦家、多悦、白马、正山口等乡镇。仁寿以文宫为中心,沿国道213线,在龙马、陵阳、方加、珠加、古佛等十个乡镇进行连片枇杷种植,形成大规模的发展区域。青神主要沿岷江两岸和县境公路“两山五线”(东山、西山,青神-夹江、青神-井研、青神-仁寿、青神-乐山、青神-汉阳)发展椪柑产业带,将发展重点放在白果、罗湾、河坝子、西龙、天庙等乡镇。
提升品质。积极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将退化的品种用提纯后的新品系进行高换。脐橙重点新发展奈维林娜、纽荷尔、朋娜等优质品种;枇杷主推大五星、二十一世纪等品种;椪柑以太田、巨星、岩溪晚芦为主。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果园覆盖、草生栽培、果实套袋、合理修剪、留树保鲜、病虫综防和保花保果等高效实用技术,提高单产和品质。
    二、打响中国特产之乡品牌
    注册商标。各区县将商标注册作为创立品牌的突破口,加大了工作力度,搞好申报和注册工作。目前,仁寿县 “川峨牌”优质农产品商标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范围包括水果、蔬菜和种子,使用期限为2000-2009年。东坡区“三苏牌”优质水果商标也已获得正式注册。青神县“中岩牌”优质椪柑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审查通过,进行公告期。
    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中国特产之乡”及优质水果的宣传。东坡区积极参加全国果品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华名果”评选会,东坡脐橙获“中华名果”称号;在成乐高速公路旁树立“中国脐橙之乡”广告牌;在《中国特产报》等报刊上刊发专刊进行宣传。仁寿县从1998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枇杷之乡”枇杷节,2001年参加群众达40万人以上,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使文宫枇杷销往成都、香港、欧洲市场,成为金字招牌。青神县去年和今年都举行椪柑节,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多次在四川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眉山电视台上进行宣传报道;并在《中国南方果树》杂志上进行了宣传。
扩大销售。“三个特产之乡”的基地乡镇大多联上了因特网,有的乡镇和专业大户还在网上进行水果产销信息发布。如青神专业大户冯云祥等就在“四川农村经济信息网”上发布信息,进行网上销售。东坡区同东北、华北、西北市场保持长期固定的脐橙销售联系,每年都有“三北”客商前来订购或本地由专业大户组织销往。各脐橙生产基地的农户还主动在公路两旁等显眼位置树立联系牌、广告牌,进行宣传和销售,全区柑桔外销量达90。通过扩大销售,既实现了水果生产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又提升了“中国特产之乡”的知名度。
    三、推进中国特产之乡产业化
    发展龙头企业。东坡区原有中意果品公司、中喜果品公司2家水果加工龙头企业,今年又新建了巨星农业产业化股份公司,对脐橙进行分级、打蜡等商品化处理,全年加工脐橙8000吨。仁寿果王公司,按产业化模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年销售果苗上百万株,精选、包装、销售梨、枇杷10万斤,产值达250万元。
    建立专业协会。东坡区12个脐橙基地乡都建立了专业协会,全区共建专业协会24个,会员1800多户;仁寿在文宫、青岗建立了2个枇杷协会,会员800户;青神椪柑协会有会员300户。这些专业协会积极组织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提高了三个“中国特产之乡”水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培育专业大户。东坡区有生产、营销大户200多户,销售大户刘桂英每年组织销售脐橙达300万斤,广济乡李建兵、秦家镇杜成斌等专业大户每年组织营销也达200万斤。青神县椪柑专业大户李学才、冯云祥、郭池华等经营果园达30-100亩,营销大户冯云祥、李德安等年销售椪柑40-50万斤。
搞好协调服务。各地党委、政府对“中国特产之乡”的发展制定了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切实搞好组织和协调。每年要召开水果生产和营销工作会,落实发展计划和措施,清理收费项目,为水果生产和销售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良服务。东坡区专门成立了柑桔产业化办公室,对脐橙生产销售的有关收费及办证实行一站式办理,方便生产者和商家。青神每年组织召开椪柑种植能手评选大会,表彰专业大户和种植能手,引导椪柑生产和销售。
    四、争创中国特产之乡新跨越
虽然三个“中国特产之乡”的发展势头都较好,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水果种植有较大的盲目性,名优特新品种仅占总面积的20,中熟品种占绝大多数且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二是部分农户对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掌握不够,对果品的产量和保持其原有特点、品味都有较大的影响。三是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批发市场和营销队伍、销售网络不健全,外宣力度也有待加强。四是果品加工薄弱,受市场因素影响很大,生产效益难以稳定。这些问题已成为三个“中国特产之乡”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进一步打响“中国特产之乡”,发展水果产业化,实现“中国特产之乡”新跨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壮大规模,调优区域布局。到2005年,东坡脐橙要逐步发展到15万亩左右,仁寿枇杷发展到10万亩,青神建成10万亩优质椪柑基地。要注意集中连片发展,优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和公路沿线形成规模,优先在现有基地四周辐射扩大。同时,逐渐改变现在分散种植和个体小规模种植的情况,培育种植大户,也可实行联户、联园生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抓好水果示范园、示范片建设,以点串线,以线连片。
     二是积极改良品种,调优产品质量。要加强眉山本地优势品种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引进培育适宜眉山发展的国内外新品种。建立优良品种的繁育和示范基地。搞好品种换代,新植果树重点发展早晚熟优良品种。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绿色水果和无公害水果。减少农药使用量,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虫综防措施。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食品专用肥料和饼肥、人畜肥、秸杆还田、生草还园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严格最佳采收时间,确保果品色泽、大小、风味和固形物含量达到标准。
     三是大力培育龙头,提高生产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关系到三个“中国特产之乡”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不败,关系到我市水果产业能否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能否实现的头等大事。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企业,搞好水果产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强水果流通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和营销信息服务体系,为水果销售创造良好条件。完善和发展专业协会,并依托协会、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建立水果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在品种引进、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育专业大户成为产业化龙头,在水果生产和产品销售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合理使用商标,实施名牌战略。“中国特产之乡”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要宣传好,利用好,发挥好。目前,各区、县已注册了水果商标,应进一步搞好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并制定一个统一的使用标准,加强宣传,加强管理,扩大使用范围,发挥集团优势,小而散的商标无益于全局的长远发展。如美国新奇士公司柑桔面积180多万亩,其商标就只有“新奇士”一个,在全球的影响力非常之大。要规范市场准入,严把质量关,凡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水果一律不得使用统一的商标和外包装,维护品牌声誉,树立品牌形象,使我市的优质水果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是实施立体开发,加强多功能果园建设。适应消费趋势和消费观念转变,逐步建立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果园,走立体开发之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建立生态果园和旅游观光果园,开发观赏性水果品种,并通过枇杷节、椪柑节等形式,宣传、吸引外商和游客来三个“中国特产之乡”赏花、观果、品果、游玩。结合果园建设,配套开发高档次农家乐等休闲设施。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培育出兴旺的产地市场,把优质果品销售出去,又能增加旅游收入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