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突出重点 加大扶贫力度 推动扶贫工作上新台阶

时间:2002-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5038

1992年以来,我区纳入国家扶贫计划的5个贫困农场,通过各方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农场的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扶贫,贫困农场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农场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完成情况   十年期间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32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55万元,占16.72%,专项扶贫贴息贷款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54%,扶贫农场投工投劳和其它渠道筹集投入资金1261万元,占69.74%;共完成扶贫开发项目16个,其中12个种植业项目,2个养殖业项目,2个加工业项目。总投资中农业投资2357万元,占70.95%,工业投资(加工业)411万元,占12.37%;公共设施投资554万元,占16.68%。完成开荒(含收复弃耕地)16000亩,改造中低产田24500亩,开挖排灌渠道388公里,修防渗渠22公理,打机电井16眼,架设高压线路20公理,修建水塔4座,解决了6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建年加工皮棉1350吨的棉花加工厂1座。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农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373万元,比1990年1512万元,增长了1861万元,增长了123.08%。人均收入1561元(现价),职均收入为4500元(现价)。   ----贫困农场公共设施和职工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住房面积、教学用房面积比1990年增加1倍以上,贫困农场通向场部的公路铺上了柏油路或砂石路,全部安装了程控直播电话,有95个生产队都通了电,除了部分连队外,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昔日出走他乡的职工纷纷回场安家落户,从事生产。如阿克陶县托尔塔依农场,扶贫前由于生活条件差,有三分之一职工出走他乡,扶贫开发工程实施后,他们看到农场近几年的发展,主动回场从事生产。   三、存在问题   1.虽然在十年扶贫开发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困难仍很多,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农田林网不配套,低产田比重较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仍然较低,因此,今后要继续抓好开源节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农场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仍比较落后,产业之间不能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农场经济持续发展。   3.虽然经过十年扶贫,农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职工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农场的负担,特别是离退休职工负担过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减慢有的出现返贫,加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及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调等因素,农场职工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生活水平相比之下还是较低,部分农场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问题仍较突出,急待解决。   4.科技扶贫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这几年各贫困农场加强了科技培训工作,但由于科技人员缺乏,职工的文化素质较差,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十五"扶贫的指导思想及主要措施   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区地方国有贫困农场实际,我区边境贫困农场"十五"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把外部投入与企业的内部改革、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企业管理,实现贫困农场经济向集约型发展,尽快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农场全部脱贫。   今后,我们继续坚持扶贫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投放的做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节水农业,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适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加工产业,积极扶持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改善公共设施。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增强企业脱贫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这是加快贫困农场扶贫开发的首要条件。总结几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哪个贫困农场观念更新得快,思想解放得早,脱贫步子就迈得大,脱贫致富步伐就较快。因此,要面向市场,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各贫困农场立足木地,走出农场走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形成一个大开放、大市场的格局,进一步增强脱贫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   2.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一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要进一步精简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办好各种经济实体;二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其它经营方式;三是进一步推进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四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贫的力度,大力发展多元经济。   3.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农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结构性贫困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农业上,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种植业上,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棉花、油料、瓜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在畜牧业上,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大力发展以牛羊育肥为主的农区畜牧业。第二产业发展上,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一些"高、新、填"和起点高的新项目,技术上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在第三产业上,首先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农技服务上下功夫;其次,依托地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边贸、旅游业,建立相应规模的集贸市场,搞活经济。   4.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科技扶服务体系,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及企业扶贫开发的活力。   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人才缺乏。为此,"十五"期间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做到农场有技术服务中心,队有技术服务组,科技示范户;二是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委托培养和自己培养等多种渠道,建立农场科技和人才队伍;三是坚持不懈地、形式多样的搞好各种实用技术和新技术培训及推广;四是搞好信息联网与信息服务工作   5.强化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   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在扶贫项目的选项、立项工作上下功夫,找准突破口,把各种资金相互匹配捆在一起使用,防止项目过于分散、资金效益不佳的局面。同时还要实行四个倾斜:一是投资要向效益好、脱贫快的农场倾斜;二是投资要向规模大、潜力大的边境贫困农场倾斜;三是投资结构适当向二、三产业倾斜;四是投资要向领导重视、班子强、脱贫工作力度大的农场倾斜。项目农场要做好项目材料的准备工作,做到有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具体方案。要加强项目的督促、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新疆农业厅农场管理局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