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经济 > 对外合作 > 企业动态

运粮湖农场走进非洲创办海外农场的感悟与思考

时间:2017-02-17 作者:运粮湖农场 来源:湖北农垦信息网 点击次数:5227

2013年以来,在省农垦局的组织领导下,运粮湖农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在非洲莫桑比克创办海外农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海外农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水稻种植项目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一、基本情况

(一)在莫桑比克创业的优势

与我国关系悠久友好。莫桑比克与中国是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的好朋友,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莫桑比克有我国北大荒的黑土地、江汉平原的水系,三亚的气候,发展农业得天独厚。

投资政策优惠。莫国欢迎农业投资开发,给予减免10年税收的优惠。

劳动成本低廉。当地用工月薪600元人民币左右。

(二)近年来的经营情况

2013年开始,运粮湖农场在省局联丰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非洲创办海外农场,历时三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农场创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面积1万亩;开垦耕地2万余亩;指导扶持非洲当地农民种植粮食面积3000多亩;粮食单产达到550公斤以上,创造莫国水稻种植历史记录,受到当地政府和周边百姓的高度赞扬。

(三)四点思考

一是得益于湖北农垦走出去平台。按照农垦局组织、联丰公司搭台、农场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模式,为农场走出去创造了机会。

二是得益于国有农场组织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率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密集、设施农业建设水平高四大优势,为海外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得益于农垦对外合作平台帮助。援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友谊农场为项目合作提供了品种、技术支撑。农垦局服务平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项目咨询、人员往来、物质进出口等全方位支持。

四是得益于农垦政策支持。在项目遇到困难时,省农垦局安排项目风险补贴100万元,支持海外项目运行,为农场解决了燃眉之急。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物资补给问题。莫国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落后,创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配件、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员工的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内采购,通过海运抵达。从采购到抵达,周期2个多月。

二是当地工人管理问题。当地国家劳工政策严格,不存在加班。工人劳动技能低、效率差、纪律差,往往工资一到手人就不见了,工资花完了才又会出现。

三是医疗救治问题。非洲当地医疗条件极差,很多普通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如,疟疾病。湖北企业,已有国内员工因疟疾救治不及时而梦断非洲

四是安全问题。非洲国家法治不健全是外商投资的最大问题,中方企业在莫桑比克五年的开发过程中,被当地黑人武装抢劫4次(其中,运粮湖农场海外基地被抢1次);偷盗财物事件更是家常便饭,中方走出去企业不得已,长年聘请当地警察守卫营地。

五是劳务签证问题。赴莫工作人员劳务签证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签证时间只有三个月,到了莫国后,要在当地政府花钱找关系办理延迟时间。否则,会被遣返回国。

六是汇率汇款问题。莫币贬值,与人民币汇率2013年为1:52016年为1:10。当地货币与人民币不能直接兑换,需通过美元转换,且当地政府对美元流通方面管控严格,造成换汇难、资金回国难。

七是农产品进口配额问题。企业在海外种植的农作物计划返销国内时,难以获得农产品进口配额。

三、相关建议

(一)海外开发项目享受国内同等待遇

海外投资项目与国内农业投资项目政策打通,享受粮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种粮直补等政策支持。

(二)给予海外项目保险政策支持

走出去项目不仅有自然风险、还有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风险,建议设立农业生产保险、海外项目经营保险、海外财产及人身保险,将走出去企业海外保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给予支持。

(三)将海外项目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支持范围

享受国内高标准农田整治、农田水利基本条件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项目支持。

(四)建立海外项目人员绿色通道

农场对外合作项目,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建议将为对外农业合作项目人员往来服务统一由省农垦局负责,将有关指标统一由省局掌握,提高往来手续办理速度

责任编辑:经济贸易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