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南滨农场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07-11-0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677

方宏海[1],林志和[2],袁  萍[3]
 
摘  要  南滨农场香蕉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但香蕉种植面积扩大到8000亩,而且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平均每666.7m²产量达4500kg,生产的香蕉外观靓丽口感好,南滨生产的高产优质香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滨农场在种植香蕉方面的一些经验,着重介绍了从选地建园、良种良苗选用、定植前的准备以及香蕉3个生长阶段中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香蕉  高产  栽培技术
1 香蕉生产概况
     香蕉在世界鲜果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香蕉是世界四大鲜果之一,约占全球水果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产量及贸易额仅次于柑橘,位居第二位,全球进口金额为60亿~70亿美元。香蕉对粮食有着巨大的替代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香蕉产业的主产国,也是世界上栽培香蕉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海南具有温度高、阳光足等自然资源优势,非常适宜香蕉生长,可以生产出果大饱满、色泽鲜丽、糖分高、品质好的果品,在外观质量、内在品质方面,外观好于其他省份,口感好于菲律宾等世界香蕉主产区,深受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客商的青睐。海南是全国最佳香蕉生产区,香蕉已成为海南在全国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是海南第一大宗果品,并成为国内高档香蕉的代名词。2006年全省香蕉种植面积达69万亩,总产量216万吨.,占热带水果总量的57%;产值达26亿元,占全省热带水果的53%,香蕉已成为海南省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
南滨农场香蕉种植优势
    南滨农场隶属于海南省农垦,是海南农垦最南端的一家国营农场。农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拥有丰富的光、热、温、水等自然资源,年平均气温在25ºC,年积温为8850ºC,光照充足,日照时数达2450小时,长夏无冬,全年无霜,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水资源丰富,有源自五指山区的宁远河;土壤多为浅海沉积物燥红土和冲积潮砂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独特的环境资源不但使南滨农场成为名符其实的香蕉最适宜种植区,而且具有反季节生产、反季节上市的优势。南滨种植香蕉具有4方面优势:1、生长周期短。通常在5月份开始大田定植香蕉,翌年2月份便可陆续收获,生长周期一般在10个至11个月。2、果实品质佳。肉质细腻糯香可口,皮色靓丽,品质为国内上乘。3产量高。最高产量达5000kg。4、果实收获期从春节前后开始,此时正值南北方水果淡季,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的香蕉又尚未成熟,南滨香蕉正好开始上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销售时机。
    南滨农场从90年代初开始香蕉商品性种植,从最初的160亩香蕉种植面积发展到如今的8000亩香蕉种植面积,平均亩产量从最初的2000kg到如今的4000kg。2006年,年总产量达3200万kg,年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劳均收入达16700元。农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致富能手,胜利队许富雄2004年种植香蕉7亩,总产量达4万kg,产值近10万元;丰收队李亚结2004年种植香蕉20亩,总产量达11.5万kg,产值近30万元。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都得到了提高,种植香蕉为职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了职工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和农场经济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农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生产与市场销售、统一产业配套等要求,农场建立起了高标准香蕉园,同时,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组培育苗、滴灌喷灌、增施有机肥、校蕾断蕾疏果、果实套袋等生产技术,果实采收采取清洗、分级、真空包装等技术。
南滨农场香蕉种植技术
3.1 选地 
    香蕉为大型多年生草本果树,体内含水量高达85%以上,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作物,同时,香蕉无主根,侧根由浅生的肉质不定根组成。所以,香蕉是既喜水又怕积水也怕风的作物。在先择蕉园时,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避风条件好、地下水位在lm以下、旱能灌涝能排水的地作为蕉园。
3.2 选用良种良苗
3.2.1选用良种
   香蕉的优良品种有8188、巴西蕉和泰国蕉等品种。经过多年的适应性选择,巴西品种香蕉以其适合本地土质、抗风性强、高产稳产、梳形果形好的优势,在南滨农场得到大面积推广,推广的种植面积达98%以上。
3.2.2 选用良苗
    良苗标准为在苗圃地新长出叶5—7片叶,基部假茎粗1.2cm 以上,叶色青绿不徒长,无病虫害和变异株、品种纯正的适龄壮健组培苗。
3.3 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3.3.1 定植准备
3.3.1.1 整地与消毒
    定植前20~30天进行约50cm 左右的深耕以利疏松土壤,在土壤消毒方面一是太阳日晒,二是老蕉园撒施石灰,每666.7m²撒施50~100kg。
3.3.1.2 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根据品种、土质、地势、水肥条件而确定。南滨农场种植巴西香蕉一般种植规格株距为1.8 m,行距为2.0 m,每666.7m²约种185株。
3.3.1.3 定植
    5~6月定植,小心剥除育苗袋,尽量不使培育土松散。定植时每666.7m²撒施5%好年冬颗粒剂1kg,定植深度8~10cm,后覆细土压实,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
3.3.2 苗期管理措施
3.3.2.1 肥水管理
    施肥采取薄施、勤施、弱苗强管,促进整体生长平衡。施肥以水肥淋施为主,植后15~20天幼苗抽生新叶时追施300倍生物冲施肥加复合肥溶液或尿素溶液,每隔7~10天1次,共施3~5次。香蕉开始抽大叶时进入营养生长中后期,对养分要求十分强烈,高效的同化作用将积累大量有机物,为下阶段花芽分化打好物质基础,此次施肥结合培小头埋施一次重肥,氮磷钾比例为N : P : K = 2 : 0.5 : 1,每株约0.25kg~0.3kg。苗期营养管理要结合叶面肥喷施,以磷酸二氢钾、三元复合肥为主,浓度为300倍液。适时根外追肥。苗期灌水宜在早上或下午时,以免由于高温在灌水时烫伤茎基部,起发茎腐病。
3.3.2.2 中耕除草培土
    在幼苗期定期用克无踪或百草枯每667m²用量100~150ml,兑水50~60kg喷雾。喷药时注意不能让药液喷到香蕉茎叶上。每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既利于土壤通风透气又控制了蕉头上浮。
3.3.2.3 及时补植
    植后一个月待香蕉长出2~3片叶,发现不成活的要及时补植提高保苗率。补植时间最好在阴天或傍晚时,补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
3.3.2.4 病虫害防治
    苗期是束顶及花叶心腐病等病毒病多发期,要注意喷药防治传毒蚜虫;定期检查蕉园,及时挖除有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的病株,并补植大小相当的苗。发现茎腐病时,要及时灌药液以免扩展造成植株死亡,常用药有1500倍恶霉灵或500倍多菌灵或600甲霜灵等。有夜蛾等虫危害香蕉叶时,常用药有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或毒死蜱800倍等及时喷施。叶面喷杀病虫害时结合叶面营养根外追肥。
3.3.2.5 挖除吸芽
   生长旺盛的香蕉有10片叶左右就会长出许多吸芽。凡是有芽露出地面的,即用专用的尖刀将芽及生长点全部挖出来,并填平洞。
3.3.3 花芽分化期管理
3.3.3.1 水肥管理
   叶距从最疏开始转密时进入花芽分化期,是促花芽分化与幼穗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结合中耕培土埋施一次重肥。重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主要有牛羊肥、鸡粪、饼肥等,每株施5kg左右,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施放比例为N : P : K = 1: 0.5: 2,每株施0.5kg。其它次施肥以沟施为主,每株0.2kg,15—20天一次。结合根外追肥,通常使用磷酸二氢钾250~350倍液,绿旺800~1000倍液。保证蕉园充足的水分促进花芽分化与幼穗发育。
3.3.3.2 立柱防风
   香蕉花芽分化期后,株高达2m~2.2m,抗风能力减弱,但此时已进入台风季节,所以,要及时立柱防风,防风柱长3.5m~4.0m,其0.5m埋于地下,与香蕉假茎并立,并用绳索分2段绑于假茎上预防倒伏,可抗10级以下台风。
3.3.3.2 挖除吸芽
   凡是有芽露出地面的即用专用的尖刀将芽及生长点全部挖出来,并填平洞。
3.3.3.4 病虫害防治
    营养生长中后期,此期果园已封行,并已进入台风雨季节,高温高湿,香蕉叶斑病和黑星病发生较重,常用药剂有内吸性杀菌剂敌力脱1500倍,保护性杀菌剂大生800倍等交替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田园卫生,割除低位病枯叶片。
3.3.4  挂果期管理
3.3.4.1 水肥管理
    主要是施好攻果肥与壮果肥,施肥以撒施化肥为主,在灌水后趁水未干时均匀撒施在沟内,化肥撒施比例为N : P : K = 1: 1: 1,10~15天一次,每株0.2kg。定期灌水保持蕉园一定湿度,利于蕉根发达遍布果园。根外追肥以果穗为主,主要有磷酸二氢钾250~350倍液,绿旺为800~1000倍液,根外追肥时结合使用2000倍920,共喷施2次,第1次在出花蕾3~4梳时喷,第2次在出花蕾第5梳至断蕾前喷。
3.3.4.2 病虫害防治
   抽蕾期一般是花蓟马、红蜘蛛和黑星为害时期,应抓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套袋护果。提高果穗的外观品质;
3.3.4.3 割叶并清理
    选择晴天及时割除病叶、下层黄叶、老叶等,使蕉园避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可减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的发病程度,割除的叶片要及时清理出蕉园,
3.3.4.4 及时校蕾
    蕉蕾抽出后常被叶柄托着不能正常下垂,如果不及时整理,会将叶柄压折,使蕉突然下垂而折断造成损失,所以,宜早把蕉蕾轻轻移到叶柄一侧,让其缓慢下垂,以利正常生长发育。
3.3.4.5 断蕾、疏果及作好标记
    随着蕉蕾生长会出现不结实的中性花,当出现2梳中性花后可以断蕾,对出现的畸形果、虫果及时疏除,以免消耗果实营养,断蕾和疏果尽量在晴天或下午进行。香蕉开花挂果分批而来,特别是大面积种植的香蕉,依照开花挂果的批次在假茎上做好标记及数量非常必要,收蕉时按照假茎上标记计算蕉果成熟期,不必要掀开袋子看成熟度。
3.3.4.6 套袋
    套袋在断蕾后7天进行。在12月、1月时香蕉果实易受寒害而冻伤果实,冻伤的果实由于不能充分膨大和成熟,果实瘦小,品质差,甚至丧失食用价值,所以要及时套袋提高抗寒能力,套袋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和机械操作。套袋前要喷施一次病虫药剂。袋子一般采用厚0.02~0.03mm,袋的规格为90cm×140cm的蓝色薄膜袋,外罩袋子,袋内垫衬报纸,有的还加海绵网,扎紧袋口上下端后,在袋口下方穿6~8个直径3~5厘米大小的洞口,以利于散发出袋内的水分。
3.3.4.7 果实采收
    根据套袋时做的标记分批适时采收,在采收时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并用遮阴网搭建遮荫棚,避免采下的蕉果被灼伤。

[1]方宏海:1948年出生,原南滨农场副场长;
[2]林志和:1955年出生,任南滨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3]袁  萍:1967年出生,任南滨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