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对06/07榨季全球产销情况的第一次预测(下)

时间:2006-05-3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737

      对于06/07榨季全球供求方面可能出现的剩余,空头的反应是“早就预料到了”。毕竟这一波大牛市中国际糖价的涨幅是相当惊人的,糖厂和农民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不过,相信大家都已经有经验了,在剩余的情况下糖价不一定下跌;在缺口的时候糖价也不一定涨。不过,笔者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价格上涨与增产的问题:06/07榨季出现的剩余究竟会对国际糖价价格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预计中119万吨的剩余占产量的0.78%,仅从绝对数来看有点不值一提。不过,由于现在除巴西之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新榨季的生产,因此把预计的范围放宽一点也许更为稳妥——估计供求应该在缺口200-剩余400万吨之间。那么,这样的供求格局(特别是在有少量剩余的情况下)能否导致国际糖价从目前的高位上跌落呢? 
      我们还是采用“忆古思今”的老办法。历史上每次价格的大涨都会引起产量的大幅反弹。图1告诉我们,这30年以来价格暴涨后的2-3年产量就会有所反应。1974、1980、1989、1995和2000年的牛市都刺激了产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轮绵绵熊市。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糖市价格循环:价格的巅峰状态总是“昙花一现”,但是短暂的暴涨所导致的甘蔗和甜菜的增产却能让价格在随后的4-5年内都疲软乏力。这一点在国内也有所体现,虽然这几年价格一路上涨,但长期来看糖厂过得滋润的时候并不多。

 
     那么,过去这些打压价格的糖都来自于哪里呢?从历史上贸易方面的统计来看,巴西和欧盟的增产就是“罪魁祸首”了。 
      1)巴西。从99年到去年,巴西以其土地等各方面优势,占尽了食糖生产的“天时地利”。巴西糖厂采用成本优先的策略,向国际市场倾销了大量物美价廉的食糖。不过,进入2006年之后,随着巴西国内经济的发展、本币的升值以及投资环境的变化,巴西的制糖成本有上升的趋势。 
       2)欧盟。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对于以甘蔗为原料的糖厂来说,最为沮丧的事实之一就是:糖价上涨的时候农民积极种蔗,但当甘蔗可以砍收时,高涨的糖价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了。甜菜由于生长周期比甘蔗要短得多,早就抢尽了高价的先机(这一点,在欧盟体现得尤为明显)。值得高兴的是,06/07榨季欧盟的甜菜糖不但不会对国际糖价作出太大的反应,而且还会减产410万吨。也就是说,欧盟甜菜对高糖价快速反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过,在欧盟之外,历史上价格对产量的作用依然可以在06/07榨季中见到——印度、中国、俄罗斯、泰国还有其他大量的产糖国估计都会增产。 
      另外,由于有些机构按照4-3月为一个榨季周期,而有些则采用10-9月为一个榨季周期,了使我们的分析更为完整一点,图2和图3中分析采用了两种周期所统计出来的剩余/缺口。虽然反映出来的供求格局略有不同,不过与NYBOT#11原糖年平均价结合在一起,我们却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图2中显示从18年以来全球食糖剩余的时候比缺口略多一些;而图3中剩余的格局是占绝对主流的。不管是哪一张图,这样的供求格局应该使得全球库存堆积如山,但事实并非如此; 
       2) 两种统计方法在过去3个榨季缺口大小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基于此,我们大胆地将2006年国际糖价的平均价在图中补齐(如虚线所示。这仅仅代表一家之言,其准确性有待市场验证) 


      总结:其实,目前对06/07榨季(4月-3月)全球产销的预计还是有点早了,在今后12个月里,随着天气等因素的变化,食糖产量必然会与第一次的预计相差不少,我们会继续跟进并对预计进行修订。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05/06榨季出现的国际糖价暴涨,印度作出的反应最为明显,中国、泰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毫不逊色;同时,巴西食糖和酒精的双双增产同样令人瞩目(初步预计在酒精和食糖中的用蔗比例为51:49);而价格的一大支撑因素则是,欧盟的甜菜糖产量和出口量将会大幅减少。整体而言,对06/07榨季的首次预计表明,新榨季全球产量对价格的反应不及往年,换句话说,给价格带来的压力恐怕是比较有限的。当然,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验证。(全文完,陶子)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