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加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以及粮棉等重要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得以快速提高,对现代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但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快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热点。
2005年7月30日,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开题研讨会在河南省召开。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对开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研究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加工、营销、配送和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损耗,从而规避市场风险。发展方向是委托第三方成立专门的物流公司从事物流运营,即第三方物流。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课题顾问国务院研究室李炳坤副主任在贺信中指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事关“三农”工作的大局,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大局,虚实结合地深入开展发展战略和实际运作研究,意义重大。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胡恒洋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反过来,现代物流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很多企业正是看到了物流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才开始涉足这一产业。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0%的企业从事物流,在美国的50强企业中有20%也从事物流行业,2003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中前10位中有6个物流企业。2004年外资在我国物流领域投资已突破45亿美元,当前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是个大趋势。而我国农产品物流业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起步较晚,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以往的重生产、轻流通,使农产品物流远远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形势。如果国内研究和发展稍微慢一点,包括农产品物流在内的整个物流业将被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占领。所以,在这个关口必须加快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秘书长闵耀良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业是亟待发展的产业。目前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生鲜超市都不完善,需要改造升级;在我国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非常困难,环节过多,成本高,损耗大,找不到大的供应商。因而,及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发银行王平处长和中国农业银业总行农业信贷部谭刚处长都表示,由于缺乏适当的载体,我国的金融政策对弱势领域提供支持比较困难,通过政府、企业联合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发展,可以为国家投资民营企业、支持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同时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方面。
美国环太平洋协会金之龙会长指出,目前美国的农产品主要是从南半球的智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生姜、大蒜,美国许多物流企业希望在北半球找到一些农产品进口的渠道,因而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有很大的期望。但因为中国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落后,在产品的运输、包装、安全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影响了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拓展中国农产品贸易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专家分析,尽管国际物流业的理论与实践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物流业、特别是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管理运营水平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物流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兴旺认为,当前开展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应贯穿两个理念,实现四个结合。两个理念:一是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理念;二是要强化标准化的理念。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是目前农产品物流的关键。四个结合:一是与市场结构研究相结合,市场结构和脉络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二是与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相结合,农产品从生产的终点到消费起点的衔接是最大的难题,不能脱离生产来研究流通。三是与当前大背景下的新情况相结合。应根据城市居民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围绕广大农民如何适应安全消费品的要求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展开研究。四是实物流要与信息流有机结合,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流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物流,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作玉认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应该把农产品消费偏好、行情、趋势和信息系统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和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亨哈食品集团董事长林红介绍了该企业拓展农产品物流业的设想和规划。作为以基地生产、产品研发、加工贸易为一体化经营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正筹划以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为前提,建立以绿色食品为切入点的展示交易、加工保鲜、仓储配送、科研开发、信息处理、金融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为全国各地的农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采购平台,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农产品和食品业领域内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潜力,并立志于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企业的加盟,共同建立亨哈绿色食品及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以及制定系统科学的政策,已迫在眉睫。必须像重视以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为中心的农村市场化改革那样,高度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创新、发展。农产品物流近期发展应着重于:一是改善基础条件,加强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建设;二是优化整合资源,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三是根据区位特点,有所侧重地发展农产品物流;四是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农产品物流的绿色通道。
专家们认为,课题研究虚实结合、以企业的运作实践作为切入点很有创意。应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分工,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应重点在农产品检测检疫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应加强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协作,共同促进物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总经理王晓明建议,通过课题的研究有效影响和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第一是根据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变化,加快农产品标准制定与完善;第二是市场规则的制定,应使农产品物流形成一个专业化、制度化的有序体系,从而促进其发展;第三是放宽政策,多渠道、多方面加快引进先进物流技术,通过民营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来促进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书长张从明研究员认为,开展本项研究应实现两个目的:第一是改善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落后状况,促进其迈向现代化;第二是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应注重发展战略的时空定位和内容定位。在时空上,应定位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国内市场为主,适当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内容上,主要是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框架,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课题主持人关锐捷研究员提出近期研究的主攻方向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宏观方面,即从国家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个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历程进行客观评价和总体判断,对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背景、趋势和理论实践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阐述,结合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物流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和利益关系,提出国家在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具体对策;二是从微观方面,即从企业层面展开研究,根据亨哈食品集团等企业的运作实践,研究企业在拓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做法、经验、问题等。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对策研究,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操作性强的战略构想、政策措施和企业实施方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