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黑龙江垦区“稻壳发电”创造效益1800万

时间:2006-10-18 作者:常庆科 任志勇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次数:9175


    稻壳和电流,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如今却让农垦人在它们之间画上了“=”号。5年前,黑龙江垦区在全国率先利用米业生产的剩余物稻壳进行发电。目前,垦区稻壳发电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建设稻壳发电厂,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也实现了增产节支,使生产的每公斤大米成本降低4分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模式。

    北大荒米业公司目前拥有40余家稻米加工企业,分布在上海、浙江、山西和省内各地,年加工能力260多万吨,每年有30万吨的稻壳需要处理。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生物质发电”摆上日程。研究资料表明,两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利用稻壳发电不仅可以节省资金和能源,还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北大荒人经过科技攻关,终于把稻壳转换为可燃气体,除焦净化后可进行发电,使遍地堆放、污染环境的稻壳摇身一变,成为了源源不断输往千家万户的电流。2001年,他们在二九一农场稻米加工厂建起了第一家稻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5台燃气发电机组,年发电达180万千瓦时,是省内最大的单体稻壳发电厂。

    据北大荒米业公司董事长赵建军介绍,北大荒米业公司成立5年来,累计投资6000万元,共建设了9座、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的稻壳发电厂,一年可吃进稻壳10万吨。如今在黑龙江垦区,已经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稻壳发电机群”。

    建设稻壳发电厂,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也实现了增产节约。5年来,北大荒米业公司利用稻壳生产的发电量达700万千瓦时,年创效益1800多万元。9家稻壳发电厂全部达产后,每年转化稻壳10万吨,吞掉公司稻壳总量的26.7%,其余73.3%的稻壳,应用于粮食烘干,该公司产生的稻壳全部被利用,成为全国行业内稻壳利用率最高的企业。

    据省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北大荒米业的稻壳发电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省环保、电力部门专家组鉴定认为:北大荒米业公司的发电机械主体结构及相关技术改造属国内首创,整机性能和主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应用的“电力自动切换技术”,改写了制米行业自发电与国电不能自动切换的历史。

    此外,我省垦区还积极探索生物质发电技术,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应用开发”课题,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攻关,其中生物质发电可燃气体衡压供气和焦油严重超标这两大国际性技术难题,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常庆科 记者 任志勇)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