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湖北农垦乌金农场的西瓜大王陈登宝

时间:2008-09-19 作者: 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次数:3749

    据湖北日报报道: 9月3日,在瓜棚里给几位瓜农讲解种植技巧时,记者见到了陈登宝。问起今年的收成,他微笑着说:“90亩西瓜地,收入上百万元,纯利润有30万元吧。”

    39岁的陈登宝是武汉市汉南乌金农场四大队的一个普通农民党员,近4年,他带领众乡亲种植大棚礼品西瓜,乡邻们称他为“西瓜大王”。

  勇吃“螃蟹”打破神话

    2004年11月,高中毕业的陈登宝东挪西凑了2万元,跟着浙江来的师傅种起了10亩大棚礼品西瓜,成为汉南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棚礼品西瓜每公斤销售批发均价两元,比当地西瓜售价高出十倍。因种这种西瓜每亩需投入5000多元,农民们都不敢种,认为是“神话”。一位准备与陈登宝合伙种这10亩地的农民,担心投资多,风险大,打消了此念头。

    陈登宝没有退却,但天公不作美。2005年元旦过后,几场大风和大雪,使他移栽的瓜苗冻死了两次,10多个大棚毁了3次。初三的一个清晨,一家人看着被大雪压垮的大棚,看着一片狼藉的瓜地,看着被冻死的瓜苗,妻子站在田头不停地哭,丈母娘骂他是败家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哽咽着说:“如半途而废,肯定会倾家荡产,而且还将欠下2万多元的债。”

    走投无路时,农场和大队的干部送来了3万元扶助款,还帮他支起大棚,重新种植。他振作起来,举家搬进了西瓜地里的棚屋,精心呵护瓜苗。5月底,他的第一车礼品西瓜卖了4000多元钱,使他信心大增。到8月就收回了全部投资,这一年,他惊喜地发现:10亩西瓜地收入10.8万元,除去投资,净赚了5万余元。

  插上科技与诚信翅膀

  “每个西瓜都要进行人工授粉。按每亩地年产5000个计算,90亩地西瓜授粉次数在45万次以上。”蹲在瓜地里汗流浃背的陈登宝说。

    种植大棚西瓜,科技含量很高。同样种植,如果管理不到位,每亩收入有的相差2倍以上。为了学到更扎实的技术,他曾自费到苏州一个西瓜种植专业村住了10多天,还每年自费到浙江等地参加展销会、博览会。

    在种植实践中,他吸取众家之长,采用提前下苗并定植的方法,使礼品西瓜提前10天抢在5月上旬上市,2006年的亩产量比外地师傅种的还高出1000多公斤。2007年,他引导农民采用加两层小弓棚的方法,提前20天抢在“五一”前上市,抓住了节日市场,西瓜每公斤卖出了5元多的好价钱。

    按照传统大棚西瓜种植理论,当年西瓜收获,同一块地停3年后再种西瓜,一些农业专家也在寻找解决办法。陈登宝不免有些忧虑:“全大队不到4000亩地,约3000亩种了西瓜,要是种一年歇3年,农民的种瓜积极性和收入肯定要受影响。”

    2006年,不信邪的陈登宝在自己承包的8亩瓜地上进行试验,尽管损失了1.2万元,但却探索出了对土壤进行深耕、消毒改造等方法。2007年,他试种了50余亩,亩产量与换茬后的基本持平,解决了传统大棚西瓜种植的技术难题。此外,在实践中他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大棚西瓜一播多收栽培技术,延长了礼品西瓜近1个月的上市周期,产量提高了约750公斤。

    陈登宝说:“要想西瓜种得甜,一靠技术,二靠诚信。”西瓜生长期最长需40天,前20天长个头,后20天增甜度、出品质,20天的瓜与40天的相比个头差不多,20多天时采摘亩产约8000公斤,40天时采摘会减产约3000公斤。陈登宝指导瓜农差一天都不采摘出售,在武汉成功打造了“凤凰地”礼品西瓜品牌,销售价格远远高出周边地区,并销往全国各地。

  带出西瓜专业队

  “我不能只想着个人致富,还要带动群众一起致富。”致富后的陈登宝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决定用自己的技术来回报社会。

    黄志新是当初极力反对改种西瓜的农民之一,2006年他主动找到陈登宝,要边帮工边学技术。陈登宝当即拿出自己的5亩地给他种,并从育苗、定植、人工授粉手把手地教;从浙江替他购回种子、化肥、农药;将自己的打药器具,抽水机无偿供他使用。黄志新当年收入2.5万元。从此,黄志新的30亩田全部改种了大棚西瓜。他感慨地说:“陈登宝是个好人,有他相助,我才敢种西瓜。”

    在陈登宝的瓜地里边帮工边学技术的农民常年都有10多人,陈登宝每人每月除支付其1000多元的工资外,还把种植技术手把手教给他们,这些人打工1年,技艺在身后就回家种起了大棚礼品西瓜。

    在陈登宝的示范带动下,2007年全大队有40户种植大棚西瓜,这40户的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今年70多户都种起了大棚西瓜,面积约3000亩,7月份大多数瓜农就收回了投资,到11月份西瓜罢园时有望获得大丰收。

    2006年8月,四大队成立西瓜协会,陈登宝被推选为副理事长,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陈登宝几乎每天都要到各个农户的瓜地里“巡查”一遍,每天步行10至15公里,及时为农户答疑解难,确保农民种植的西瓜产量高、品质好。 

    (记者耿毅 通讯员毛学峰 谢永红 江齐志)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