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三农”出路在“农”外

时间:2004-04-21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195

 

永城市农民增收的启示

时下,穿行在永城大地,田野间,农民辛勤劳作;工厂里,机声隆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永城市作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大户”,经受住了国外技术壁垒的考验,做大做活了农产品加工业。2003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78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农业增加值实现21.54亿元,300多家涉农企业,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8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

公司+农场+工人

丰足的农产品,是永城人的骄傲。近年来,永城市找到了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的路子———深加工后推向市场。一时间,蔬菜、面粉、瓜果、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雨后春笋般在永城大地出现,形成了“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局面。

永城农民与加工企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

曾经,“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把企业与农民连在一起,兴衰与共。近年来,这种持续了几年的方式悄然变了。永城市演集镇高科技蔬菜园,在镇政府9名工作人员租赁承包过程中,雇用当地60名农民,发展新、特、优、稀蔬菜生产,共建58个温室大棚,从蔬菜种植到使用农药肥料、收摘、出售,完全由公司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统一安排,基地成了公司的“第一车间”,农民成了公司的“工人”。在科技的助推下,每个大棚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这样,“公司”年纯收入逾百万元,而“工人”的人均年收入则达6000余元。镇长梁廷振解释说,这种“公司+农场+农业+工人”的经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产品质量稳定。

如今,严格按操作规程种植已成为永城农民的自觉行动。该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95%以上。去年该市农民收入中,有80%是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

20万农民“洗脚上岸”

永城市人口13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达40万人,但在近年庞大的“民工潮”中,永城的精壮劳力外出打工挣钱的只不过20万人。

据统计,这个市仅农产品加工企业就消化近20万人。这些“洗脚上岸”的农民,在自己家门口企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十八里镇华星面粉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告诉我们:他的面粉企业、动物油加工厂、水泥预制厂就从本村或邻村招收农民工1000余人,乡里的干部也有10多人进厂参与经营管理,人均月收入不低于800元,在这里做工的农民普遍觉得,在家门口做工,做工务农两不误,收入也不低。

永城市的实践证明,农产品的深加工还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带来了契机。永城市原有乡镇企业1200多个,在永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这些企业发展虽然有受阻的现象,但农产品加工业的良好发展形势,又给这些企业注入了活力。

目前,永城市原来的乡镇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在“二次创业”中有130多家转上了农产品加工这一行业,2003年使该市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了300多家,完成产值60多亿元,各类农产品购销组织达120多个,农产品推销队伍达1.4万多人。

精深加工成气候

“葱剥皮、蒜去泥,粗粮加工成饲料、小麦变面卖麸皮”,虽是人们对起初农产品加工业的戏称,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时工艺的简单。为了避免那些因规模小、水平低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在以后的竞争中被淘汰,永城市先后出台了农产品加工出口有关政策,引导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市金融部门先后拿出1.5亿元资金用于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批企业迅速崛起。市里还大力扶持上马开发竞争力强和附加价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目前出口品种发展到山羊板皮、皮革、辣椒制品、何首乌、留兰香、大蒜片、大蒜油、精制面粉等8大系列20多个产品,去年出口创汇1.4亿美元。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是一条农民增收之路、希望之路,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