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14年第9期

时间:2014-06-03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383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

第9期

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                                            2014年6月3日


高温多雨季节应加强剑麻茎腐病的监测与防控 

    剑麻茎腐病是目前剑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剑麻各主产区均有发生。剑麻茎腐病病原菌主要通过开割麻株的割叶伤口侵入,病组织初期有发酵酒味,后期组织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大量白色的菌丝体和黑色霉点状的子实体。急性型病斑,初期在侵入伤口处呈浅红色,然后变为浅黄色水渍状,病组织腐烂,并有大量浊液溢出,病原菌通过叶基伤口侵入到茎部,纵向扩展,致茎部组织腐烂,造成叶片失水,整株凋萎,最后死亡。慢性型病斑,在侵入伤口处初呈黑褐色或红褐色水渍状,病菌扩展较慢,不易整株死亡。
    剑麻病株残体上的黑曲霉菌丝体是剑麻茎腐病的主要侵染来源,土壤中的病原菌通过雨水进行传播,黑曲霉菌还可通过空气传播。
    4月份以来,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三个剑麻主产区气温一直攀升,且雨水频繁,易造成剑麻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已在广东和海南监测到剑麻茎腐病的发生,广东湛江徐闻地区已发布剑麻茎腐病黄色预警预报,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因此,各监测站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关注本辖区内剑麻茎腐病的发生情况,并依据监测结果,指导麻农做好防控工作。
    剑麻茎腐病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提高抗病性为主, 辅以避病措施、化学防治和其它农业防治措施。具体防控措施如下:
    1、病田及易病田(钙含量2.5%以下)需调整割叶期。把抗病力较差的或已发病的麻田的割叶时间由高温多雨季节调到低温干旱季节进行,避开茎腐病的流行高峰期,达到避病的目的。
    2、平衡施肥,提高麻株抗茎腐病的能力。剑麻是喜钙作物,同时钙有利于增强麻株的抗病力,因此要重视施钙肥,特别是发病麻田,更应增施钙肥,不能偏施氮、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性。
    3、病田及易病田需高温期割叶的,要在割叶后两天内进行割口喷药预防,药剂用40%多.硫悬浮剂100-150倍。
    4、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制割叶强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割麻技术水平,以避免或减少剑麻茎腐病的发生。  (剑麻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专家组提供)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