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科技助力早稻生产 大通湖工厂化育秧面积将达4万亩

时间:2021-03-23 作者:徐钢 严小平 来源:湖南益阳大通湖区 点击次数:4764

“今年我们产业园4000多亩的早稻育秧全部可以在智慧育秧工厂内完成,现代科技已经应用到我们粮食生产中的方方面面。”3月22日下午,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宏硕生物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内,负责人熊姣军一边指导流水线育秧,一边介绍。

大通湖区今年计划种植早稻6.5万亩,超过市级下达的种植任务2万亩。早在3月17日前,全区就完成了育秧苗床大田翻耕。18万斤早稻种子、250万个育秧盘和1980吨基质土全部调购到位,总金额达到了1200万元。早稻育秧也从3月20日全面启动。为了确保早稻秧苗的成活率,今年,大通湖区投资1000万元在千山红镇建起了全省一流的全自动智慧育秧工厂;这个智慧育秧工厂将全面实现“操作自动化、管控智能化、育秧集中规模化”;并在原有120座育秧塑料大棚的基础上,又投资130万元新建90座塑料大棚。工厂化集中育秧将有效防控“倒春寒”的影响,将秧苗成活率和成苗率提高到95%以上。今年全区工厂化育秧面积将达到4万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

此外,去年秋冬,大通湖区采取每亩补贴100元的办法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全区绿肥面积达到了65000亩。同时,今年全区的早稻秧苗大田移栽机插、机抛将达到85%以上;田间管理也将全面推行生物化防治。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业股长严小平说,“我们一定要在早稻生产上下大力气,力争实现全程机械化和生物化防治,尽最大努力确保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