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陕西大荔农场科技创新之路

时间:2003-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612

  国营陕西大荔农场隶属于陕西省农垦农工商总公司,是一家以农为主,兼有油脂厂、油脂机械厂、商贸公司等工商企业的中型农业企业,农场地处大荔县北部二阶台地中的腹地内,拥有土地1.3万亩,职工96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5人。农场主要农产品为小麦、棉花、苹果等,工业产品为油脂、豆粕、油脂浸出设备。2002年大荔农场所在地大荔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贫困县。   一、农场贫困状况及成因   大荔农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乡,地处大荔县北部盐碱地带,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近年来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场农业生产举步为艰,入不敷出。工业又因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原因,产品竞争力不强,销售困难。此外,农业税赋、企业办社会等负担沉重,致使农场经济效益下滑,连续几年亏损,职工人均年收入仅为1400元,生产、生活相当困难。   首先,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发展滞后。大荔农场拥有土地1.3万亩,而其中0.8万亩为中、重度盐碱地,每年农作物产量较低,甚至部分田块出现绝产,仅此一项每年农业损失高达160万元。农田基础设施如灌水、排碱渠道老化严重,生产道路凹凸不平,十分简陋,常因降雨、降雪而发生中断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农场虽有心改造但财力有限,致使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条件恶性循环,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连年下降,农产品质量、产量大幅下滑,农业生产入不敷出。工业方面,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不强,销售十分困难,难以与大厂进行竞争,经济效益不高。   其次,职工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农场作业站职工多居住在远离场部的偏远地区,交通、信息等各方面条件十分落后。职工居住的房屋多为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营房,均为土木结构瓦房、部分房屋为土坯墙,且面积狭小,几代人同住一院,生活极为不便,遇连阴雨天,时常发生漏雨、地面渗水情况。今年遇罕见阴雨天气就发生十余间房屋倒塌情况。比起周围乡村村民居住条件,农场职工住房条件相差甚远。   第三,农场交通状况差,职工出入影响较大。大荔农场通往各作业站的道路均为土筑便道,大都凹凸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遇雨雪天气路面更为泥泞,数日内车辆难以通行,农场生产的大量农产品外销运输极为困难。由于路况太差,作业站职工看病就医、买粮买菜、子女上学都十分不便。因外出不便,造成作业站封闭落后、信息闭塞、职工致富困难而深陷于贫困之中不能自拔。   第四,农场饮用水不达标,严重威胁职工身体健康。大荔农场地处洛河北部的严重苦碱水区,地下水位在1.4—1.9m之间,矿化度极高,根本不能饮用,也不能服务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完全依靠洛河水,而洛河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其水质又极差,且细菌严重超标,造成职工出现各种病症的特殊情况。这种不合格饮用水不但使职工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而且直接威胁职工身体健康。偏远作业站如第五作业站饮水状况更差,由于是与邻近乡村共用管道,又处于下游,经常无水可吃,需雇用车辆从邻近乡村买水饮用,此办法无法解决职工正常用水,不能使职工安心生产、生活。   第五,职工收入徘徊不前,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由于农场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投入大于产出,加之农产品价格近年来持续低迷,致使农场效益下滑,亏损严重,职工收入徘徊不前,2002年职工人均纯收入仅为1406.30元,不仅大大低于社会同期平均人均收入水平,而且也低于周围乡村农民人均收入,职工群众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部分作业站职工看病,子女上学都成问题,甚至个别职工出现吃饭揭不开锅的情况。   大荔农场贫困的主要原因除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极差、交通、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因素外,职工年龄普遍偏大,科技素质及文化水平低,市场意识弱、接受外界新事物能力差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脱贫的基本思路及设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西部大开发及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以发展为主题,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抓项目建设,主要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饮水、道路等关系职工生产、生活的硬环境着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和上级部门支持,引进适合农场发展的工农业生产项目建设;加快农场农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改造,加强广大职工科技知识培训等,不断增强农场发展后劲,以尽快摆脱贫困状况,实现“企业增效、员工增收”。   1.二○○三年大荔农场申报的《二○○三年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陕西大荔农场道路、饮水建设项目》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实施方案也已确定,下一步就是加强领导,组织人员开展此项的建设工作,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完工,尽快改善农场的道路、饮水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一个“道路平坦,四通八达,饮水安全卫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2.加强职工科技培训,建设一只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发展农业关键是靠科技,而科技的载体是各种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今后要高度重视职工科技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掌握生产技能和运用先进技术的培训,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3.建设现代农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加快农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农场小康的步伐,只有走现代农业的道路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为工业的发展,为整个农场的经济发展,为职工收入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场今后将从建设现代农业出发,制订有关政策有效措施,加快经营机制转变,重点从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培育现代家庭农场四个方面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   4.继续抓好农场制定的“优果、兴牧、上棚、稳棉、保种”五大产业的建设。优果上大力发展超早熟苹果,建立生产基地,不断优化品种,提高效益。兴牧上重点发展鸵鸟养殖和牛、羊饲养,通过建立若干养殖小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上棚方面抓好原有80座日光大棚建设,积极发展市场空白、反季节的特色果蔬产品。稳棉方面选择优质品种,加强田间科学管理,提高棉花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保种上抓好麦、豆、棉种子生产及果树苗木生产,积极开拓畜禽种生产。   5.积极推进大荔农场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通过成立果业专业协会,加快产业化进程等,不断提高无公害果品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提高我场无公害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职工收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扶贫项目建设受灾情况及建成后效益分析   (一)扶贫项目建设受灾情况   大荔农场二○○二年申报的《二○○三年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陕西大荔农场道路、饮水建设项目》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后,我场立即行动起来,制定实施方案,组成了由农场场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建设办公室,开始项目筹备建设工作。经过施工队伍和农场职工的共同努力,项目中的道路工程提前建设,部分道路已于八月中旬完工,但受今年秋季雨水过多成灾的影响,工程建设严重受阻,道路毁损严重,已修过完工的场部通往一、二作业站的道路边坡发生滑坡倒塌,1.2公里长的道路基础路基坍塌滑入毗邻的排碱渠道,部分路段路面宽度仅剩3米左右,道路被迫中断,其余4.5公里的道路路面受雨水长期浸泡加之过往车辆碾压,沙石路面严重受损。另外,饮水工程则因持续强降雨而无法按期开工建设。由于受雨灾影响,道路工程需重新修建且工程量加大,项目资金出现短缺,项目建设工期被迫推后。虽然受雨灾影响,我场仍坚定信心准备尽一切力量,抓紧时间,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服务于农场职工,不辜负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期望。   (二)项目建成后效益分析   1.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农场职工行路难、饮水难的现状,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广大职工脱贫致富和小康生活建设,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减少农业人口,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场经济发展,扭亏增盈,摆脱贫困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该项目建成后,农场职工群众饮用优质淡水,有利于身体健康,大大降低生病、死亡率,使职工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减少,有利于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   3.该项目建成后由于运输方便,农产品价格必将上升,可使农业效益大幅提高,间接增加职工收入,以目前农场5000余亩果园计算,亩产水果2000公斤,每公斤水果多卖0.1元,每年便可增加收入近100万元。   4.每年的土地发包也会因道路畅通,农产品便于运输而容易发包,价格随之上涨,以农场现有1.3万亩耕地计算,每亩多增加10元,每年土地发包收入就可增加10多万元。   5.该项目实施后,农场面貌会大加改观,有利于吸引客商投资办厂,从事工、农、商经济活动,对活跃繁荣农场经济,增加劳动就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大荔农场道路、饮水建设项目的实施,会极大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场致富奔小康步伐,推动农场经济发展,使农场早日摆脱贫困,并给农场及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今后发展思路   本着从农场实际出发,围绕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强工业竞争力,以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行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改善工业技术装备,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整个农场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