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五十九:桑田湿地总相宜

时间:2023-07-19 作者:万清平 来源: 点击次数:4139

春夏之交的朱湖湿地,广袤的原野经无垠的绿色反复渲染,放眼望去,恰似波涛起伏的绿海,与湛蓝的天空、轻缀的彩云、畅意飞翔的百鸟,构成一幅多维画卷。

绿色,无疑是这个季节湿地的底色。漫天起舞的蹁蹁白鹭、灼灼诱人的片片紫薇,是含羞情怯的滟滟睡莲、热情奔放的田田荷叶为湿地增添了各种色彩,还有空幽恬静的蛙鼓、蝉鸣,以及野斑鸠、小秧鸡、青头潜鸭的咏叹调。

正是这些色调巧妙的调和,天赖之音的交响,才令朱湖湿地这样色彩斑斓、巧夺天工,又清新自然、浪漫抒情。

走近朱湖,用心体会,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湿地秀色的天然与精致,前世与今生。

曾经的朱湖,尽管沟汊纵横,但色面却是那么的单调、沉寂。翻开《朱湖农场志》,一首清代古诗令人唏嘘:“枫边鸟度千云障,柳外渔归月一船。萧瑟孤湖霞叠浪,苇荡深处景色无。”这处源于云梦古泽的故沼野泽,纵有鸟度渔归,依然湖孤色无,任流水呜咽,百年千载,总是落寞如初。

住在四汊河边的80多岁郑姓老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人迹罕至,环境恶劣,春夏洪患肆虐,秋冬满目凄凉,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今天这种颜值相提并论。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朱湖,一个洗尽污泥浊水、披彩叠翠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一批批移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背井离乡来到朱湖,天作帐、地当床,蒿草野菜当口粮,在高坡小岛安家落户,肩挑背扛,挖柴山、平荒湖、兴阡陌、筑堤修渠,完成了一个时代战天斗地的壮举,硬是把旷古荒湖改造成34平方公里鱼米之乡。

“我们向国家交售粮食,国家把我们定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供应基地。”原菱角湖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池桃清自豪地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朱湖又翻开了崭新一页。”农场领导告诉我们,“朱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也悄然改变了农业农村单调的底色。”

从2012年开始,朱湖调整规划,在菱角湖区域退田还湖、退耕还湿,2018年12月,成功创建孝感市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过去,我们用多打粮食向国家作贡献,现在我们顺应自然,用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生态、优秀的转型发展模式为国家作贡献。”这位领导信心十足地说,“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生态环境优美了,来这里投资兴业的大企业、大财团也多了起来,未来的朱湖就是打生态牌、吃景色饭,因地制宜奔向现代化。”

“荷风不语意深邃,卷舒开合任天真。花艳非是炫颜色,敞开心菲馈知君。”在朱湖湿地,一片大面积的荷塘引人趋之若鹜。绿塘摇滟,清风徐徐,浓郁的荷香老远就缠住了游人的脚步,引人循香而至。荷叶如盘,黛绿似玉;荷花如画,分外妖娆,有的白得似雪,有的红得如火,更有那体态丰腴的莲蓬,微微垂首。

“荷塘与湿地是一种标配。湿地因荷花盛开而调丰了色调,荷花因湿地水沼而倍添了韵味,由小家碧玉变成大家闺秀。”负责荷塘管理的夏工风趣地告诉我,“为了让湿地既好看又中用,我们在湿地公园恢复栽培了60多种本土野生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编织用材植物,在恢复生态的同时,大力发展湿地经济。”

这,或许就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初衷。既要人夸好颜色,又要致富好门路,这几年,朱湖在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探索出强场富民的科学路径。

湿地公园菱角湖大湖面积2000亩,是朱湖退田还湖、恢复生态的杰作,仅8年功夫,动植物生活环境就恢复得十分完美。

水是鱼世界,岛是鸟家园。丰富的野莲、芡实、红烛、荇菜等130多种水生植物孕育了壮观的生态传奇,池杉与茂林中每天都演绎着鸟儿们爱情神话。

我们乘船在湖中巡游,成群结队的鸟儿在周边任意翔集,白色的鹭鸟、黑色的鸬鹚、红色的锦鸡、黄色的伯劳、灰色的苍鹭……与满湖的植被、碧水、荷花、清风和映入湖中的蓝天白云,构成一个童话的世界,令人流连忘返,醉在其间。

亲近湿地,走进朱湖,我似乎领略到了这种色调之美的真谛。它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对环境的改造、对美好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因而,这种色调蕴涵一种生态之美,一种文化之美,一种奋斗之美,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因有如此美丽组合,朱湖湿地才那么相看久不厌,浓淡总相宜。

(作者单位:朱湖国家湿地公园)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