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南田农场发挥技术优势,与相邻的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实行“科技联结”
现代农业理念根植山区:一个农场激活两个贫困县
《人民日报》记者 张 毅
编者按:一批国有农场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机械装备和专业人才,在推动地方现代农业建设中,是一股非常宝贵的力量。南田农场与地方政府打开合作的大门,农场带农户,共同发展现代农业。这为我们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田湾村在大山深处。山下是连片的芒果园,喜人的果实缀满枝条,果园里的空气都是香甜的。“芒果不是三四月份才上市吗?你们怎么这么早?”“我们就是赶春节前这拨行情呢!都是南田农场教给我们的绝活!”说话的是黎族农民王开连。他包了20亩荒坡种芒果,这几年,每年收入六七万元,去年盖起了二层楼。
保亭县县委书记李荣喜说,看到国有南田农场职工种芒果富起来了,盖起了“芒果楼”,保亭农民也开始种芒果。可是,他们栽的树七八年都不开花,有的开花了,也不怎么挂果。这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就在这个时候,南田农场伸出了援助之手。2003年,南田农场派100名技术员深入保亭农村,每名技术员包干帮扶10个农户,一帮3年。这样,催花、保果、防病等一整套芒果种植关键技术全部联结到户。王开连高兴地说:“现在,全村90%的人家都种上了芒果,学了3年,我们自己都懂得管理、治病了,技术员又要到别的村去喽!”
南田农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另一个贫困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也“落地、开花、结果”了。从2002年到2006年,南田农场共派出400多名技术骨干到陵水、保亭两个县,与3000多户农民结成扶贫对子,扶持芒果种植2万多亩,辐射带动近10000农户。其中400多农户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走上了稳定脱贫致富的道路。
南田农场把技术带到了偏远乡村,把农民领向了广阔市场。起初,芒果收下来了,农民倒犯了难――这么多芒果哪儿卖去?南田农场的每个分场都设有芒果代运点,批量多的,可以集中装车运往外地,批量少的,也可委托代运,灵活方便。贫困山区的农民还从技术员那里了解到各种有趣的市场信息:东北人喜欢鲜红的“贵妃芒”,香甜的“台农1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销得好……眼下,又到了芒果收获季节,山区的芒果户每天都通过电话,向内地城市的批发商了解市场行情。
南田农场场长、全国劳模彭隆荣说,把技术传授给农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根植到贫困地区。只有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夯实基础。15年间,南田农场之所以从“全国十大贫困农场”跃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农场”,就是因为做大做强芒果、冬季瓜菜等主导产业。15年来,南田农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2006年农场劳均收入超过3万元,14年增长15倍。
日前,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交流会在南田召开。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李伟国说,在全国的现代农业建设中,国有农场要发挥“孵化器”和“发射塔”的作用。一方面引进和集成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另一方面向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示范、带领周边农民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人民日报》 (2007-02-25 第01版)
责任编辑:袁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