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农资价格高企影响农民收益,专家建议对农民进行化肥直接补贴 

时间:2005-01-0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200

   针对近期农资价格“淡季飙升”的异常现象,专家和农资营销管理人员认为,在市场供求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农资价格前景不容乐观,农资继续涨价会进一步抵消国家优惠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收益。他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强有力的农资市场调控措施,其中包括对农民进行适当的化肥直接补贴。
  众多商家和农资供销人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以目前的形势发展,预计今年春耕时农资价格难以回落,至多能与目前价格持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农资市场需求量还在扩大。受去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上升的影响,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资需求量在进一步扩大。江西省农资流通协会收集的对51个县市主要农资供销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各地今年农资销售额将增加15%以上,其中尿素销量将增加19%以上。
  其次,销售企业反映国家农资限价措施实际收效并不明显,众多生产厂家利用“一货两款”的方式躲避国家限价监管。江西省一位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负责人表示,“一货两款”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厂家出一次货物,进行两个形式付款,明的给经销商按照国家限价结算,暗地里以市场实际价格足额付款。结果双方“受益”:生产厂家躲避监管多赚钱,销售商变相减少销售额少交税收。
  三是国家调控出口措施在一些地区的效果有限,农资尤其是化肥出口量依然保持增长。农资销售已完全市场化,而国际化肥价格一直在上涨,比国内价格高的国际农资价格必然导致大量化肥流入国外市场。江西省农资流通协会会员企业交流的信息显示,去年9月份,国际尿素价格出口离岸价格是220美元/吨,11月底上涨到了245美元/吨。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江平说,去年6、7月份农资限价后,厂家和经销商就将大量国内尿素转移到出口或工业使用等利润更高的领域,其实质是我国用珍贵的能源为国外服务,我国农民却在承受价格上涨的损失。
  农资价格上涨,在一些地区已抵消了国家给农民的优惠。在农产品价格不能够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今年农民承受农资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更沉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指出,2004年农产品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前三个季度粮食价格上涨了35.1%,农民增加的现金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涨价因素。随着去年粮食增产,供给增加,2005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余地不大,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减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会下降。此时,农资价格上涨,对今年农业生产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资营销企业和价格监测部门建议,首先是完善淡季农资储备制度。国家优惠贷款支持企业淡季储备必须强制执行,梳理农资流通环节,保障农资足量及时供应。
  二是对化肥供应先农业后工业,严格控制化肥等农资出口。江西一些农资经销企业强烈建议,工业用肥在农业用肥期间必须严格控制供应,对农资出口,不仅要维持原来取消出口增值税政策,必要时还应当收取一定的调节税或实行出口配额限制等措施。
  三是对农民进行适当的化肥直接补贴。农资经营管理人员建议,国家在农资生产环节给予了厂家能源价格等各种优惠,但同时也可将部分实惠以直接补贴的形式给农民,尽量减少高价农资对农民的冲击,以最直接的方式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具体做法可以参照目前进行的种粮补贴等办法进行。(中农)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