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现状与问题

时间:2008-05-3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24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欧良喜 向旭 陈洁珍 邱燕萍 李志强 孙清明

     广东省的荔枝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每年的总产量,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处于全国首位。从改革开放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30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荔枝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从理论和实际2个层面都是比较完善,技术对荔枝产业的支撑作用很大。虽然如此,广东省的荔枝产业问题目前还是较多,低产(平均亩产500市斤以下)、品质差而不稳定(果实偏小、可溶性固形物低)、农残超标、价低、销售难等问题越来越困扰荔枝产业。近年来,甚至越来越多的荔枝园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出现失管和丢荒现象。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深思,荔枝产业的问题究竟出现在那里?荔枝产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荔枝产业的问题在于总产量太高。但我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从绝对产量看,全国荔枝每年最高总产量只是150万吨以下,相对其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柑橘等的1000多万吨是不高的;第二,从平均亩产看,荔枝最高产的年份,平均亩产只是500市斤以下,相对其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柑橘等的5000-6000市斤是很低的。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荔枝产业的问题在于产量过剩导致的果贱伤农。通过多年对水果批发市场荔枝销售过程观察和思考,我认为,近年通过水果批发市场销售的荔枝价格一直较低,不能判断为产量过剩。我认为这是水果批发市场无序销售的恶果。在一些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水果批发市场的销售行为是有序的,就是根据市场多年形成的供求平衡关系确定每天进入批发市场的水果档次和数量,尤其是每天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水果数量是严格控制的。举例说明,假如一个批发市场以合理价格销售的荔枝容量是每天2000吨,如果某一天到达这个市场的荔枝数量是2050吨时,超额的50吨不能当天进入市场销售,只能放在冷库,在第二天才能进入市场。
荔枝产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按照一直以来的小农经济意识或者计划经济的意识是行不通的,必须融入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意识,使荔枝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能够升级,而其中的荔枝产业技术升级是核心。荔枝产业技术应该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技术,这种以大市场为导向的技术是荔枝产业技术的灵魂。
 
一、对”荔枝产业技术”概念的理解
  
    荔枝产业技术是荔枝产业化技术的简称,可以从下面2个方面理解:
    1、荔枝产业技术是以荔枝产业化为目标进行的研究。和中国一直以来的技术研究方向有明显不同。
 
    2、荔枝产业技术研究的特点体现在5个方面:
     ①根据产业化的需求,进行荔枝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是一环扣一环的,具连贯性;
     ②荔枝产业技术是以效益为最大目标,提倡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如专业化服务、机械化和自动化等,具高效性;
     ③荔枝产业技术是以行业有序发展为目标,提倡供求平衡,具有垄断性;
     ④根据产业化的需求,进行荔枝的行业规划,以荔枝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荔枝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布局,不能条块分隔,具有整体性;
     ⑤荔枝产业技术是以大规模操作为目标,具有简化性。
 
二、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现状与问题的体现
  
    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现状与问题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就是广东荔枝产业连贯性、整体性、高效性、垄断性和简化性。
 
(一)广东荔枝产业连贯性
1、现状:
①一些荔枝出口的基地,基本上能够按照出口商的要求组织生产。
②一些大城市近郊的荔枝园,基本上能够按照送礼的标准组织生产。
③一些直接供货给超市的荔枝园,基本上能够按照超市的要求组织生产。
④通过果贩或者水果批发市场销售的荔枝园,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脱节的。
2、问题:
①绝大部分果园,估计超过总面积的90%,生产和销售脱节,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没有连贯性。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包装、储藏和运输、保鲜、加工的产业技术,目前没有。
②通过水果批发市场销售是目前荔枝销售的主要模式。但目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的无序导致相应的产业技术没有切入点。
 
(二)广东荔枝产业整体性
 
1、现状:
①以地级市为行政区域,品种和技术有区域化分布的特点。如茂名市以黑叶、白蜡为主;湛江市以妃子笑、桂味为主;阳江市以双肩玉荷包为主;潮汕地区以黑叶、淮枝为主;珠三角以淮枝、桂味、糯米糍为主等。
②以地级市为行政区域,组织荔枝行业协会,提供技术和流通服务等。
③以乡镇为行政区域,建立了荔枝批发市场。
2、问题:
①以省级为行政区域,对品种、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整体性规划和运作缺乏。
②全部的荔枝种植区在品种、水利电力设施和道路、包装和储藏设施等,没有统一规划和实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三)广东荔枝产业高效性
 
1、现状:
①少部分专业户的荔枝园安装了管道灌溉设施,大部分荔枝园采取机动喷雾器喷洒农药和叶面肥。
②荔枝园的改土、施肥、修剪、采收、包装、储藏等过程靠人工,几乎没有机械化和自动化。
③荔枝园的规划只注重品种和株行距,没有考虑果园的道路、水利设施等。
④各种技术服务停留在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参观学习等层面,没有提供专业化服务。
2、问题:
①果园规划服务、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服务、采收、包装、储藏过程的专业化服务缺乏。
②荔枝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过度依赖劳动力。
③政府在荔枝种植区水利电力设施和道路的规划和投入严重不足。
 
(四)广东荔枝产业垄断性
 
1、现状:
①荔枝品种的选择、种植的规模由种植者自由选择,存在极大的随意性。
②荔枝园的生产管理过程、果实的包装储运过程都是自由选择,没有主流的做法。
③技术的服务、农资的供应也是自由选择,没有准入制度和监督。
④全国所有大中城市水果批发市场可以随意买卖荔枝。
2、问题:
①各地水果批发市场没有准入制度,不能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荔枝的销售。
②种植的荔枝品种和规模不受控制。
③农资的供应没有主流渠道,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④荔枝销售商没有和果农结成强有力的联盟。
 
(五)广东荔枝产业简化性
 
1、现状:
①在推广荔枝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技术前,传统的栽培技术建立在疏植基础上,每亩种植荔枝8-10株,果园采取粗放管理的办法。
②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荔枝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技术,每亩种植荔枝50-100株,目前绝大部分荔枝园都是采取精细的管理办法,尤其是修剪技术等。
2、问题:
①由于要进行精细的管理,人工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
②矮化密植不符合荔枝高产优质的生长特性。
③精细管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④精细管理不利于荔枝园生态环境的维护,导致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加剧。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