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技术与标准

芒果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15-09-21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429

农业部芒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专家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生长期及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芒果主产区内均有发生。该病害在芒果生长期侵染叶片常引起叶斑,严重时造成落叶,侵染枝条则造成回枯等症状,影响芒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开花季节和座果早期如果遭遇阴雨天气,常常导致大量落花落果,使果实减产30%~50%,采前在果实表面形成病斑,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在贮运期,病果率一般为30%~50%,严重的可达100%。
    症状
    主要为害嫩叶、嫩枝、花序和果实。严重时可引起落叶、枝枯、落花、果腐。

芒果炭疽病危害症状

  病原学

  芒果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引起,同属于半知菌类真菌,其中胶孢炭疽菌为优势菌。

芒果炭疽病病原菌形态
MCG002为胶孢炭疽菌,MCA009为尖孢炭疽菌
 

    病害循环与发病条件
    侵染来源:主要以菌丝体在芒果病叶、病枝及落叶、枯枝上越冬。
    传播方式:病原菌主要通过风、雨、昆虫等传播。 
    侵入途径:直接侵入细胞表皮或从伤口、水孔、皮孔、气孔等侵入。
    天气条件:湿度是左右我国芒果种植区炭疽病发生与流行的关键因子。 20~30℃,90%以上的相对湿度最有利于发病,干旱年份和季节发病轻 。抽梢期遭遇大雨、台风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冬、春严寒遭冻害或冰雹后,也易导致花序和果实病害发生。
    易感病时期:叶片最感病的时期是抽芽、开叶至古铜期;淡绿期较轻,完全转绿的叶片抗病性增强。花穗、幼果和熟果期也较感病。枝条以嫩梢期最感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同时注意在产前、产后结合化学防治,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清除园中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挖沟撒石灰深埋;合理安排种植密度,结合修枝整形,剪除內膛枝,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低洼地果园注意排涝,降低果园湿度;幼龄果在化学防治后适时套袋护果。
    2、化学防治:重点保护嫩叶和保花保果。开叶后每7~10天喷药一次,直至叶片老化。花蕾抽出后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直至成熟前。供选用的药剂有:25%阿米西达悬浮剂600~10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3000~3500倍液,或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的托布津7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新近推广的药剂还有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安泰生、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酰胺等。此外,也可使用苯丙噻重氮(BTH)等诱抗剂、藜芦碱等植物源农药、芽孢杆菌等拮抗微生物来防治。干旱地区或夏季高温期应适当降低药剂使用浓度,并避开中午用药,以免对嫩叶、果皮造成药害。
    3、果实采后处理:精选的好果,用51℃温水浸果15分钟,或54℃温水浸果5分钟;或用500倍液的苯来特、1000倍液多菌灵或42%特克多悬浮剂360~450倍液浸果3分钟;或用施保克药液(含有效成分250mg/L)浸泡30秒,然后在含氧量6%的环境中贮藏。其它化学处理措施,如氯化钙、柠檬酸、草酸或水杨酸处理,壳聚糖涂膜或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等对芒果采后炭疽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其原理可能与抑制果实呼吸速率或乙烯释放,延缓果实成熟,提高果实抗性有关。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