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粤垦:引领现代农业 构建和谐社区

时间:2007-09-27 作者:谢显扬 来源:广东农垦 点击次数:5311

《南方日报》登载报道广东农垦的文章《引领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区》


    9月26日,《南方日报》在头版和A6版登载报道广东农垦的文章《引领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区》,现将该报登载原稿转载如下。(粤垦办、政工处)

    一、头版导读  广东农垦引领现代农业
 
本报讯 (记者/陈清浩 通讯员/谢显扬)笔者从省农垦总局获悉,目前广东农垦已形成年产55万吨蔗糖,总资产20亿元,占全省总产糖量40%以上的广垦糖业巨龙。广垦橡胶集团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资产10多亿元。剑麻产业更是占据了全国65%市场份额,畅销欧美。与此同时,该集团下属的丰收公司已跃升为全国最大的菠萝加工出口基地。

  目前,广东农垦已拥有4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3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享誉中外。

  该集团旗下的广垦糖业集团辐射带动百万亩甘蔗,每年为当地创造税收超亿元。广东燕糖乳业带动奶牛饲养户2万多户。广垦水产带动当地养殖面积达几十万亩。丰收菠萝罐头厂带动种植户5000多户……

  相关报道见A06版
 
    二、A06版原文

引领现代农业 构建和谐社区

广东农垦“十五”期间发展迅猛,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率领数十万垦殖大军开创的广东农垦事业,倘若要为她在新世纪的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寻觅一条关于发展与和谐的最生动最鲜明的真实注脚,那么,你可以在产业集约与现代农业、安居乐业与社会和谐的结合点上,展读到其历史性的深刻蕴含和绚丽风景。

  跨入新世纪,广东农垦人以一种历史高度、一种责任风范,站在南亚热带风景线上重新审视农垦文明,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改革发展思路,确立“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的宏伟目标,创出农垦发展史上的最好水平,得到农业部充分肯定并发文推广,被中宣部树为全国“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典型在中央主要媒体广泛宣传。  
  
  科学发展,树立现代农业国家队坐标  
  
  打开历史的大门,推动农垦事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统领,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发挥农垦的资源、规模、组织、科技优势,实现内外源经济延伸,树立农业国家队坐标。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达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龙头企业带动力增强的目的。
  
  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崛起
  
  广东农垦确立了“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先后提出了“以农为本、优化结构、安居乐业”和“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的工作方针,按照“农业孕育工业、工业提升农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丰收糖业、燕塘乳业两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广垦区橡胶集团、东方剑麻集团、华海糖业公司等一批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一阙农垦产业发展史曲,奏出了收纵开阖的产业整合交响乐韵,从绵延起伏飘逸舒卷的50万亩橡胶林中腾飞出橡胶巨龙,策动3家年总产橡胶4万吨的现代化加工厂联结24个橡胶农场,形成总资产10多亿元的广垦橡胶集团,纵横驰骋。在东盟国家建成及在建的4家橡胶加工厂产能达到18万吨,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租赁经营20年期的橡胶园项目在实施,与马来西亚沙巴州合作建立18万亩橡胶种植基地在策划,点燃了开发海外资源的希望之光。

  在碧绿无际郁郁葱葱的蔗海中培育出垦区9家糖厂,形成年产55万吨蔗糖,总资产20亿元,占全省总产糖量40%以上的广垦糖业巨龙,律动出别样的乾坤吐纳。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南知名品牌的燕塘乳业,实施技改扩张,使乳品日加工能力扩大到400吨,与日本、美国公司合作生产的明治雪糕、亨氏米粉享誉中外,释放出巨大的生命能量。

  高耸挺拔英姿飒爽的10万亩剑麻园正向南海东西两翼海岸线延伸,滋润出全国最大、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剑麻生产加工产业龙头,产品占全国65%市场份额,畅销欧美。

  丰收公司年加工2万吨菠萝罐头和1万吨浓缩菠萝汁,每年吞吐鲜果20万吨,跃升为全国最大的菠萝加工、出口基地,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神秘的魔幻市场。
  
  科学创新结出丰收果
  
  广东农垦人,在打造农垦产业巨龙的同时,催开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之花。

  一台产学研机制创新的好戏,演绎出关键技术创新突破的雄伟神韵。先后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签订科教合作协议,就优势产业生产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

  橡胶高产、高效、低频新割制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中国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体系改进及应用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十五”期间d/4割制的推广使干胶增产14.8%,人均割株和产胶分别提高了44.7%和38.9%。

  投入亿元资金建起天然橡胶、南亚热带木本水果以及甘蔗、剑麻、水产等良种繁育中心,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新品种200多个,使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广东南亚热带科技园茂名园区建成国内最大供苗能力达200万株的橡胶种苗中心;湛江园区把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南亚热带良种繁育中心合为一体,建设集精准、休闲和有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业于一身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糖业、剑麻组培苗繁育中心年产组培苗数十万株。广垦水产阳江种苗繁育中心形成年产10亿尾虾苗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无毒水产良种繁育中心之一,接受蓝色海岸线无尽的描绘。

  开展全国唯一的甘蔗机械化试验,被中科院院士誉为“探索中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典范”。以以色列滴灌技术为主的20万亩甘蔗灌溉工程,甘蔗平均亩产提高2吨以上,破解了雷州半岛十年九旱的难题。启动建设了5个农业部、10个广东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与10个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形成有机整体。糖业、剑麻、菠萝产业链生产出的酒精、生物肥、蔗楂纸,提高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满足了农垦人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4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3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享誉中外……一次次历经磨难,一次次实现跨越,每个新起点,以科技驱动优势资源集聚,圆一个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之梦。
  
  广东农垦引领现代农业
  
  广东农垦以农业国家队的傲然风姿引领现代农业,辐射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广垦糖业集团辐射带动农场和周边农村百万亩甘蔗,每年为当地创造税收超亿元。广垦橡胶集团列入重点发展产业龙头,带动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广东燕糖乳业带动奶牛饲养户2万多户。广垦水产带动当地养殖面积达几十万亩。广垦菠萝产业年加工鲜果20多万吨,带动种植户5000多户……

  广东农垦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实现质的飞跃,发展模式的巨轮在这里重新启动,增长方式的轨迹在这里迅猛抬升,全垦区发生“三大转变”:经营体制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经营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经营布局从无所不为向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龙头集聚转变。

  2006年,广东农垦的主要经济指标创出农垦发展史上的最好水平。  
  
  和谐发展,实现安居乐业的世代梦想  
  
  创新与和谐,是一项事业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东农垦确立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目标: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这个目标既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谋划垦区发展,从发展的角度追求和谐;又是从垦区社会关系、社会状态上反映和检验发展理念和思路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进发展。
  
  共识:实现和谐基础上的发展
  
  安居才能乐业,和谐才能发展。不改革发展,和谐社会没有物质基础。不和谐,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只有改革发展,才能创造和谐。只有和谐,才能推进改革,加快发展。

  构建和谐垦区,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

  广东农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政治任务,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由于农垦地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南亚热带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和社区管理,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35万人中有转业复退军人2万多人、归侨1万多人、水库移民7万多人、离退休人员7万多人。能否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是衡量领导者是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标准,是对领导者政绩观的检验。党组在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时,都必须同农垦的实际相结合,在推进各项改革中兼顾好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把握好力度,严格按政策办事。保持一种为农垦职工谋利益的强烈责任感,一份为农垦和谐社会奋斗的执着事业心,一股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蓬勃朝气。

  党组班子率先垂范,以“为民、务实、廉洁”相号召,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武装,从理论上理清建设和谐垦区的实质,从实践上升华构建和谐垦区的理念,确立从职工根本利益出发的和谐发展观,对社保、医保、用电、饮水、道路、扶贫、职工集资等问题,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逐件加以解决落实。
  
  承诺:全力办好事关职工利益之事
  
  2000年始,对“九五”期间多达7000多万元的集团广州直属单位职工集资款,党组认为是大多数职工和老同志辛苦了一辈子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如果付诸东流,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遂向群众承诺负责解决,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清退兑现,获得大家的信任。在此期间,全垦区清退各种集资款和拖欠职工工资、产品款达2亿多元。

  2001年,争取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农场实现了电网“两改一同价”,减轻了职工负担,几十万人受益,仅电费一项每年减轻农垦职工几千万元的负担。

  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自关心过问困扰垦区多年涉及13万农垦职工的社保问题。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省养老保险调剂金和省财政共给各级农垦局下拨46528万元,确保了农垦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7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把垦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全省统一政策和标准实施调整,7万农垦离退休人员享受“一视同仁”待遇,农垦职工的社保问题终于建立了长效保障机制。

  与此同时,党组争取各方支持,把13万农垦职工纳入了社会和商业医疗保险,基本解决了“治病难”问题。垦区职工子弟全部纳入免费义务教育。垦区各级每年筹集4000多万元开展扶贫和困难职工低保工作。农场职工全部纳入了城镇户口。

  与之配套,垦区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事业创新发展,以垦区5家上等级的医院和一批农场医院为主建立起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垦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面向社会,服务垦区,在全国同类职业教育院校中位列前茅,其中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成为一校三区在校生达13000多人的规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农垦湛江技工学校分别被列入国家重点中专和重点技校,获得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好评。
  
  成就:我们的农场美如画
  
  2004年金秋,广东省农垦总局党组全面绘就了建设农垦美好家园的规划蓝图,提出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形成功能完整、区域清晰、环境整洁、生态绿化优雅,富有农场特色的社区建设目标,并要求实现“三结合”:与垦区产业布局调整和社区公益事业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职工安居工程和水库移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撤区并队相应集中居民点相结合。同时,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场部聚集,吸引职工和周边居民按规划投资建房,使农场职工群众安居乐业。

  宽广的视野后面,体现了和谐、协调发展的超前意识和博大胸襟,深谋远虑的背后,闪烁着独特的和谐发展智慧灵光。

  2005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一批有资质的规划部门设计师成为粤西农场的座上嘉宾,一幅幅崭新的农场小城镇规划图亮出地平线,各农场按规划展开如火如荼的新农场建设。

  2005年金秋,粤西农场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经济适用、美观舒适、彰显农垦山水田园特色的安居新楼拔地而起,一幅幅农垦美好蓝图向绿色地平线延伸,一声声欢声笑语在农场美丽家园荡漾。

  数度荣获省级乃至全国性精神文明建设荣誉称号的南华农场,场部新拓宽了“五纵六横”的十多条水泥路,新建的百户别墅式洋楼傲然耸立,新开发的多个功能生活小区、商贸区、工业区,使场部云集的个体工商户超百户、常住人口超五千人,去年又被认定为农业部和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单位,与整修一新的场部工人文化宫、灯光球场、体育场、歌舞厅、绿色公园、文化广场、影剧院、卫星电视、调频广播,以及沿街比肩而立的银行、信用社、邮电、税务、公安、百货商场、农贸市场等行业部门大楼形成亮丽风景线。

  红峰农场场部前广场装饰一新,与以美化绿化为主题的后花园相映成“翠”,聚人心、集人气,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灯、绿灯,霓虹耀眼,职工群众成双成对,或划太极、展舞姿,或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茂名市政协主席李瑞视察该场后赞叹道:“想不到农垦有这么好效益的企业,想不到农场可以搞这么大的建设,红峰农场越建越漂亮了!”

  城郊型农场的湖光场,把建设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移民危房改造工程集一身,去年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纵横交错总长达27公里的四条场部大道,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场部点缀着138幢新建楼房,形成环境优美的场部移民新区。

  一度穷得叮当响的特困农场火星场,利用国家、省、农垦系统的扶持资金,加上自筹的资金,共投入300万元搞场部基础建设,绘出依山傍水的园林式场部小城镇规划,吸引职工群众投入7500万资金建新房,令周边群众羡慕不已:“想不到眼看就要垮掉的农场佬竟然枯木逢春!想不到穷得出了名的火星场还能建新城!想不到农场佬今天又有了神气!”

  胜利农场退休职工蒋志瑞,过去一家6口挤在50年代搭建的18平方米泥砖房,现今住上了300多平方米的3层高楼,他无限感慨:“过去遇着打雷心惊惊,遇着台风无瓦片,遇着大雨成泥浆,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农场周边的干部群众见证农场的巨变,更为感叹:“农村建房有新房无新村,农场安居工程有新村有新貌。”

  而今,沿美丽富饶的南海东西两翼海岸线划个半弧,广东农垦成千上万幢集山水园林风光特色的别墅式建筑群像雨后春笋般崛起,一副副对联透露出职工群众的感恩之情:

  “建新居奔小康移民千般喜,创佳绩谋发展农垦万事兴”;“往昔水库移民献家园,今朝安居乐业感党恩”;“安居齐称政策好,乐业常颂党恩深”;“沐党恩三个代表福荫神州大地,颂政策安居工程惠泽农垦儿女”;“新建家园功在党,居成福宅政府恩”……

  2007年金秋,广东农垦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全垦区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农场场部小城镇建设规划36个,占需编制小城镇规划单位总数的84%。农场场部小城镇建成区占地面积超1平方公里的农场14个。道路铺装率平均为70%,绿化率平均为22.5%。新建场部通国道、省道、县道和场内生产队的道路144.75公里。在城里人惊叹房价高企,住房梦难圆时,垦区两年来共投入安居工程建设资金6亿多元,新建职工住房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改建和扩建职工住房面积20.6万平方米。几年内,有几万职工包括1.46万户水库移民和1380户归侨准备建新房;列入国家规划的3000多公里农垦农场道路正起步建设。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农垦人为此付出了几多艰辛和探索,农垦的历史为此经历了多少曲折和风险。一曲曲壮歌欢歌,谱写着从不和谐到和谐的音符;一次次前赴后继,铺就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路基。

  广东农垦这片寄托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厚期望的热土,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本版撰文/谢显扬

    相关链接: 《人民政协报》报道“广东农垦充满生机的现代大农业”

责任编辑:袁燕梅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