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及展望(二)

时间:2005-11-11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300

      三、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问题
      水果产品出口除了受价格和成本的影响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有质量、卫生和植物检疫等因素。质量问题是造成中国近年来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放缓、水果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东盟的水果贸易是建立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的。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水果,在生产成本和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这种价格上的优势并没有使中国的水果在东盟市场上占绝对优势。

      中国在东盟水果市场上的主要出口竞争对手是美国、智利、日本等国家。从表4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出口到东盟的主要水果品种,除了苹果的市场份额保持微弱增长外,梨和栗子的市场占有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看都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东盟市场上,中国水果在金额上所占的份额又大大低于在数量上所占的份额,尤其是中国鲜梨在金额上的占有率更是远远的低于其数量上的占有率。这说明,中国在东盟市场上占有的还只是中低端的水果市场。这一现象也恰好折射出中国水果出口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质量问题。
      水果的质量层次非常丰富,包括口感、色泽、包装、营养、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当今世界水果市场的竞争日益由价格竞争转为质量方面的竞争。但是,目前中国的水果生产在很多地区甚至是在水果主产区,还存在着单独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后期加工处理落后。反观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它们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后期加工处理上做足了文章。它们的果品包装普遍执行国际标准,所有果品在机械生产线上清洗,打蜡、贴标、分级后才能装箱。每个果品箱盖上都有果库号码和“CA气调”标记,表示果品经州级政府检验合格,没有“CA气调”标记的不能作为商品出售。以美国为例,美国水果的后期处理率是100%,而中国水果的后期处理率是1%;美国水果的深加工比例是35%,中国的比例不到10%;美国的优质果率在80%以上,而中国的优质果率为30%,高档果率则不到5%。2001年,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苹果的平均价格为690.8林吉特/吨,而从美国进口苹果的平均价格为1369.65林吉特/吨。价差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出口水果在包装等后期处理上落后太多。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对水果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使果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硬度、脆度和口味几乎不变。这也是不具有价格优势的美国、新西兰等温带水果出口大国可以在东盟市场上赢得很大的高端市场空间的原因。
      (二)贸易壁垒问题,即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目前,中国对新鲜榴莲、红毛丹、荔枝的进口关税为22%,新鲜龙眼的进口关税为18%,龙眼干的关税为22%。这样高的关税税率造成国内市场东盟水果的价格居高不下,长期以来只能占据中国水果消费的高端市场,普通老百姓不敢问津。东盟各国中,新加坡是国标著名的自由港,它的关税实际上基本接近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对于本国不能生产的温带水果,采取零关税或低关税政策;泰国是东盟中唯一对农产品实行高关税的国家,蔬菜类和苹果、梨等水果的进口关税高达60%,这也是多年来经济较发达、人口规模也较大的泰国从中国进口水果并不多的主要原因。
      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运作,尤其水果产品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的内容之一,因此,未来双方水果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将大大降低。随着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两国水果产品贸易实现零关税,实际上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已经很微小。利用这个契机,中国有可能扩大水果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在中国消费者中已经享有一定声誉的泰国水果的进口也会增加。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非关税壁垒。中国和泰国在实施零关税的同时,都加强了对进口水果的卫生检疫。事实上,中国和东盟各国水果生产都还缺乏“绿色意识”,“卫生、营养、无污染”的标准都未普及。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从泰国进境的水果中查获疫情也很频繁。从现在的趋势看,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旨在保护人体和动植物健康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内容也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样,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将是中国—东盟扩大水果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

       四、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展望及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基于双方的资源禀赋、运输条件、关税壁垒以及世界其他主要水果进出口国的产销和贸易状况等因素,可以判断,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从现实的条件来看,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前景也很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中国进口东盟水果的情况来看,中国有巨大的国内水果消费市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中也逐渐形成了东盟水果产品的消费群体。由于水果的价格弹性较大,关税降低一点就可能为东盟各国创造出可观的出口市场空间,这是东盟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来看,首先,中国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4国的水果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相对较高,而在其余6国所占份额则较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的执行(比如中泰水果贸易实行零关税),将给中国出口水果开启更广大的市场空间;其次,即使在这4个国家的进口市场上,中国出口水果只是较多地占据了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最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品种目前还比较单一,苹果、梨和柑橘三大水果加上栗子就占据了出口额的90%以上,而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水果,比如葡萄、葡萄干、杏、李等,出口并不多,增加这些水果的出口还有较大的潜力。
      但是,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质量问题将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中国水果生产来说,产中的质量控制,产后的分检、包装处理等,与世界水果出口强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也为中国在东盟市场遭遇非关税壁垒埋下了隐患。所以,质量问题将是未来工作的中心,为了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几点对策:①在品种的选择上,针对东盟市场需求,加快品种的改良及更新换代。可以在中国的传统出口水果中甄选出在东盟最有市场潜力的品种,也可以引进在东盟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国外优良品种,利用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多样的优势,把这些优良的树种或品种安排在最适宜的区域种植,为果品生产的优质、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对出口水果的生产、储运、加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要提高贮藏保鲜水平,扩大加工能力,确保水果在市场上优质优价,尽量减少鲜果在市场滞销的压力。要提高对贮藏加工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这样不仅能让国产的名优水果流行于市,更能增加中国鲜果的出口能力。③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果产品追溯系统,把对东盟出口的水果的质量控制逐步扩大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要扩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出口果农更多的扶植和指导,以在生产的源头就抓好标准化建设。④提高中国产品的档次,比如包装水平。包装设计是当今国际市场上商品竞争的诸多因素之一。要在保持果品原有味道的基础上,做到美观别致,有吸引力,做到“一流水果、一流包装”,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⑤对东盟各国加大中国出口水果的宣传。中国各级政府可以和对东盟出口水果的企业一起在东盟开展中国食品安全的宣传,以广告、参加展销会等形式,加大对中国优良产品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宣传在东盟各国市场尚有潜力的品种,例如新疆香梨、葡萄,河北鸭梨等,逐渐培养出它们的消费群体。⑥对在中国适宜生产的热带水果品种要争取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要争取突破保鲜、加工和反季节生产技术,并在中国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引进东盟地区的优良水果品种,以应对东盟对中国水果出口进一步增加的压力。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