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对农药行业发展对策的一点思考

时间:2005-02-1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828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入世以后面临着市场国际化的形势,知识产权依法保护的要求,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等等,这些使我国农药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本人结合几年来从事农药管理工作的实践,通过分析农药行业的现状,初步探索了一些应对策略。

    1、农药行业整体小而分散,国际竞争力薄弱

    近年来,世界上大型农药化工企业纷纷进行合并重组,改造成跨国企业集团,世界 8大农药化工集团年销售额已占全球农药年销售总额的80%以上。目前我国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有200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万吨以上的只有几家,总产量约占全国的25%,但销售额却不足30亿元,只占全球的7---8%;而且原药少,复配剂多;精品少,大路货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仿制产品多。我国农药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不具备与发达国家同台竞争的实力。

    应对之策: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现有企业,优胜劣汰,使农药产业优化升级。

    我国农药企业要摒弃陈旧的经营思想和理念,敢于突破传统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打破区域、行业、部门界限,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从而使有限资本得以迅速地积聚与扩张,形成规模与效益,在竞争中培育一、二个年销售额 5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农药企业集团,达到与外国大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在激烈地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与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市场份额。

    2、产品结构不合理,工艺水平落后

    目前,全球常规农药有效成分有 500多种,我国大约生产200多种,年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25%,其中大多数是高毒杀虫剂农药。目前已列入国家禁(限)用名录的甲胺磷、对硫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年生产能力达17万吨,而同期市场需求量仅为9万吨左右。三大类农药产品中,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产量比为70:16:14,其中高毒有机磷农药产量又占杀虫剂的70%,与发达国家较合理的30:50:20比例差距甚大。由此可见我国农药结构产品不合理,这一状况危害着生态环境,威胁人民身体健康。产品结构矛盾还带来企业同质化和恶性压价竞争等问题,加上传统生产工艺水平落后,原料消耗量大,产品产出率低、污染严重,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应对之策:加速产品的结构调整,强化农药执法监管。

    当前,人们对农药残留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关注,生产、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安全的环保型农药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广大农药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快高效、安全、经济农药产品的开发,积极瞄准现代农药发展动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并在 5年内逐步淘汰限用的农药。各级农药监管机构要从源头抓起,把好农药生产许可和产品登记两道关口,正确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扶持绿色环保型农药的发展;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执法力度;依法关闭工艺落后的小农药厂;严惩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禁(限)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以适应生态农业和国际市场的要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甚少

    农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农药生产技术正在向高科技、自动化和生物技术方向发展,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很快,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可独占市场 10年以上,并能获取高额回报。国外大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工作,每年用于新品开发的费用占到销售额的15%---20%,例如艾格福公司(世界第五大农药公司)2000年研发费用达到了6亿美元,同年中国全行业的研发费用仅为几千万元人民币。我国农药行业由于受基础条件和体制等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走以仿制为主的路子,不具备完善的创新体系,几乎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牌。入世后,我们必须要履行知识产权方面的义务,对外国专利农药给予保护,不得不应对外国农药构筑的“铜墙铁壁”,承担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用。

     应对之策:在仿制中创新,增强自身研发能力。

    在技术、人才、资金等都不如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走以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道路。根据科研创新能力滞后,特别是与研发体系相配套的投入基金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实际,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那些已过知识产权保护期而生命周期远未结束的产品,结合自身生产成本低廉、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来发展壮大自己。当然,我国农药企业决不能放松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农药行业整体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不掌握核心技术,必将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开展农药项目国际合作,应该主要选择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合作。要把着力点主要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要强化全行业经济和技术的聚集,协同攻关,争取一、二个产品有所突破。开发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从而使我国农药行业从以仿为主向仿创结合过渡,最终实现以创为主的目标。

    4、服务方式落后,营销手段单一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体现在服务水平和营销质量上。首先,服务承诺言过其实。企业能提供优质服务的范围远远不及所承诺的内容,绝大多数用户得不到真正的优质服务。其次,服务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缺少操作性强的规范标准,实效不明显。第三,营销内容单调。大多数企业对营销缺少深入的理解,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宣传促销上,不能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实际,盲目模仿他人的营销方式和服务内容,没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应对之策:大胆创新,对营销服务进行大手笔的改革。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提供全程服务。农药企业要由单一售后服务向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拓展,与农民签订技术承包合同,采取技术培训、布点示范、质量实行跟踪等措施,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从而将农药销售由单纯商业行为转变为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使农药企业 (包括生产商和经销商)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二、建立新型服务体系,力求服务标准化、特色化。企业可以组建专门的服务部门,为客户提供专业性、针对性强的服务和指导,例如,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向用户提供产品信息和法律、技术咨询服务;健全疫情、药害快速反应机制等,以全面、便捷、周到的服务连结起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效服务。三、建立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考核制度,强化对服务人员的考核,奖惩分明,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打造诚信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以直销和加盟连锁等多种形式培育企业文化,培育过硬的营销品牌,以诚信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