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海南农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时间:2003-08-0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765

50年前,海南农垦打破了北纬18°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禁忌”,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当年的橡胶树老了,植胶人也换了几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农垦开始新的探索——
这片胶林如何焕发青春

这片胶林如何焕发青春
(农村经济观察)
  汽车沿着海南岛的西部行驶,一路上,连绵不断的橡胶林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增添了旖旎的风光。司机黄师傅说,这全是农垦职工一棵棵种出来的呀,以前都是光秃秃的山包。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中央决定在海南岛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成立农垦局。和其它国有企业一样,海南农垦有过辉煌的历史,也面临着现实困难。新形势下,海南农垦的橡胶产业如何焕发青春,几十万名垦区职工正在积极地探索。 老农垦与新机遇 海南农垦因橡胶而生、因橡胶而荣。半个世纪以来,海南农垦已发展成为以天然橡胶及热带作物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群,已开发利用橡胶面积360多万亩,干胶年产量2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与此同时,海南垦区安置了大批复转军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难民和归国华侨,目前垦区总人口已达100多万人。海南农垦在岗职工22万人,橡胶工人占40%,全局有3359个生产队,其中橡胶队2564个。 然而,正是由于承载得太多,在当今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海南橡胶产业乃至海南农垦感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紧迫。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费量140万吨,居世界第一。而且,全球许多大的轮胎企业纷纷将“加工车间”搬到中国。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数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将进一步增长。然而,良好的市场前景,需要更强的竞争力。目前,海南农垦每吨干胶直接生产成本4800元至5000元左右,而加上企业办社会的各种负担,每吨干胶成本则达到8700元,在国际竞争中失去成本优势。 农垦企业的负担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橡胶农场一般地处偏僻山区,必须自办卫生、教育、民政、公安,无所不包,农场内部的基础设施也都自成系统,社会事业性支出越来越大。橡胶经营难以承受如此重负。与此同时,老龄胶园得不到及时更新,胶树衰老,造成了生产效率下降。按橡胶生产周期规律,海南垦区每年需更新胶园10万—12万亩,但由于资金不足,每年实际更新3万—5万亩。目前全垦区尚有60万亩橡胶树“超龄服役”。 类似的还有体制、布局、结构、流通等问题。要轻装上阵,海南农垦必须逐一化解矛盾、理顺关系。 创新才有出路 橡胶产业活力何在?海南农垦的老职工、海南农垦局副局长符孟彪对记者说,不妨去龙江看看。龙江农场的橡胶种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2年,全场橡胶平均亩产92.6公斤,而东南亚的一些橡胶生产大国,其平均亩产为六七十公斤。每片橡胶林都整齐得如列队的士兵,记者感叹职工们种树像种花。场长李学忠说,他们实行了产量承包,即,橡胶分给职工管理,每亩橡胶规定标准产量,达到要求的,发基本工资;超产部分,按比例发放奖金;达不到要求的,扣发工资。同时,对中小树苗管理采取“增粗计酬”,职工的积极性很高。2002年,龙江农场上缴国家利税702万元,职工年均收入1.1万元。 实际上,近年来,整个海南垦区都在尝试“体制创新”。他们在全区92个农场中选出10个农场推行家庭承包经营,结果有2个是不成功的,有8个农场橡胶产量和职工收入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创新显示了橡胶发展的潜力。割制改革节约劳动,提高产量。以前,一棵树两天割一次胶,现在改为四天割一次,割胶间隔时间长了,但产量增加了。以前一个胶工一年割455株树,产胶1.13吨;现在一个胶工一年可以割900多株,产胶3.56吨。海南农垦原来需胶工12万人,现在只要6万人。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 橡胶制品工业的升级,对初级橡胶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海南垦区现有的87个橡胶初加工厂,平均每厂加工规模2000多吨,最大的厂年产约9000吨,最小的只有几十吨。由于平均规模小,投资分散,工厂整体素质偏低,加工成本偏高、产品整齐度差,影响了橡胶价格,污染治理难度也很大。符孟彪介绍,现有的88座橡胶加工厂将集中为16座,改变“小而全”和“小而散”的传统格局。“十五”期间重点抓好西部工业城、乌石、红林、八一等形成万吨以上和将调整为规模以上的橡胶初加工厂建设。 “芒果楼”的启示 南田农场的“芒果楼”代表了另一种发展方向。各家各户的芒果园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记者走进了“吕家果园”。绿树掩映下,崭新的小白楼格外漂亮。园主吕干明说,他家8.8亩芒果,去年收入11万元,今年受非典影响,芒果从每斤三四元降到1元钱,比去年少收入4万元。看得出来,吕家的日子很殷实。 农场场长彭隆荣自豪地说,这样的“芒果楼”还有1200栋,职工都富起来了。10年前,南田农场在海南农垦5个特困农场中名列首位,在全国10个亏损农垦企业中名列第三,曾在4年时间走掉2100名职工。南田位于台风走廊,过去单一种植橡胶,风害频繁,橡胶林毁坏严重。1992年以后,经海南农垦总局同意,调减了橡胶面积,土地承包到户,改种芒果等热带作物。目前,南田农场3万亩芒果被评为全国优质芒果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南田又搞起了旅游开发和花卉产业,摘掉了亏损的帽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彭隆荣说,如果不是每家都有一份产业,所有人都找你要饭吃,哪能安心搞开发? 但是,谈到橡胶问题,彭隆荣还是赞同统一经营。他说,橡胶需要大规模种植才见效益,就小面积而言,还是水果类的经济作物收益大。橡胶林分到个人手里,很可能有人砍胶种果,橡胶树可是几十年积累的国有资产哪。南田是因为特殊的地理原因才削减橡胶面积。 南田农场尽管是一个特例,但也给海南农垦一个启示:该种管好的胶林,一定要巩固、提高和发展;该搞活的土地一定要放手搞活。非胶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开辟了空间,也为橡胶产业安置富余人员、轻装前进创造了好环境。海南农垦橡胶生产的王牌部队———龙江农场,也将高效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新亮点,职工们建起了一批“香蕉楼”、“荔枝楼”。海南农垦总局目前正在实施橡胶基地向中西部转移的规划,“十五”期间,垦区东南部风害频繁、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将调减20万亩橡胶面积用于发展高效农业,中西部风害较轻的丘陵地带将新增植胶面积15万亩。   相关链接:   我国天然橡胶生产
我国植胶区位于北纬18度09分至25度,属于热带北缘,橡胶的环境、气候条件逊于原产地,曾被国外橡胶行业权威视为禁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天然橡胶这一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建设发展的产业,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成功地种植天然橡胶,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其中,农垦国有农场是天然橡胶的主力军,植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70%以上。   世界天然橡胶分布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能产天然橡胶的植物2000多种,但在生产上以采胶为主推广种植的只有巴西橡胶树(三叶橡胶树)、银胶菊及杜仲。三叶橡胶树原产地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等特点。在2001年,全球有4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三叶橡胶,年产天然橡胶万吨以上的有17个,排在前5位的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中国。(人民日报记者 张毅) 图片说明:海南农垦十六大代表徐兰香在割胶。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第十五版) 2003年08月04日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