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九五”农垦科技回顾

时间:2002-04-1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655

"九五"期间,农垦系统按照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党的十五大及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农业科技大会精神,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在科研、引进及其成果示范与推广、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了"九五"计划的目标,为提高农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农垦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科技成果成绩突出   "九五"期间,农垦科研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根据农垦经济发展实际的需要,以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在动植物优良品种培育、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和"两高一优"综合配套技术、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造、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和橡胶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与实用化研究等领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承担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国家、部级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部级科技进步奖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在这些获奖项目中,有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项居国内领先水平。   (一) 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方面   共育成新品种近百个。其中,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培育出的新型优质米水稻新品种--辽盐241,获1996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2113.47万亩,增加效益20.63亿元;热作两院的《橡胶树国外优良无性系的引种试验与应用》,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成果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年均增产干胶13万吨、产值10.1亿元、利税3.55亿元;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获1999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的优势,快速、经济地培育了一批优良种公牛和高产母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新疆农垦系统选育的棉花新品种新陆早6、7、8号,推广2000多万亩,新增产值30多亿元。   (二) 农业机械化方面   水稻除芒机、钵苗摆栽及钵苗育秧播种机、半喂入式脱粒机、稻谷保质循环式干燥机、水稻机械化作业机具、采棉机、立式旋转耕整地机、高架机动喷雾植保机等农业机械的研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部分机具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农作物航空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农作物航空作业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提出并确定了"农夫"与"M-18A"型飞机在主要农作物病、虫、杂草防治及叶面施肥等航空作业配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这项研究成果具有作业效率高、成本低、安全、作业质量好、防效高和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并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航空作业技术和农业航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农田杂草防治航空作业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 农业生物技术方面   主要在牛胎盘提取液研制和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牛胎盘提取液研究,采用生物酶分解法提取牛胎盘水解液、胎盘球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研制出胎盘提取液水剂、粉剂、胶囊等系列保健营养品;生物技术应用研究,运用外源DNA导入技术,拓宽了水稻抗寒、优质、高产、高效和棉花抗虫、抗病、耐寒、优质、高产等种质资源。另外,新生仔猪猪瘟发生及立即免疫防治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新生仔猪猪瘟诊断方法,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   二、农业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九五"期间,农垦系统坚持引进、示范、推广相结合,推广了一大批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科技贡献率。5年来,农垦系统重点组织实施了以下几方面农垦新技术推广项目:   (一) 粮豆丰产技术   主要推广了水稻优质品种及旱育秧技术,玉米、小麦优质高产品种及配套增产技术,大豆、油菜优质品种及配套增产技术等,初步统计,推广面积达1866.5万亩,累计增产粮豆83亿公斤。如黑龙江垦区,推广水稻丰产技术100万亩,亩产较前3年平均增产80公斤,辐射带动了750万亩,新增总产3.75亿公斤,新增产值5.55亿元;小麦每亩增产75-125公斤,每亩增加产值120-200元,每亩增加纯收益80-128元;推广大豆丰产技术260万亩,亩产达150-175公斤;推广玉米丰产技术100万亩,总产达5.5亿公斤,辐射带动400万亩,新增总产3亿公斤,新增产值3亿元。   (二) 棉花丰产技术   在新疆、江苏等棉花主产垦区推广棉花丰产技术,面积606万亩,累计增产皮棉9090万吨。其中,新疆垦区推广的两虫、两病综合防治技术,棉花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棉花生长模拟计算机管理系统,平衡施肥专家咨询服务系统,节水灌溉技术等棉花丰产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推广面积累计达330万亩,增产率均在10%以上,最高达53%,累计新增皮棉30万吨,新增产值20亿元;并率先提出了"矮、密、早、膜"的棉花栽培技术模式,带动了垦区棉花向优质、高产、持续、快速方向发展。   (三) 养殖丰产技术   推广了20多项新技术,累计增产鲜牛奶1275万公斤,增产肉类2824万公斤,增产水产品15822万公斤,增产蛋300万公斤。其中,黑龙江垦区实施的北方寒区奶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项目,选育出良种母牛2500头,每头奶牛年产奶量达7000公斤以上,优秀种公牛配种覆盖率达80%以上,奶料比达3:1。山西垦区实施的育肥肉牛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10以上,泌乳牛1:15以上。辽宁垦区推广对虾精养高产技术项目,单产提高53%,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河北垦区承担的水稻旱育稀植及稻田养蟹项目,增产稻谷6746万公斤、增产河蟹217万公斤。广东垦区实施的"纯杂瘦肉型猪及集约化饲养为主养猪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新增产值910多万元。新疆垦区利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了超细毛U品系细毛羊新品种(可纺70支头以上纱),推广规模化高效养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羊100万只。   (四) 橡胶割制新技术   "橡胶树高效低频新割胶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达420多万亩,占应推广面积的96%以上,年增产干胶近5万吨,年增产值4亿多元,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一倍,减少胶工约50%,达11万人,年为企业节支1亿多元,胶工收入增加40-90%。这项技术的推广,稳定了胶工队伍,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橡胶的市场竞争力。"橡胶树国外优良无性系的引种试验与应用"的推广,年均增产干胶13万吨,产值10.1亿元。   (五) 其他经济作物增产技术   甘蔗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年推广面积26万亩,新增产量14.2万吨,新增产值6500万元;甜菜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面积达80万亩,工、农业增加值达3.54亿元;剑麻综合丰产技术,年推广面积2.6万亩,新增纤维产量1350吨,新增产值670万元;剑麻营养诊断施肥技术推广,年均增产率达到27.4%;热带牧草成果推广在热带地区推广200万亩以上,每年获得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九五"以来,各有关垦区本着"调整结构、合理分流、转换机制、促进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开发与推广服务体系。通过改革,加快了对科研、技术服务机构的调整和改组,稳住了在国内具有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科研机构。对于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服务机构,则加快了进入市场的步伐。在调整改组的同时,加大了科研机构人事、分配、保险、奖励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研、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如新疆垦区,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搞科研的路子,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为科研机构提出研究课题,并提供基本经济条件、开发研究场所等,加强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结合,基本形成了联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开发机制,促进了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九五"期间,农垦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科研机构布局分散,内部活力不足,运行机制不协调,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科技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科研设施装备经费缺口较大;与外界的科技合作、信息交流不够等等。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