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948”计划硕果累累系列报道之五

时间:2003-10-2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690

“948”计划历经8年,神州农业硕果累累系列报道之五: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武器——I型CVI988细胞冷冻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最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虹膜、皮肤、肌肉和各内脏器官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面积广、潜伏期长,但它不会感染哺乳动物。   引起鸡马立克氏病的疱疹病毒是以不完全病毒(存在于病鸡血液中的白细胞内及肿瘤病变组织细胞中,与细胞共存亡)和完全病毒(存在于病鸡的羽毛囊上皮细胞及脱落的皮屑中)两种形式存在于鸡的体内,其中完全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病毒随尘埃飞扬经呼吸道而传播,对雏鸡有很强的感染力。测定证明:肉鸡和蛋鸡都容易被感染鸡马立克氏病,母鸡被感染的可能性大于公鸡。1日龄雏鸡被感染可能性比14日龄或24日龄雏鸡大1000至10000倍。这种疫病在世界各主要养鸡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在我国农村造成鸡的死亡可以达到30—80%,对养鸡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是我国经济意义上最重要的禽病之一。   目前,预防此病的有效方法是对1日龄雏鸡接种疫苗进行免疫,而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是世界上公认的免疫效果最好、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疫苗。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HVT冻干苗不能有效控制此病。为此,“948”计划投入资金20万美元,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北京翎羽禽病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了“鸡马立克氏病CVI988疫苗生产技术”项目。1998年从荷兰引进了CVI988制苗毒株和相关的检验数据资料,购买了专利技术使用权和国内无法生产的专用仪器设备,在著名禽病专家周蛟的主持下,研究人员应用细胞工程技术,经过实践摸索和多项试验,自行研制成功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有效控制预防马立克氏病的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填补了国内冷冻活疫苗生产工艺技术及产品的空白。   据周蛟介绍,“鸡马立克氏病CVI988疫苗生产技术”项目攻克了细胞高产量的制作技术和病毒高拷贝的复制技术,细胞高产量的制作技术将原来疫苗制作过程中一个鸡胚的胎儿只能生产7000—8000万个细胞提高到现在的2.5—2.7亿个细胞,使每支1000羽份的价格降到了100元以下。病毒高拷贝的复制技术使疫苗有了很高的病毒产量,从而保证了给鸡使用后能够安全有效。该项目还完成了细胞在零下196℃的冷冻程序,保证了冷冻前和冷冻后细胞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同时建立了种毒库,形成了种毒的种子批及生产批,使所引进的毒种可用15年,达到了一次引进不退化,保证了较长期使用的目的。目前,国产的CVI988疫苗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该疫苗从零下196℃液氮中取出后,仅需45秒就可以在38℃水中速融,并能保证细胞活存率90%以上。同时,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液突破了国外产品要求的10—15℃的条件,可以在25—37℃的环境下使用,这一创新解决了我国一些没有冷冻条件的地区天热时无法使用CVI988疫苗的的困难。建立的液氮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冷冻系统,解决了农村在液氮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CVI988疫苗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周蛟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我国没有规模化的生产,荷兰、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5个国家的产品长期高价垄断我国市场,广大农民被迫使用其每支价格高达200—240元的疫苗。如今,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已在北京畜禽生物制品生产基地建成了年产1亿羽份的冷冻苗生产线,国产疫苗年产量达到1.3亿羽份,使我国在亚洲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能够产业化生产、检验此种疫苗的国家。自国产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推广应用后,5家外国公司的产品正相继退出我国市场,改变了国外产品高价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也让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据统计,4年来,该疫苗已在全国24个省市1200多家种鸡场、孵化场推广应用近4亿羽份,市场占有率为7%,实现销售收入总计2200多万元。由于鸡马立克氏病发病死亡率由过去30%降低到不足1%,获得社会效益14.7亿元。疫苗价格的降低使全国养鸡农户已累计节约疫苗成本达4200多万元。   据了解,我国计划再投资1200万元,对原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车间改扩建,建成亚洲最大的I型细胞冷冻活疫苗的产业化生产基地。预计到2005年,每年生产冷冻疫苗总量达到5亿羽份,市场占有率达到15%,产值达到2500万元,年推广3.5—4亿羽份,实现年收入1750—2000万元,年利税350—400万元。同时向养鸡数量较多,又不能生产此类疫苗的亚洲国家出口并提供技术服务。   周蛟最后提醒广大养鸡户,马立克氏病疫苗在接种以后,需要5天时间才起保护作用,如果在5天之内有马立克氏病强毒污染了小鸡,就降低了疫苗的效率,所以,一定要及早预防,控制马立克氏病毒的感染,使得疫苗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链接:
关于CVI988/Rispens冷冻苗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解疑
一、为什么鸡群使用国际通行的液氮CVI988/Rispens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后还会发生马立克氏病?   1.疫苗在液氮中保存及使用操作不当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完全失效。   (1)液氮保存失效问题:有些鸡场保存,由于不按要求及时检查、添加液氮而造成液氮罐中的疫苗失效。CVI988/Rispens活疫苗病毒存在于活细胞中,必须存放在-196℃的液氮中。活细胞死亡,病毒也随之很快死亡,疫苗效价也就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保存及使用过程中,应该专人负责保管疫苗,及时添加液氮。从液氮罐中提取疫苗前,应事先检查疫苗是否浸泡在液氮中。使用时,每次只能提取出一只疫苗,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并迅速在准备好的38℃温水中速融。   (2)操作使用失误问题:使用时由于融化温度、稀释液温度、注射等操作不按要求规范进行,也会造成部分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从而造成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   (3)滥用抗菌素:当前一些种鸡场为了防治细菌的早期感染,在注射马立克疫苗时,在同一部位同时注射抗菌素。由于抗菌素的添加会造成疫苗稀释液的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的改变或直接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直接导致细胞的死亡,从而影响疫苗的效力。因此禁止向疫苗中加入抗生素(如壮观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和其它药物(如恩诺沙星等),也不得在注射疫苗的同一部位24小时内注射禁止的药物。建议种鸡场在使用药物之前,务必询问疫苗生产厂家,只能使用经试验证明对疫苗没有影响的药物。   2.野外强毒毒力的变异增强。   近年国内外都出现了马立克氏病毒的变异问题,野外强毒毒力增强,使CVI988活疫苗的免疫效力下降,试验结果证明:使用1999年以后美国分离的特超强毒株攻击CVI988疫苗免疫的雏鸡,保护指数仅达70%。而与前期结果(85%一90%)相比,已大大降低。   3.养鸡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养鸡户普遍存在的自身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早期马立克氏病强毒污染严重。部分养殖户的饲养环境相当恶劣,基本不搞清洁消毒、卫生防疫等工作,这样不仅马立克强毒的早期感染严重,还有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法氏囊、球虫病、鸡白痢、贫血因子病、淋巴白血病等)早期感染,特别是目前鸡贫血因子病的感染和发生,伴随与马立克强毒的共感染,可显著增强马立克超强毒如RBlB株的致肿瘤作用。此外,再加上各种应激因素,就严重干扰了马立克疫苗的免疫,最终均同样引起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因此,我们应该在进雏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以确保杀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而且全场喂养同一日龄的雏鸡,如养不同日龄的鸡也应作到人员、饲料、工具的严格分开,做好控制空气传播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有效措施,如雏鸡的良好通风,严防污染病毒的空气大量进入。   4.外源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雏鸡。   一些疫苗厂家及制苗单位非法使用一些携带外源病原的商品胚(非SPF鸡胚)制备的活疫苗应用于雏鸡。由于这些疫苗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带入一些免疫抑制性病原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淋巴白血病(AL)、贫血因子病(CAA)等病原,干扰了马立克免疫,而导致马立克免疫失败或出现由REV或ALV所致的肿瘤发病情况。   据报道,目前国内多种活疫苗如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等活疫苗中污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已有多起报道,污染比例可高达38.8—78%。这样,由于REV的污染除了直接产生的肿瘤病在临床上很难与MD相区别以外,还引发更为严重的免疫抑制,造成MD的免疫干扰以及其它疫病的发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对雏鸡免疫时,—定要使用正式厂家用SPF鸡胚制备的活疫苗。   二、我公司疫苗为什么选择在38℃进行融化?为什么疫苗稀释液使用时温度必须在25—37℃?   世界各国通过引进荷兰CVI988原始生产种毒后,均有各自的生产工艺技术。我公司依靠近30年对MD免疫预防研究、开发、生产的特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经验,通过细胞冷冻保护剂和稀释液配方的调整和优化,生产出适合高温快速融化、效价又不受影响的疫苗。这一温度(37—38℃)也是大多数细胞冷冻复苏的适宜温度。   由于融化温度的提高,相配套使用的稀释液温度也应升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融化疫苗的温度与使用时稀释液的温度相差值越小,疫苗效价损失则越小,反之损失将越大。考虑到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特别是在南方,气温常年较高,如能将稀释液在常温下保存并直接拿出使用就非常方便。为此,通过稀释液稳定性的试验研究,最后选择生产出适合疫苗在稍高温度环境中使用的稀释液。   通过在全国近5亿羽份的应用效果表明,北京翎羽CVI988疫苗的最佳解冻温度为37—38℃,稀释液最佳使用温度为25—37℃。   如稀释液在春冬寒冷季节使用时,只需提前8个小时将稀释液放人孵化器中进行升温,这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37℃的疫苗温度注入雏鸡体内也不会给小鸡造成应激。此外,在夏秋高温季节使用时,稀释液瓶外也无须加冰。   三、马立克氏病CVI988/Rispens二价苗是否比单价苗效果好?   针对这个问题由鸡火鸡疱疹病毒(HVT)活疫苗的发明人、马立克氏病国际权威Witter.RL的试验结果(1995年)已表明CVI988/Rispens单价苗与I+III型二价苗的保护效果无区别。   首先,二价苗或多价苗免疫策略主要针对80年代末由于HVT免疫效力下降而提出,其理论依据在于不同血清型之间的免疫协同作用,但这种作用与构成双价苗的毒株血清型关系很大。血清II型、III型之间最为明显增强,而血清I型、III型之间和I型、II型之间则很少发生显著增强作用。   其次,在同样滴度的疫苗中,单价苗中有效的CVI988/Rispens病毒含量也远远高于二价苗。   此外,由于同一病毒的不同血清型联合制成活疫苗使用,是否存在因免疫干扰(占位效应)造成免疫效果下降的情况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四、肉鸡有没有必要用液氮CVI988/Rispens疫苗进行免疫?   很多肉鸡特别是快大型肉鸡养殖户认为马立克氏病发病日龄一般在60天以后,肉鸡饲养周期短,马立克氏病发病情况不明显,为了降低成本,于是用冻干苗进行免疫,甚至不免疫,即使用液氮CVI988/Rispens疫苗也降低免疫剂量,这种做法对于养鸡生产实践为一误区。肉鸡感染马立克病毒后,虽然在饲养期内不表现为发病死亡,但强毒仍在鸡体内进行繁殖和排毒。马立克氏病不仅仅引起肿瘤的发生,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会影响其它疫苗的免疫,从而增加其它疾病的发病几率,降低生产性能,并可造成肉鸡的毛囊增大,影响肉鸡的品质。目前出口欧盟、日本等国的鸡肉即要求1日龄对肉鸡进行MD免疫。   近来,由于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的感染,可使肉鸡出现一种早期死亡综合症(EDS),为此对肉鸡也必须使用CVI988/Rispens疫苗免疫。   五、鸡马立克氏病进行二次免疫有无必要?   马立克氏病的二次免疫主要是针对冻干苗HVT而言。由于冻干苗HVT病毒为游离病毒,容易受到MD母源抗体干扰中和,从而使病毒量减少,效价降低,容易出现MD免疫失败。具体作法是考虑到首免时HVT疫苗效价的下降,14日龄时再加强免疫一次。但试验研究和养鸡生产实践对此还有多种不同看法。   首先,MD疫苗免疫机理主要在于细胞免疫。1日龄免疫后,疫苗病毒已在鸡体内进行大量复制,数量成倍增加。而14日龄进行二免所进入鸡体内的疫苗病毒数量,与首免所形成的病毒血症中病毒数量相比微乎其微,不足以激发更有效的免疫应答。这与其它一些疫苗的体液免疫机理中加强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反应是不同的。此外,14日龄时鸡本身对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易感性已降低,此时接种疫苗病毒能否产生有效免疫反应,还值得探讨。   马立克氏病CVI988/Rispens疫苗是一种细胞结合苗,由于有细胞膜的屏障作用,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1日龄注射后,5—7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不需二次免疫。   六、CVI988/Rispcns疫苗的每羽份蚀斑单位应该是多少?   根据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1969年)和北京翎羽公司(1998年)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接种1000个PFU的CVI988/Rispens疫苗足以对强毒攻击产生有效保护效力,即使提高疫苗PFU,免疫保护效果也并未明显提高。   针对不同国情,各国对于该疫苗的免疫剂量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欧洲药典》规定为每羽份1500个蚀斑形成单位(PFU)以上,美国《联邦法规一动物及动物制品法》规定为2000PFU以上,中国农业部《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为3000PFU以上。   考虑到疫苗在运输、保存、使用操作等过程中疫苗效价的各种损耗,北京翎羽公司出厂时的疫苗效价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以上,以保证每只鸡都接种到有效的病毒含量。   七、鸡群肿瘤性疾病如何区分?   在生产中,常在40—60天左右出现一些仅腺胃肿大的发病鸡群,关于此病的认识有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腺胃炎、腺胃源型传支、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能引起鸡群发生肿瘤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鸡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疾病,在生产中要注意鉴别诊断。一般来说,鸡马立克氏病多发日龄为60—120日龄,也有20周以后的发生报道。淋巴白血病一般发生在16周龄以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最早可发生于3—4周龄,以40—60日龄较多见,主要表现为腺胃肿大、鸡体消瘦、胸腺萎缩。也可发生于较大日龄。   近几年来,几种肿瘤性疾病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淋巴白血病与鸡马立克氏病的共感染问题给养鸡业造成的直接危害以及相互的免疫抑制日益严重。据Davidson(2001年)PCR检测结果,在10%的肿瘤样品中发现有MDV、REV和ALV的共感染。国内多个省市也屡屡反复出现类似情况,且共感染比例逐年增高。   在生产中仅靠肉眼是根本不能区分这几种肿瘤病,确诊必须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如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病毒分离、核酸探针检测、荧光抗体检测等。   八、孵化出雏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种鸡群的生产性能、健康状态与出雏率密切相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是是否正在发生传染性疫病,一些鸡场没有净化垂直传播疫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种鸡日龄偏大,营养缺乏以及种蛋的受精率低。   2.种蛋的选择,按照种蛋的蛋重、蛋型以及破损等指标挑选合格种蛋。   3.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消毒直接影响孵化出雏。特别注意要选择摸索适合自己季节气候、孵化机型的孵化技术指标。   4.注意人孵、落盘的孵化器预热,验蛋时不要长时间凉蛋。遇有停电、停水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处理。   九、雏鸡早期死亡与哪些因素有关?   据资料统计,健雏饲养管理正常时,头一周的死亡率不应超过0.5%。雏鸡早期死亡多发生10日龄以前,随着日龄的增大,抵抗力增强,死亡率下降。雏鸡早期死亡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种蛋来自非健康鸡群,一些疾病经蛋垂直传递后,使雏鸡致病,如鸡白痢、鸡霉形体病等。   2.孵化过程中因卫生状况不良、孵化条件不当使幼雏脐部感染葡萄球菌、溶血性大肠杆菌等。   3.一日龄注射MD疫苗,注射器械消毒不严格感染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导致大量雏鸡在24—72小时死亡,死亡率一般在30—40%左右,严重可高达90%以上。   4.幼雏运输不当,体质瘦弱以及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雏鸡死亡。   5.饲料污染霉菌等。   6.雏鸡舍的煤气及氨气超量导致雏鸡中毒死亡。   十、如何搞好孵化场的综合防疫管理?   1.搞好孵化场的大环境卫生防疫,每月三次全场大扫除,定期除鼠、轰鸟。无关车辆、人员禁止入场。   2.搞好孵化厅的小环境卫生防疫,每周两次大扫除,出雏后马上消毒,工作人员每日洗澡更衣,严格熏蒸消毒制度。   3.孵化厅的工艺流程,必须严格遵循“种蛋——种蛋消毒——种蛋保存——种蛋处置——(挑选、码盘等) ——孵化——落盘——出雏——雏鸡处置(鉴别、免疫接种) ——雏鸡存放——雏鸡出场”的单向流程不得逆转的原则。   4.孵化副产品(蛋壳、绒毛、死胚、污水等)是天然的微生物培养基,必须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