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第二管理区有机麦田的秸秆还田联合整地作业,拉开了今秋黑土地保卫战的“第一犁”。一台“铁牛”牵引着联合整地机,先是进行35厘米以上的深松作业,再是耙片进行耙地作业,把粉碎的麦秸翻埋在土壤里,最后是碎土平地作业,让“吃”了秸秆的黑土地在“秋老虎”的天气里“晒膘”。这样,不用深翻破坏土壤结构就能打破“犁底层”,秸秆还田不施化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晾晒耕作层既增加了土壤透气性,又可以不喷施农药就能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这是红星农场养护有机黑土地的招数之一。红星农场以建设全域有机种植闻名,多年来他们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招数应对耕地变“懒”变薄、越来越“谗”的问题。
治“谗”先治“懒” 治“懒”先治根
红星农场在2003年开始有机基地转换时就认准了打破犁底层这个治耕地“懒”病、利于作物生“根”的问题,因为并不是耕地真的“懒”,而是耕地长期“吃”化肥农药和不合理耕作方式引起的土壤板结,导致作物扎不下根。
在作业现场,技术员夏海波对记者说:“土壤中的有机质适合昆虫及细菌繁殖,在耙地后黑土经过阳光曝晒可以起到杀虫灭菌作用。伏天过后联合整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草再长一两个月,之后在三秋整地时,通过两遍重耙进行灭草,同时小麦中的秸秆可以得到充分的腐烂、分解,土壤表面的杂草种子可以在土壤中得到有效的封闭,减轻明年草荒的发生。这样,耕地经过秋翻、秋晒、冬冻、春融后,耕作层疏松通气,改良了板结的土壤结构,也提高了地力,为来年作物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条件和养分,粮食增产有了保障。”
秸秆还田 加厚耕作层
加厚是采取措施让耕作层变厚。一亩地的秸秆有多大分量?红星农场种植户的回答是,走在连续秸秆还田的垄沟里,就像踩在厚厚的棉被上一样舒服。
黑土耕作层是耕地的精华,耕作层厚薄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在有机作物种植中,红星农场选择了秸秆还田这个提高有机质、保护黑土地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以前作物秸秆不还田,图省事,雇人放荒。2015年国家提倡黑土保护后,慢慢认识到这是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的好方法。你看这黑土层翻了30厘米深,可见的小麦根系也有30厘米左右,两个30厘米带来的是600斤的产量,以前的产量400斤左右。”还是在翻地作业现场,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张红亮从土里轻轻拽出一根麦茬,根部发达,土一点也不沾手。“如果说深松是为耕地加‘氧’,那秸秆还田就是为耕地加‘油’。”
为耕地治“懒谗”病只是红星农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一小部分,他们还通过科学轮作、水土流失治理、黑色越冬等措施让耕作层变厚。目前,每年有10万吨的有机作物秸秆还田,经过19年的保护性耕作,黑土地每千克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8克,每亩地每年至少节本增收100元,每年生产粮豆13.3万吨。
使用有机肥 农田变良田
红星农场直接选择了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忌口——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
“2003年,我们种的200亩有机大豆赔惨了,亩产不到常规大豆的一半,好在农场每亩给我补贴了100元。”现在,不少种植户都忘不了当初种植有机产品的难处。在“忌口费”上,前10年农场的种植补贴就达到2700多万元。
从给“大熊猫”忌口的第一年开始,有机专属基地就严格按生产流程规范种植,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只使用认证的有机肥和生物制剂,同时建设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从种植环节就抓紧采集追溯信息,最大限度保障了原料的安全和优质。
忌口的好处是,改变了由化肥透支地力的现状,也改变了由农药控制病虫害及杂草的耕作方式。在红星农场第四管理区2号地,有机大豆田的结荚率明显高于远处常规大豆的结荚率,按理说有机作物的产量要低于常规作物,但经过多年忌口,黑土地已经适应了有机口味,加上公司有机养殖场提供的有机粪肥,有机田比常规田越来越有劲儿。
19年来,红星农场共使用有机肥8.8万吨、生物药剂105吨,共减少化肥使用量1.7万吨、农药使用量127吨。目前,农场已成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拥有6.9万亩认证的有机专属基地和3.5万亩的有机转换期基地,计划2023年有机基地增加到13万亩,2025年增加到30万亩,依靠打造全域有机农场实现全域农田变良田的目标。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