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面向新世纪 开创新局面

时间:2002-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5434

农四师68团始建于1959年8月,经过解放军集体转业官兵、城市知识青年以及各地支边青年的开垦建设,68团场已建设成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中型国营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19.5414万亩,总人口9072人。40多年来,团场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图强,拼搏创业,忠实地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2000多万公斤,上交国家税金2514.6万元,为国家安宁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尤其是近5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兵、师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团场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团党委提出的"深化改革换机制,调整结构增效益,强化管理促发展,科技兴团增活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加大农业投入,调整种植业结构,狠抓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团场在连续几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逐年增加。 2000年突破了千万公斤大关,实现总产1409万公斤,比1995年的992万公斤增产42%,在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带动下,团场工交建商服务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0年团场实现利润186万元,比1995年的66万元增长3倍。"九五"期间,团场四年盈利,一年亏损,盈亏相抵,五年累计实现利润550.3万元。团场积累增加,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长期制约团场经济发展的高额负债、资金极度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财务状况趋于好转,以农业为基础,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团场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确定团场扶贫开发总体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团场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的提出,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加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源于对历史的反思。农业一直是团场的主业,而农业又是受自然与市场双重因素制约的产业。1991年以前,团场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一直维持在自给半自给的简单再生产的水平线上,企业负债总额2061.5万元,职工平均负债5258元。"八五"以来,团场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了基本脱贫的成果,但选择的重点是团办工业,接受的方式是"输血式"的。1992年、1993年、1995年,团场因受大风霜冻、降雪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直接损失就达上千万元,仅1993年团场就亏损155万元。造成亏损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投入不足,水利工程不配套,基础设施薄弱,机械设备老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等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基础,农业要稳产、高产,要登上新台阶,关键要加大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的问题,?quot;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2.源于对团情的分析。农业既是团场的主业,又是团场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优势与潜力的产业。具体表现为:一是资源上有优势与潜力。团场 位于伊犁河冲积平原上,水土资源丰富。在全团拥有的耕地中,有3万亩中低产田可以改造,还有1万亩可垦荒地,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大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在基础设施上有优势与潜力。团场多年建设积累打下的交通、通讯、水利工程和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为以开荒造田为主的广度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的深度开发,以发展种植业和发挥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系列开发提供了条件。三是在经验上有优势与潜力。团场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找到了发展高产高效、高产稳产农业的路子。诸如增加水稻、打瓜等高产作物面积,"两膜八行"、水稻旱育稀植、种子包衣、复播模式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四是在主体上有优势与潜力。团场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用兵团精神武装起来的干部、职工队伍。   3.源于对上级精神的理解。一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兵团的建设,并一再重申和强调兵团是新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新疆稳定的核心。团场作为兵团的一部分,应该有所作为,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二是兵、师党委关?quot;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的宏伟目标,对团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十八团有责任也应该成为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充分发挥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   团场领导班子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坚定不移地把农业作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加强农业水土开发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切实打牢农业发展基础,以农业的发展支撑和带动其他各业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围绕这一思路,团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团场广大干部、职工经过认真学习讨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彻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二、强力推进改革,完善管理体制,积极调整结构,促进团场脱困    团场要发展,最大的困扰之一是资金短缺。"八五"期末,团场虽实行了基本脱贫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团场积累少,无钱为职工垫付生产资金,扩大再生产几乎不能进行。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团场以改革为动力,在转换经营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做文章。一是改变职工的利费上交方式,实?quot;实物抵交",推行"两费自理";二是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团办小工业企业中采取"租赁、兼并、转让"的方式进行资产优化组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是建立团场结算中心制度,对全团各单位的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1996年起,团场撤销汽车队,将七辆汽车转卖给私人经营,盘活资产100多万元;将纸箱厂并入伊犁啤酒厂,成为一个车间,实行优化组合;撤销地毯厂;将招待所、办事处、砖厂、木工厂、修造厂、啤酒厂、炒货厂、建筑公司实行资产有偿转让、租赁经营。通过一系列改制,团场盘活资产500多万元。这些资金为团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农业发展上,团场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深入推?quot;两费自理",2000年团场家庭农场实现生产、生活费用自理资金1800多万元,资金自理率达到80%。同时,在实行"两费自理"的基础上,团场积极探索土地租赁经营方式,解决团场多年高负债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今年团场土地经营方式仍在扩大。   5年来,团场更新改造农用机械160多台件,开荒造田10933亩;低产田改造23063亩,为边远少数民族连队安装自来水、架设输变电照明线路5公里;对粮食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新修防渗渠6.2公里,各类排灌渠系180多公里,配合水工建筑设施230多座。不仅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而且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九五"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推进了团场生产力的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改善。五年间,团场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084万元,全部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八五"相比,全团粮食、棉花累计总产分别增长23%、114.6%,亩产分别提高22.8%、66.7%,2000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3.95万头(只),比1995年增长41%,粮食加 工能力6000亩,比1995年增长156.2%。团场已初步形成了种、养、加等多门类的经营体系;个体、乡镇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商贸、服务、建安等企业也有不同发展。2000年,团场实现利润186万元,职均收入4806元,人均收入3244元。团场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得到加强,二、三产业有新的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八五"基本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   "九五"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团党委始终坚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关怀,学习好文件、统一思想,认真执行国家、兵师扶贫开发政策;加强对扶贫开发组织机构的建设和领导;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扶贫开发项目强化管理,做到项目承前启后,有始有终。五年来,六十八团在经济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兄弟团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畜牧业仍是短腿,改革明显滞后;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企业资产负债率仍较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团场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开发,职工生活基础设施尚需更大改善。   三、面向新世纪,再创新辉煌   进入新世纪,我们终于摆脱了亏损局面。但是,团场还不富裕,我们将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努力加强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节水灌溉,发展团场精准农业;加快畜牧业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资源转化;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力发展边境林、防风林、纸浆林;进一步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实?quot;金边工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团场在建造现代化农业企业中,向经营专业化、组织集团化、产品产业化、管理科学化努力。   "十五"期间,团场各项社会文化事业将有一个新的大发展,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更大改善;团场职工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以上,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团部有一所多功能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连队有一个好的职工科技、文化阵地,职工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以团部小城镇为中心,形成一个团部到省道,团部到连队的高等级路面的交通网,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团的畅通无阻的有线电视、广播、通讯网络,团部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小康连队达标率100%,职工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发展团场经济、稳定边疆、保卫边防的需求,我们决心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抓住历史机遇、用好政策、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脚踏实地地抓好职工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再造团场辉煌。 新疆兵团 农四师68团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