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春风化雨润高原

时间:2002-04-0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955

弥勒东风农场,总面积5万余亩,人口1万多人。现有职工3279人,离退休人员1339人。场区位于滇东南的红河州弥勒县南乡坝的丘陵平台上,中间高、四周低、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农场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再加上土地瘠薄,过去一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以粮食种植为主,产品结构单一,致使农场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1990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1472万元,当年亏损155.7万元;人均纯收入392.4元,低于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元;职工人均住房面积7.3平方米,且有80%属于六、七十年代建筑的土木结构的平房,因使用时间较长已成危房。1990年以前全场没有一平方米混凝土住宅;由于干旱缺水,全场有6000人饮用不安全水,每年到了冬春干旱季节,只好用牛拉、马驮到几公里外取河水以解决饮水问题。   1991年,被列为云南垦区十七个边境贫困农场之一,得到了国家的支持。经过十年的扶贫,国家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5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05万元,贴息贷款1053万元。   十年来,由于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有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全场职工的艰苦奋斗,使我场从一个面临倒闭破产极度贫困的农业企业走了出来,初步具有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2000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2027万元,人均纯收入1600元,人均住房面积18.5平方米,全场有184户职工建起了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小洋楼。有773户职工安装了私人电话,农场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场已告别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   十年来农场狠抓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做沟渠成网,道路四通八达,防护林带环绕农田。为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场建立起以"云南红"葡萄酒为龙头的葡萄产业,全场葡萄种植业亩产值达到3000元。   个体私营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到2000年,全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达5015.7万元,职工家庭拥有汽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272辆,全场大部分职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没有弥勒东风农场的今天。   回顾十年来农场扶贫开发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打基础、调结构、转机制、兴科技、创产业。   一、打基础   1991年,国家开始向我场注入扶贫资金,为我们这样一个面临绝境的贫困农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农场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上,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出苦干实干四年,彻底改变我场农业生产条件的号召。首先对二万亩耕地进行水渠、道路、防护林网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兴修灌渠,修建坝塘及小水库,再加上"八五"扶贫前农场原有的水利设施,使农场2万余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现在农场东面可从弥勒县太平水库引水,北面可从洗洒水库引水,可以做到两小时内把东面的水调到西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   其次,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农场投入扶贫资金105万元,对一万亩低产田进行改造,建腐肥厂一座,累计生产腐肥1.6万吨,使土壤有机质有了明显提高。投入扶贫资金105万元,建成了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农田7500亩。   第三,为改变农场闭塞的状况,农场利用新修昆(明)河(口)二级公路从场内经过的有利条件,积极向省交通厅申请公路开口,通过总局领导的支持和上下一致的努力,终于在1995年获准农场公路开口,农场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建互交式通道,解决了场区公路的接口问题。同时,投资61万元,修筑了农场第一条全长3.5公里的柏油路(三级路),修筑了农场至酒厂、农场至三分场的水泥路面3311米,到各队的便道30公里,田间道路63公里。现在,农场交通极为便利,到昆明162公里,到县城11公里均为二级路,场内做到队队可通车,田间道路四通八达。   第四,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弥勒东风农场所在地属弥勒县南乡坝,这里干旱缺水,土地瘠薄,自然条件恶劣。每年到冬春季节,连饮水问题都无法解决,当地有句民谣称?quot;有女莫嫁南乡坝"。1991年专门安排了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用以解决农场60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针对农场没有集中的水源的实际情况,采取打深井取水,分片解决的办法,分片安装输水管道,就近解决供水问题,使全场职工的饮水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使农场告别饮用不安全水的历史。同时,农场利用扶贫资金38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共计58万元,新建了职工医院门诊楼,结束了在危房中看病的历史,并增添了医疗设备,改善了职工医疗条件。还自筹资金54.5万元,新建了东风第一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使900多学生从危房中迁出,搬到新学校中上课。   通过十年扶贫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我场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场的经济腾飞构筑了一条起跑线。   二、调结构   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搞以粮为纲,农场长期以来主要以种植谷物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极低,职工生活十分困难。1991年场党政班子认真分析了农场贫困的原因和现状,认识到只靠国家"输血"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为此,从1991年起,实施了场党委班子提出的、被称为"一、一、一、五"工程,即在"八五"扶贫期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幅度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烤烟、林果等经济作物,实现1万亩烟叶,1万亩水果,1万亩经济林,5千吨粮食的发展规划。此规划从1991年开始实施,1993年基本完成,使农场经济开始好转,迈出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第一步。   第二步,农场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利用扶贫资金和农场配套资金,兴建了塑料编织袋厂、铸件厂、纸厂、矿泉水厂、东风加油站第一批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农场工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步,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我们逐步认识到:农业才是农场的优势所在。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农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农业科技队伍,有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通过多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扶贫以来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场区土地平整、水渠成网、道路四通八达。九七年香港通恒公司总裁武克钢先生通过各方面的考察、论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农场是中国农业的正规军,弥勒东风农场正是我多年寻求的理想的合作伙伴"。欣然决定与弥勒东风农场合资兴建《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云南红"干红葡萄酒。"云南红"干红葡萄酒以其上乘的品质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产品供不应求,农场依托"云南红"葡萄酒这个龙头产业,再一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迅速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三年内完成2万亩优质酿酒葡萄的定植任务。这一项目已列为云南省政府的"18生物工程"项目,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葡萄产业将成为云南继烤烟生产之后的一项主要产业,它将成为农场的一项支柱产业。   三、转机制   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的大政方针。对于我场这样一个建场四十多年的老企业来说,如果不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企业就没有活力,没有希望,只能在竞争日愈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败下阵来,走向衰败和死亡。对于这一点,农场反复向职工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全场职工有危机感,奋发拼搏。农场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分步推进、逐步加大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   我场的改革起步比较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3年开始,农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直接承包到户,通过十多年来在实行中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土地到户,两费自理,包死上交,风险自担"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方式,砸了大锅饭,敲了铁饭碗,比较符合农场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从1994年开始,农场通过几年的扶贫,生产条件有所好转,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农场开始跨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二步:鼓励、扶持、加快职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种植业方面,采用将地上物一次性作价转让给职工的办法,将以前由农场投资建成的葡萄园,长期作物的地上物作价转让给职工。这样职工除了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费外,其地上物的产权,属职工私人所有。职工把买下的果园真正看成是自己的,注意培肥地力、增加土地的长期性投入,对新定植果园全额实行个人投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二、三产业方面,把原有的一些长期亏损的小加工厂、商店等采取拍卖、租赁等方式转给职工自己经营。 农场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管理、加强服务、积极引导。农场制定?quot;场办工商企业产权改革和动作机制","外资企业、股份制公司运作方式和服务宗旨","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改制目标"等管理规定,使职工个体、私营经济在短期内有了较快的发展。至2000年,全场个体、私营经济年产值达5015.7万元,从业人员1653人。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农场用足用活国家的有关土地政策,按照"以街养街,以街兴街"的思路,对场部街面上的宅基地实行土地使用权拍卖转让,将筹集到资金全部用于修建街道、下水道、城镇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上。几年来,农场没有投入街面建设一分钱,却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使农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在已建起农贸市场24329平方米,修筑街道20996.5平方米,全长1708米,职工在街面上建房174户,总建筑面积48990平方米,总造价2159.6万元。一座整洁、繁荣的小城镇已初步建成,成为弥勒南乡的商贸中心。   第三阶段,1997年到现在,农场经过多年的苦苦寻求,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与香港通恒公司合资兴办《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公司收购农场停产的葡萄酒厂,进行葡萄酒生产。通过资产重组,香港通恒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资金,全套引进先进的法国葡萄酒酿造工艺和设备,使生产出来?quot;云南红"干红葡萄酒以其上乘的质量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云南葡萄酒销售市场中已占到72.4%的份额。由于引进外资的成功,农场的葡萄产业迅速兴起,农场以此为契机,大胆跨出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三步,组建无国有资产的股份制公司《云南高原葡萄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农场的荒山、荒坡、荒沟通过有偿使用进行开发,建设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优质葡萄种植园,拉开了农场二次创业的序幕。现在,以"云南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一个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兴葡萄产业正在形成。   四、兴科技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要使农场早日脱贫,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十年的扶贫工作中,农场始终把抓科技放在了重要位置。   云南烟草享誉国内外。农场从1991年开始,狠抓烤烟规范化栽培,实行良种良法,每年举办烤烟生产培训班,培训烟农,农业技术人员分头下到各个生产队进行现场指导,各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使农场的万亩烤烟多年来一直成为红河州和弥勒县的优质烟示范基地。职工从烤烟生产中也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为搞好柑桔生产,农场多次举办柑桔培训班,以试验站六队为中心,组织职工学习栽培技术,建立了一支柑桔栽培技术骨干队伍,九五年以前,云南柑桔市场价格较好,再加上农场柑桔具有早熟的优势,部份管理水平较高的职工、柑桔亩产值都在5000元以上。   农场葡萄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已形成了较为雄厚了技术力量。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农场还从山东葡萄研究所专门聘请了3名专家到农场进行技术指导,并采取办培训班的办法亲自给职工讲课,现聘有法国及山东葡萄专家5人,农场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10人,助理农艺师19人,技术员21人。在职工中,也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专业技术的职工技术队伍。为适应葡萄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998年农场又开办了省委党校直属分院经管专业大专班,这批学员将成为农场产业化发展的骨干力量。   五、创产业   葡萄产业,作为云南继烟草生产之后又一个支柱产业,已经正式列入省政府的"18生物工程",得到了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农场抓住时机,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创农场历史上新的一页。从1997年起,农场开始进入二次创业的时期,即开始创建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的葡萄产业化体系。   农场的葡萄产业化体系,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立2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它是一个集种植科研为一体的优质原料生产车间,主要有种苗基地、万亩葡萄种植园、葡萄研究所、葡萄发展中心。从1997年开始,计划种植2万亩优质酿酒葡萄,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306万元,农场筹集配套资金7694万元,分3年完成。现已基本完成,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为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农场成立了《云南高原葡萄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葡萄种植业的具体运作。成立《山东葡萄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弥勒葡萄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两个科研机构,聘请二位法国葡萄酒专家,三位中国葡萄专家和农场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专门负责葡萄产业的科研和技术指导工作。   第二,加工酿造。以高原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为核心,在两万亩葡萄园区内建成万吨葡萄酒厂,成为葡萄产业体系的第二个环节,引进法国葡萄酒生产的先进工艺、设备,生产"云南红"系列葡萄酒。现已生产"云南红"、"云南柔红"、"云南红精酿"三个品牌的葡萄酒,年产量7000吨,2001年后将达到年产1万吨的水平。   第三,管理。有好的项目、有资金,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也是不行的。现在葡萄厂有法国及中国葡萄酒酿造专家4人,有全国各高校食品工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30多名,使酒厂的管理人员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四,销售。"云南红"干红葡萄酒的销售,完成按照香港模式进行运作。它借鉴了中国"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成功地进行了市场营销。现在已在省外13个大中城市和云南各地州建立了销售网,产品十分畅销,掀起了一股"高原红潮"。   农场的葡萄产业还处在初创时期,但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构想是:用四至七年的时间,创"云南红"为中国葡萄酒的第四块名牌。把弥勒东风建成中国的"波尔多"。   六、实施小额贷款扶贫   我场的扶贫工作从1991年开始,过去一直是采取集中资金搞项目的办法,即按总局批准的计划项目,由农场负责组织实施。其中:以工代赈项目主要用于场内道路、沟渠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于解决职工饮水困难的人畜饮水工程和医院、学校等生活设施的建设。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我场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贴息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和部分种养业项目,如塑料编织袋厂、纸厂、加油站、柑桔种植、种鸡饲养等。这些项目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总体效益不太好。由于市场不景气,国内大量的工业项目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再加上我们本身在发展工业上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因此我们深感再按集中资金搞项目的老路走下去是行不通了。集中资金搞项目,风险性太大,一个项目搞砸了,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农场本身就穷,赔不起!再说现在要找一个好的项目也难。即使有好项目,但经营管理得不好,效果也不理想,对职工自身的脱贫解困作用不直接,也不明显。   鉴于以上情况,从1998年开始,我场开始把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小额信贷,通过省妇联引进省解困办下岗女工小额信贷资金及国家贴息贷款扶贫资金,对困难职工采用小额信贷的办法进行直接扶持。1998年以来,我场实施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00万元,累计滚动贷款77次计486万元,贷款户1604户。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经商、搞运输等。经过近3年的实践,效果比较好,贷款回收率每次都达百分之百。   七、扶贫工作的展望   回顾十年来的扶贫工作,我们感到我场的扶贫工作是比较扎实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正是由于有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才使我们这样一个极度贫困的边境农场起死回生有了今天。但是,我场由于基础比较脆弱,"十五"期间如果不加大各项工作的力度,也可能重新返贫。我们认为今后应加强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农田水利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过去的十年扶贫,对全场两万亩耕地进行了农田水利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但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农场原有的耕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葡萄种植业的需要,转而进行二次创业,对荒山、荒坡、荒沟进行开发、建设高标准的葡萄种植园。而这些荒山、荒坡的水利配套、道路修筑、土壤改良等,工程量更大,任务更艰巨,需要花更大的投资才能完成。   2.加强在职工福利、通迅、学校等建设方面的投入。目前各生产队之间还只有便道相通,雨季行车较为困难。全场24个生产队,没有一个队通电话。幼儿园还在七十年代所建的小平房中上课,场一小教室已经容纳不下现有的学生,只好采取大班制上课,到校外借教室上课等办法临时应急,更不要说要有试验室、语音室、音乐室、图书馆等教学活动场所。离国家教委关?quot;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农场葡萄产业正处于定植的投资高峰期,3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农场经济仍十分困难。   4.社会负担极为沉重。全场在职职工3279人,离退休人员1339人,其比例为2.4:1,农场还要负担学校、医院、公安、土地等部门的开支,致使农场经济十分困难,职工收入很低,退休人员退休金统筹部份企业无法足额按时上缴,农场贫困局面还将持续一定时期。   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使我们农场获得了生机,十年的扶贫,使我们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初步基础,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回顾农场走过的艰难历程,展望今后的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希望在我场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继续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决心认真总结十年扶贫的经验教训,团结带领全场职工,开创农场产业化建设的美好未来。 云南 弥勒东风农场   

责任编辑:xiong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