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黑龙江垦区发展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

时间:2002-06-03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400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大豆商品粮基地,年产大豆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近几年受进口大豆的冲击,市场价格下跌,影响了家庭农场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大豆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入世后,此种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垦区大豆持续稳定生产,是垦区职工增收、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我国大豆生产基本格局稳定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加入WTO后,促进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基本状况及优势   (一)基本状况   黑龙江垦区自1947年组建以来累计生产大豆3219.9万吨,2001年达到162.8万吨,创垦区生产历史最高纪录。1991—2000年10年内:垦区大豆年均播种面积962.9万亩,占省年均大豆播种面积36867万亩的261%,占垦区年均总播种面积28024万亩的344%;年均大豆单产2663斤/亩,比省年均单产2405斤/亩高出258斤,1997年实现历史最好水平3277斤/亩,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上同纬度大豆单产水平;年均生产大豆1282万吨,占省年均产量4433万吨的289%;累计出口大豆1908万吨,年均出口191万吨,累计创汇382亿元,年均创汇38亿元。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情况表(略)   从表中可以看出垦区大豆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1000万亩,而单产呈上升趋势,年均递增速度为43%,是垦区大豆产量年均递增5.1%的主要原因。因此垦区大豆生产的稳定发展,源于单产水平的稳步提高,得益于科技兴农战略,优化品种,推广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提高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水平。   (二)优势   1.自然条件优势。垦区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所属农场大部分位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土地平坦连片,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年降水量600多毫米,有效积温2300—2700℃,远离工业区,开发时间短,生态环境质量好,有得天独厚的适合大豆作物栽培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有利于大豆脂肪的形成和积累,有利于专品种、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有机、绿色大豆的生产,现有绿色大豆监测面积100万亩。   2.有规模经营和单产优势。垦区现有种植大豆10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1500多户,并涌现出一批亩产500斤以上的高产户,有350万亩大豆亩产达350斤,有140万亩大豆亩产达380斤。   3.有较强的物质装备基矗垦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领先,农机总动力达331.6万千瓦,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99千瓦;有耕作机械16.83万台(部)、排灌机械9.37万台(套)、收获机械3.34万台、植保机械0.14万部、农用飞机25架、农用运输机械1.83万辆(台)、水利工程机械704台,粮食处理中心167座。大豆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为大豆种、管、收提供了物质保证。   4.有先进适用的大豆栽培技术优势。垦区50年的开发建设历史,也是大豆生产栽培的历史,经过半个世纪的大豆生产技术的积累和创新,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一整套综合栽培生产管理先进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如深松免耕、原垄卡种、“三垄栽培”、“深窄密”、“大垄密”等栽培技术。   5.有较完整的大豆科研、开发、推广体系。垦区有完整的三级科技网络,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辖7个专业农业科研院所,3个部级检验中心,9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0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7个专业育种单位,47个品种试验网点。培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种和品系,大豆优质品种覆盖率100%。1978年以来,审定通过大豆品种105个,自育品种覆盖率45%,科技进步贡献率53%。有各类种子公司101个,种子加工厂54座,年工厂化加工种子能力20万吨以上。2001年种植含油22.5%以上的品种16万亩、含蛋白45%以上的品种25万亩、含油和蛋白在62%以上的“双高”品种140万亩。   6.具有一批大中型大豆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和大豆专用肥生产厂家。有大型大豆加工企业4个,年加工大豆能力125万吨;有专用肥企业4家,年产大豆专用肥能力3万吨。同时有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基地可从加工环节中得到相应的利益,解决了千家万户家庭农场与千变万化大市场顺利对接的矛盾。其中九三油脂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大豆能力40万吨,年均带动8000户家庭农场种植大豆350万亩。   与国外大豆品种和生产技术水平相比,垦区大豆生产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育种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优质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整体含油、含蛋白率比进口大豆低;二是栽培技术上仍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四是社会负担重,间接生产成本高,2001年大豆斤成本0.77元,其中间接成本0.32元;五是大豆加工企业达产率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龙头牵动力有待提高。   二、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基地建设目标   以提高大豆质量为重点,以降低斤成本为核心,力争用5—8年时间,建设优质大豆原种、良种基地及生产基地1000万亩,亩产200公斤,总产200万吨,努力将大豆斤成本降低到0.6元,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种子目标。建原种田4万亩、年产0.6万吨,良种田96万亩、年产15万吨,良种推广面积3000万亩,其中自供1000万亩,辐射供种2000万亩。育成22.5%以上的高脂肪品种5个、45%以上的高蛋白品种4个、加工菜用等专用品种5个、亩增产10—15%品种5个。   2.生产目标。建设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基地900万亩,产量184.4万吨,其中高油面积500万亩、高蛋白面积400万亩。   3.加工目标。年加工大豆转化能力达到200万吨,建立2个基地,构造4个品系,开发18项产品。即:大豆粗加工基地、高科技产品加工基地,大豆蛋白、脂肪、保健药品、饮品系列,此系列产品分别为5项、5项、6项、2项。   4.市场目标。以北大荒粮油批发市场为销售龙头,建立中国大豆交易中心。   三、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基地建设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宽松环境,实施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的有机结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成立领导小组,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负责其方案的制定和分解落实工作。结合推进现代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行亩成本和斤成本逆控法,降低成本。   2.实行种子产业化经营。大豆种子做到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衣、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加强大豆优质高产专用品种育、引、繁、推工作,选育优质高产、抗逆、适于机械化作业等性能的大豆专用品种,加快育种进程,并加速繁殖推广,垦区大豆生产全部实行统一供种。一是建设大豆种质资源改良中心1处、良种引育中心4处;二是建设10处大豆原种基地,每处0.1—0.6万亩;三是建设大豆原种基地农场32个、基地生产队200个,每队规模约0.5万亩。   3.按照调优、调专、调特的原则,加快品种区域化种植步伐,按品种进行区域化栽培。不同品种单独种植、单独收获、单独运输、单独清理、单独保管,实现纯品种经营。发展绿色、有机大豆生产,监测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重点抓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质量,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尽快配备使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挠性割台等耕种及收获机械。   4.强力推进垦区现有大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实行大豆生产规模经营。推广“三垄”栽培技术400万亩,推广“深窄密”、“大垄密”栽培技术500万亩,推广平作行间覆膜技术100万亩。种植大豆1000亩以上的大户要发展到2000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占大豆种植面积的60%以上。   5.加大大豆产业化经营的力度。九三油脂集团实行低成本扩张,改造中型油脂厂2个,重组兼并中型油脂厂2个,实现年加工大豆能力200万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建豆粉厂1座、液体豆奶生产线10条,改造所属5家乳品厂为豆粉及豆奶粉厂。通过龙头企业运作,提高大豆生产加工的综合效益,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加工增值反哺生产基地,确保大豆生产的稳步攀升。   6.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购置大豆交易中心网上交易系统设备设施,健全物流配送中心,新建大豆现货交割库10万平方米,将北大荒粮油批发市场建设成为中国大豆交易中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2来源: 《中国农垦经济》

责任编辑:赵玉海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