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内蒙古改革草原放牧制度

时间:2003-08-11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151

禁牧 休牧 轮牧 舍饲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7日电(记者 丁铭)8月的内蒙古大草原,雨水滋润,碧草连天。但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好的草场上,畜群却寥若晨星。   伴随着今年丰沛的雨量,内蒙古草原出现了多年难见的好草色,连天的碧草令人目不暇接,牧草长势胜过往年。然而,记者近日驱车行驶在无际的草原上,却看不到以往遍野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打草场上堆起的像烽火台一样的青草垛。   那么,草原上的牛羊到哪里去了呢?当记者来到牧民定居点时,才解开这一谜底。原来,有的牛羊被圈在棚圈中用打草场上拉回的牧草进行舍饲或半舍饲,还有的牛羊在牧户围封起来的草库伦中轮牧。   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草原今年的草色格外好,但这个旗白音朝克图苏木(乡)白音希勒嘎查(村)牧民杰尔登仍然将羊群圈在棚圈中进行舍饲和半舍饲。他对记者说:“前年因遭遇大旱草场不返青,我便对羊群实行了舍饲。虽说今年草场好,但还是不能把羊完全放出去,在舍饲的同时适当地放一放。”   往年风沙四起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今年的降雨较多,遍野的沙砾已被30多公分高的绿草所覆盖,但茫茫的草原上几乎见不到畜群。苏尼特左旗副旗长额尔敦尼告诉记者:“由于牲畜超载和连续4年干旱,全旗草场近年来沙化退化十分严重,许多地方已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为此,全旗从前年开始实施了‘围封转移’战略,牧民对牲畜现在全部实行舍饲或半舍饲。”   地处内蒙古草原腹地的浑善达克沙地,是近年来向京津以及华北地区输送沙尘暴最勤的沙源地,但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这里推行了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绿意渐浓,许多沙丘长出了牧草。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介绍,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内蒙古草原千百年来“逐水草而牧”的习惯,使全区放牧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逐步走向生态畜牧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据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厅统计,目前,全区休牧面积已达1.7亿亩,禁牧面积1.2亿亩,划区轮牧0.47亿亩,休牧牲畜1037万头只,禁牧牲畜2148万头只,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和牲畜总头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