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竞争力 促进热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时间:2005-04-27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753

 ——农业部农垦局杨绍品局长在全国 南亚热带作物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在回顾热区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热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2005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二是讨论热作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 2004年工作简要的回顾

      2004年,从总体上看, 热区的形势很好, 各热区的农民和职工增收、热作产业增效、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 热作产业和 热区 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要 表现在三点:

      一是主要热带农产品产量增长。 全国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总面积 786万公顷,面积与上年持平;但热作产品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5 %,达到13935万吨。其中:主要产品天然橡胶总产量 57.2 万吨,比上年增长1.26 %;热带水果总产量1813万吨,增长7.66 %;剑麻纤维总产量44735吨,增长19.57 %。

       二是热作产品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出口贸易额 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三是热区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4年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427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出491元,增长率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

       2004年热区经济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三条:

       一是政策好。 中央取消除烟叶之外的农业特产税的政策在热区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绿色通道”等扶持鼓励政策,调动了热区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是天帮忙。 去年除了局部 地区干旱和病虫灾害较为严重外,总体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主要热带作物的生长,多数热带作物的产量都高于 2003 年。

      三是人努力。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振奋精神、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针对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更重要的是热区的广大农民和农场的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2004 年,全国各热区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力度推进天然橡胶行动计划

这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 天然橡胶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 天然橡胶种植和生产经营体制正在巩固和完善; 橡胶垦区产业化、集团化和股份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继 2003 年广东农垦成立了广垦橡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后, 2004 年 6月云南农垦成立了“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今年 3 月底挂牌成立, 为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是天然橡胶加工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继续推进。 到目前三省已扩建投产了年产万吨以上的加工厂 7个,同时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加工厂。广东垦区已经完成橡胶加工布局调整,由26家初加工厂调整为3家,海南、云南还有7座万吨以上的加工厂正在加紧进行改建、扩建。

      三是 天然橡胶流通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三个主要植胶垦区的橡胶初产品交易全部纳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网上公开竞价交易,为客户传递信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了天然橡胶的生产管理水平。 积极选育、推广橡胶优良新品种,胶木兼优品种适应性试验继续顺利进行 ,全面推广 橡胶树高产高效新割制技术 ,使天然橡胶单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加强了新植和更新胶园的管理。海南农垦高标准严要求, 对第二代胶园的建设坚持“五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投入、高效益)、“五化”(良种化、梯田化、林网化、覆盖化、化学化)、“五提前”(提前规划、提前育苗、提前开荒、提前造林、提前覆盖)的科学管理,大大缩短了非生产期。 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对 全县民营橡胶加强管理后,年单株产量由 2.1公斤提高到2.8公斤,增产26%,胶农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近300元。

      五 是天然橡胶预警预报工作继续顺利开展。 成功地实现了由季度预警预报转为两个月一报, 初步建立起天然橡胶产业预警预报体系 。

     (二)抓好热带水果行动计划和产业升级

      各热区注意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和气候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调整和优化热带水果种植结构,促进热带水果向优质、高产、高效、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是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取得长足发展。 各地都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海南 垦区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水果生产基地达到 55个,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水果产品有42个。这些生产基地都已建立起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体系,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基地用水、用肥、用药、产品检验检测和采收包装等五项管理制度,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规范化管理。 广东省南亚办和省荔枝龙眼科技协会共同制定了《荔枝栽培技术规程》、《龙眼栽培技术规程》等多项地方标准,并在荔枝、龙眼主产区开展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引导农民按标准进行生产。各地通过聘请果树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培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二是主要热带水果产业升级初见成效。 近两年我们重点抓了香蕉产业的升级,以香蕉标准化生产及机械化采收处理为突破口,提高国产香蕉的质量水平,逐步替代进口香蕉。在海南、广西、福建、广东的香蕉主产区已经建设 7个示范点,建成香蕉采收索道7条1万余米,采后加工处理线12条,示范面积1.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8万亩。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推进了我国香蕉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进程,带动我国香蕉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示范区内香蕉亩产和优果率提高,农民每亩增加收入500—800元。2004年我国香蕉出口量比上年增加3561吨,出口增长17.9%;减少进口40313吨,减少进口10%。

      三是先进适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各热区重视科技创新,广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广东农垦成功地总结出菠萝、龙眼产期调节反季节生产等一套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菠萝、龙眼等水果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需要组织生产。目前这项技术也逐步运用到番石榴、杨桃等优势水果上,充分发挥了产期的时空优势,做到人无我有,“淡”季不“淡”,提高了垦区热带水果的市场竞争力。丰收公司“万亩菠萝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研究,成功地总结了粤西地区菠萝高产栽培技术和生产的成套技术,实现了菠萝大面积栽培亩产 7吨的国内最高记录。

      四是注重品牌经营。 为了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水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海南农垦以开展优质农产品评审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优质水果基地建设, 17个产品获得省优农产品称号。广西香蕉龙头企业 大热门香蕉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香蕉产业升级项目,提升了产品质量,扩大了经营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 大热门牌 ” 香蕉品牌也走俏全国。

      五是加大产品营销力度。 各热区近年高度重视产品 营销促销工作,海南省连续几年春节前在北京举办海南省农产品展销会,展示热带农业的丰硕成果,受到首都人民的欢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省(区)农业厅每年轮流召开全国荔枝龙眼销售协商暨订货会,分析形势,研讨对策,促进销售。 海南 垦区相继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农产品销售中心,在广州、重庆、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营销服务代理窗口,初步建立营销网点 600多个,流通经纪人1800名,仅去年就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不含橡胶)15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

      (三)应对挑战,热作产业化、集团化和股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热区 各级管理部门 从提高热作产业竞争力出发,注意引导和扶持 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整、重组、聚合,组建了一大批集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为一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运行的产业公司。广东农垦 对全系统的优 势产业和优势资源进行跨区域调整,组建橡胶、蔗糖、剑麻、乳品、水产、畜牧、热带水果、茶叶等 8个产业公司,形成垦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产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以农场为主体分散经营的传统格局,把关联农场改造成产业公司的农业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同时,围绕各产业公司的加工需要,以自己的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为“孵化器”,通过加工服务、销售服务、种植技术服务,带动当地农村发展橡胶、甘蔗、剑麻、菠萝、水产等种养业。既解决了集团加工企业规模经营的资源问题,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还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使垦区热作产业的发展真正融入了地方经济之中。几大产业公司已带动农村甘蔗种植户2万多个、菠萝种植户5000多个、水产养殖户1万多个,成为农垦产业公司相对稳定的原料基地。目前,广东农垦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占全垦区总量的65%和80%。

      (四)加大热作宣传,扩大热区影响

       2004年我们加大了对热作产业的宣传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利用天然橡胶 引种成功 100周年契机, 加大了 宣传 力度 。 我部与海南、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隆重纪念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纪念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暨《胶魂》首播式”;在云南举办了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海南举办了中国天然橡胶事业一百周年高级论坛,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纪念活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宣传,也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二是组织参加国际展览会。 去年 11月,我们组织全国各垦区参加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农垦系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推动农垦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经济、技术和贸易等领域的合作。签约23个合作项目合同,签约项目总金额165亿元。其中广西农垦签约项目19个,合同金额163.5亿元。去年9月下旬, 我们还组织三个植胶垦区和海南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轮胎及橡胶技术展览会”,编辑了《中国天然橡胶》宣传册,扩大了我国天然橡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三是创办了《中国热带农业》杂志。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主办的《中国热带农业》杂志创刊号于 2004年12月10日出刊,使我们又多了一条行业交流的渠道、一个服务热区的窗口、一个宣传热作产业成就的阵地。

      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热区经济和热作产业要进一步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热作产业发展来看: 一是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的保鲜、加工与包装发展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竞争力不强,与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等市场竞争主体的带动,难以参与大市场、大流通竞争,“绿色壁垒”对我国南亚热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的压力将不断加大;三是缺乏对市场的研究,信息化服务滞后,多数农户、企业获得市场信息的手段落后,市场开拓乏力。从 热区各级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自身来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迎接经济全球化考验这些新课题面前还缺少经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等能力急待加强和提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正确分析形势,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热作产业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科学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国际环境来讲,经济全球化与区域贸易自由化趋势对我国热作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将继续对我国热带作物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力。 从 2003年10月1日开始,中泰两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提前实施水果、蔬菜货物贸易零关税政策。2004年1 月 1日起,中国与东盟已对部分农产品进行先期降税。根据中国—东盟“早期收获”安排框架,中国与老东盟成员国(菲律宾除外)将在2006年将“早期收获”产品(包括果蔬、花卉等)降税为零,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在2010年 关税 降为零。东盟老六国与我国热作生产条件相比,在自然条件、水土资源、生产基础、产品种类和营销组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东盟新四国与我国相比,则在劳动力价格、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已经在近几年有所显现。例如自中泰“早期收获”实施以来,泰国出口到中国的热作产品大幅度增长,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国。越南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出口到中国的热作产品也大幅度增长。受其影响,我国的荔枝、龙眼、菠萝、香蕉、芒果等热带农产品国内价格下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产业整体发展已经收到冲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日期的临近,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政策还会逐渐放松,热作产业在未来 5-10年内将继续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

      二是我国优势热带产品出口增长步履维艰。 虽然我国亚热带特色的热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特色和很宽广的市场前景,但目标市场大多设置严格检疫要求和技术壁垒,且采取不尽相同的标准,使我国优势热作产品出口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去年热作产品 进口 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而我国出口只有41.2亿元,逆差280亿元。出口额只占进出口贸易额的11.3%,显然 热作是大大落后了。

       三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我国热作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中国与 WTO谈判中G20成员具有共同的谈判立场,今年已经开始陆续启动中国—智利、中国—澳洲等国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将逐渐形成中国与其它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届时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

      我们在看到受到冲击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为 我国热作产业与其他国家增进合作,共赢发展,提高竞争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与主要东盟国家在热作产业的发展要素上存在着互补性。 我国一些热作产品如香蕉、菠萝、荔枝、反季节瓜菜等具有一定的品种和熟期优势; 在主要热带作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胶木综合利用以及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部分热作产品,如剑麻、木薯、菠萝等的加工工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此外,我国对周边的 东盟国家具有人才、技术、资金 的优势。发挥这些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开展农业合作与交流。如引进新品种、新的栽培管理和保鲜加工技术,加强农业信息交流与合作,开展热带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方面的合作,进行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国外去建厂、建基地,利用整合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进行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从国内的发展环境来看,热带农业目前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 我认为,热带农业 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区是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热作生产的人是农民和农业工人。总之,热作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这种意识,要讲这个道理。“三农”迎来新时期,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好。政治环境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出现了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农业的良好氛围。全党重中之重,全国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全党全社会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上已有了广泛的共识,内外部环境都日趋宽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迎来一个新的上升期,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两个趋向”的论断,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到来等等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政策环境好,中共中央 2004、2005年两个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市场环境好,农产品产销两旺,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比较好。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我国热带农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 热作产业 长远发展的利益所在。

      总之,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热区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必须用全球战略眼光,从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文章,进一步重组和提升自身优势,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结合热作产业和热区发展实际,今年热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 中央一号文件 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天然橡胶、香蕉、荔枝龙眼等主要热作产品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热作产品产业化经营,努力促进热区农民 (农工) 增收、热作产业增效、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综合生产能力应该包括 热作产业。因此, 一号文件的 精神、政策也应完全适用于 热作产业,支农的政策也应惠顾到热作产业。我们 必须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热作产业和 热区经济 发展的全局。 要全面准确地把握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要从广大 热区农民和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千方百计增加热区农民和企业职工收入;要统筹热区一二三产业、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垦区与地方、国内建设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尽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热区。要把促进热区农民 (农工) 增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力争今年热区人均纯收入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以上的工作思路,今年(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热作产业化、组织化进程

      热带作物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创新产业运行机制,提高组织化水平是热作产业提高竞争力、应对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是进一步促进各种资本进入热作产业。 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信贷扶持、政府补贴等措施,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身热作产业,发挥其作为新型市场主体的作用,提高热作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支持鼓励农民(农工)与龙头企业发展契约合同、订单农业、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各种利益联结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要加快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目前热作产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领域里还相对滞后,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当今的农业(包括热作),如果不走产业化经营这条路子,就只能是小打小闹,拾遗补缺,成不了气候,更不可能提高竞争力。所以,必须十分重视产业化经营问题。积极发展综合型、契约型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热作园艺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扩大生产能力和出口带动力。

       三是积极培育热作行业组织和专业协会。 这件事抓两个层次的工作,一个层次是 要大力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建立的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个层次是积极推进组建跨行政区的行业组织,特别要加快 中国 热带水果和天然橡胶等热作产品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

      四是鼓励发展多形式市场流通组织。 支持优势产区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积极搞活热作产品流通。加快热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优势产区实行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整体布局。

      还有一点是,必须加大力度支持垦地融合。农垦有多方面的优势,生产力水平相对高一些;农垦也有这个作用和责任,应该发挥这个作用。农民也有优势,如机制灵活、市场反映灵敏等,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加快推进热作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热作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继续大力 推进热作科技进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 热作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 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增强科研单位活力,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步伐,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重点放在主要热带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先进适用技术的创新集成、重点作物产后处理技术的研发、重要病虫害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上,对一些重大研究项目要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要加大热作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步伐,使企业技术中心逐步成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发挥热作科研、教学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热作科技型企业。

      二是加强热作种子种苗管理工作。 继续抓好热作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加快优良品种、苗木的引进、选育、繁殖和推广。在巩固、提高现有南亚热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条件,再认定一批南亚热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完善种苗的检测、检疫体系建设,对基地的种苗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基地,要进行摘牌处理。要对种苗进行规范性管理,坚决打击伪劣种苗,净化种苗市场。

      三是推行热作标准化。 要加快热作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技术规程的制(修)订、推广工作,抓好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热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好产地、产品农残检测与质量把关,引导生产者在种植过程中避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进一步提高生产、采后处理和保鲜加工工艺,满足市场对产品的质量需求。

热作产业一定要重视品牌的问题,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名牌。

     (三)加快推进热作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主要热带作物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我们应对国内外市场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主要是三个产业的升级问题。

      一是继续推进天然橡胶产业升级。 进一步加快推进天然橡胶加工布局的调整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胶乳田间快速凝固技术的全面推广;加快已有优良品种的推广和老 胶园的更新速度; 完善国产胶的质量标准体系,增加质量控制指标并努力与国际接轨;全面实行橡胶标准化生产;加强对民营橡胶的指导,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提高民营胶管理水平和产量,增加胶农的收入。

      二是继续抓好香蕉产业升级。 在前两年试点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增加新的示范点,扩大辐射带动面积。通过培育香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推进香蕉标准化生产,将种植、贮藏、保鲜、加工、销售有机联合起来,提高香蕉产业经济效益,增加蕉农的收入, 提高国产香蕉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把我国香蕉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荔枝龙眼产业升级。 今年将启动荔枝龙眼产业升级计划。 充分利用我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签订了荔枝龙眼检疫协议的有利条件, 选择一批生产条件好、商品量大、市场竞争力强(尤其是有出口优势)的基地重点支持,优先建成高标准、优质、安全无公害的荔枝龙眼生产(出口)基地。推广早熟和晚熟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及采后处理技术,开展技术骨干和示范户培训,扩大示范带动面积, 促进荔枝龙眼的出口。

     (四)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服务工作:

      一是规划和区划工作。 热作产业“十一五”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期间热作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规划是准法律,一经通过就按规划办了。现在各省(区)南亚办(垦区)已经完成了初稿。要总结“十五”期间热作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热作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进行研究、修改、补充,使“十一五”规划更具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热作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工作,也要根据资源、市场、品种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热区企业和农民进行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这次会上,大家要对我们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充分地发表意见。

      二 是政策服务。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要积极向热区企业和热区农民 宣传党和国家有关 三农 的政策;要做好督促检查,促使 三农 政策落到实处;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促进 热作产业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争取各级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

      三 是 宣传和 信息服务。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要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导向,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要把握好宣传的机遇,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效果。要办好《中国热带农业》杂志,《中国热带农业》创刊后得到了各热区的大力支持,今后各省(区)南亚办和农垦局要积极组织优秀稿源,把《中国热带农业》办成热作产业服务宣传的主阵地。 要建设好 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 整合热作行业的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 丰富信息来源,加强与热区行政主管、生产经营企业、科研单位等联系,并及时搜集国外生产消费数据,政策法规信息,满足热作产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 为热作企业和热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五)加强热作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热作产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要使热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必须 加强热作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企业家队伍建设。 目前来看, 热作的 企业家队伍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部分组成。为了加快产业发展,必须要不断壮大这两支企业家队伍,要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同时要不断激励和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经营决策水平和战略管理能力。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高度重视 热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要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推广单位的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业务素质。对优秀人才要采取高效 激励和有效约束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三是生产者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热区农民 (农工) 的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工作,把培育热区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科技能人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赛,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并通过他们对广大农民 (农工) 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科学技术普及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同志们,热区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离不开热作产业的支撑,而热作产业的持续发展,要依靠各级热作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依靠热区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认真执行中央关于促进“三农”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切实 加强领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加强能力建设, 积极做好热作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 热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促进热区农民(农工)增收、热作产业增效、热作产品竞争力增强, 为全面建设热区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