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志编纂经验与体会之四:强化责任、突出重点、保证志书编纂质量

时间:2021-08-18 作者:吴海燕 来源:北京西郊农场 点击次数:5383

北京西郊农场修志办通过场志的编写,全面梳理和记录了西郊农场69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和萃取了产业发展经验,进一步揭示和展现了产业运行态势。修志起到了“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志书编纂通知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西郊农场及时召开相关会议,明确领导、健全组织、统筹谋划,系统协调、逐级落实,对场志的编纂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首先,建立机构、明确领导。2018年11月,农场党委成立修志工作委员会,由农场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场长和党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党委委员和场长助理担任;成立修志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为各企业、各部室负责人,修志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政工部,负责具体协调工作。聘请第一执笔人担任《西郊农场志》总撰稿人;各企业、部室由书记和负责人挂帅,明确执笔人,负责各企业资料的收集、整理;机关部室也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相关业务模块的志书编纂工作,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畅通有序的沟通机制。

其次,健全机制、创造条件。建立志书编纂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要求各企业、部室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先后多次召开志书编纂阶段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汇报志书编纂完成情况,共同研究和解决志书编纂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场志的编纂工作。在农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农场修志办抽调专门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购置专业书籍,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设施到位,为志书编纂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

 

二、拟制纲目,认真部署

2018年11月20日,农场召开志书编纂工作部署会,下发《西郊农场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对场志编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初步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西郊农场志》编纂框架,拟出草稿后经领导审阅并报集团公司史志办审议,之后又对《西郊农场志》编纂框架内容、结构、体例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志书编纂框架定稿纲目共9篇36章96节。志书编纂框架定稿后, 2019年2月21日,农场再次召开部署会,下发《场志编写框架内容及工作分工》,对场志编写框架内容进行了细化,分解到人。修志办负责全面掌控和有机协调各企业各部室相关工作,根据任务目标倒推完成时间、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任务,确保能够做到层层抓分解、逐级抓落实。农场修志办进一步明确,志书编纂工作是农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志书要反映出农场文化的全貌、变迁和特色。

 

三、广集资料,培训走访

面对场志编纂情况复杂、涉及单位多、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等现状,为顺利完成编纂任务,农场修志办加强与各企业、各部室的沟通协调与指导督导,有力推进场志编纂工作。

一是举办业务知识培训。为保证农场志书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修志办对志书编纂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根据编写需要,修志办先后两次组织下属单位编写人员培训。同时,采取多种渠道,拓展编修人员视野,博采众长,积极组织收集和研读史志文献资料,学习兄弟单位出版的史志读本。

二是广泛收集资料。志书资料的收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西郊农场志》上限是1949年,下限是2018年,记述农场上下69年的发展和沿革,离不开各版块、各企业的贡献。农场部署工作时,即对资料收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部室、各企业根据工作部署,对本企业、本版块的资料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编写了资料长编。2019年8月,修志办针对资料收集情况和志书编写难题,再次召开机关部室、各企业志书编纂工作推进会,对机关各部室、各企业报送资料进行了讲评,再次动员补充资料。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和走访。修志办组织多次调研及沟通协调,深入所属企业广泛调查收集资料。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修志办根据志书编写中的有关问题,分别联系部分农场老领导及原各行业的负责人寻找资料、照片,并开展座谈,想办法书写口述史,力争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

 

四、精选内容,统编总纂

《西郊农场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各部室、各企业提供的资料和《北京市国营西郊农场史》(1949-1988)、《北京市东北旺农场创业五十周年》(1957-2007)、《北京市巨山农场志》(1949-2019),同时参考北京市数字方志馆、海淀区档案馆、集团公司档案馆、三个农场档案室的资料以及《北京国营农场志》(2000年11月精简本)、《北京国营农场史》(1949-1989)、《东北旺农场史》(1957-1990)、历届农场领导工作报告和有关文献、专著、网站等。对以上文件资料,反复阅读,精选内容;反复筛选、排比、考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按照《西郊农场志编纂框架》要求进行整理统编。统编总纂是志书编纂的攻坚阶段,主要处理了各篇、章、节之间的重复交叉的问题;概述与各章节主体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统一全书体例,力争各部分基本平衡。

 

五、反复编修,审定成稿

2019年年底,《西郊农场志》草稿第一稿完成;2020年2月底,草稿第二稿完成。2020年3月,农场召开志书编写进度汇报会,农场领导及修志办的同志一并参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全志从9篇36章96节,调整为7篇29章100节,上报集团公司史志办审核。根据集团史志办的修改意见,对各篇资料进行再收集、再整理、再加工、再完善。修改后的志书为初稿第二稿,比初稿第一稿减少1篇,减少4节。经过多次反复筛编和精简,最终定稿。

《西郊农场志》编纂工作历经近3年,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感慨良多。

一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并调整优化篇目结构。篇目是收集资料的提纲,也是分工编写的依据和总纂的纲要。因此,志书编纂的第一步便是制订篇目大纲。但是,最初的篇目只是一个粗线条的提纲,作为修志人员搜集资料的依据,而后应根据志书的资料搜集和编纂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篇目,要基本达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层次清晰、合乎逻辑。重点考虑:篇目整体是否能够科学反映企业发展全貌;篇目归属是否得当;篇目相互之间逻辑是否清晰。《西郊农场志》的篇目先后进行过四次微调,直至志书基本定稿时才最终定型。

二是要特别重视编纂资料长编。资料是编修志书的基础,是决定志书质量的重要条件。资料的搜集整理是志书编纂工作的重要环节,影响志书的编纂进度和质量。编纂资料长编不仅可使分散的资料集中化、零星的资料系统化,而且能使修志人员熟悉资料,为志稿撰写奠定基础。在《西郊农场志》的编纂过程中,由于前期对资料长编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导致志稿改稿时用于查找资料时间较长,影响了后期志书编纂进度。

三是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对于企业志书来说,首先要理顺纲目,要能够把企业发展全貌反映出来。其次要记述大、要、变。所谓大,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例如重点描述主业,抓住企业发展的主线;要,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变,就是事物的重大发展变化,例如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对西郊农场而言,1998年的场乡体制改革就是一个重要节点。另外,要认真解决交叉重复问题。在志书中,交叉重复不可避免,但需要根据每节的主题,内容上有所侧重。例如,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工作方面就容易重复,我们选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侧重相关活动。

四是要组建稳定的修志队伍。要保障志书质量,关键在人。要组建相对稳定、对企业比较了解和写作能力较强的队伍,才能担负起志书编纂任务。由于年代久远,几经搬迁,各类资料保存不全,给修志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农场领导大力支持,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多方协调努力,志书编纂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