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2002年我国大豆市场展望

时间:2002-04-19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512

今年,农业部开始推行“大豆振兴计划”,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建立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生产基地,这一政策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预计今年我国大豆单产和品质将提高,大豆实行“订单农业”方式将极大地促进大豆产业化发展。大豆产需缺口仍然很大,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今年是入世第一年,在新的贸易政策环境下,预计大豆进口将减少。进口量依然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受国际市场供给充足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仍将低靡。 一、大豆生产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今年产量将增长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强调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使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等工作重点。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农业主管部门对大豆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方面在我国东北有的地区只能种植大豆,可替代性作物少,大豆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大豆产业链很长,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让大豆的起源国完全依赖进口。 今年,农业部要重点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抓好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生产基地,推广高油大豆栽培技术促进大豆生产。目的是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是农业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乃至大豆的产业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黑龙江垦区承担了建设270万亩示范基地的任务,计划亩产130公斤干基含油率达20%以上,总产48.79万吨,已全部与九三油脂集团等加工企业签订了产品收购订单。预计今年我国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将有所扩大,其他地区由于受2001年低靡的市场价格的影响,面积有所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种植面积意向调查,今年全国大豆总种植面积较上年将下降4.2%,但是据农业部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意向调查,大豆播种面积将增长3.3%。综合分析,如果气候条件正常,东北单产和总产都将提高,预计今年产量将比2001年有所增长,可望达到1500万吨以上。 二、大豆仍需要进口,但进口量将会减少 由于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仍然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影响今年的进口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国际国内价格比,转基因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国内市场对大豆的实际需求情况等。 (一)大豆进口仍将继续,供给不会出现断档 根据有关价格数据分析,目前国际市场到岸价格已经高于国内主销区批发市场价格,美国新的农业法案很有可能会降低大豆贷款率,这样进口大豆价格优势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受运输条件的限制,沿海地区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弹性很小,因此即使进口大豆没有价格优势他们依然需要进口大豆。所以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就落在后二个因素上。农业部已经在过渡期同意发放临时安全证书,因此进口仍将继续,但是由于取得证书需要一定时间,进口速度预计将放慢。考虑到前期比较充足的进口量和库存,预计国内不会出现大豆供应断档的局面。 (二)受加入WTO相关政策的影响,大豆进口量将减少 需求方面食用加工用豆对国产大豆需求平稳增长,大豆深加工增长还比较缓慢,因此影响大豆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仍是榨油用豆。榨油用豆量与豆油和菜子油的进口量密切相关,今年我国豆油关税配额量是251.8万吨,配额内关税由2001年的13%下降到9%,下降3个百分点;菜子油的配额量是87.89万吨,配额内关税由2001年的20%下降到9%,下降11个百分点;同时二者的国营贸易比例将下降到34%。这样今年进口豆油和菜子油的到岸价将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只要贸易商能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豆油和菜子油的进口必然增加,国内市场价格将进一步降低。由于豆油和菜子油进口增加,豆粕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实际上对大豆需求量将降低,大豆进口量将会减少。 三、大豆价格将可能下跌 根据豆油平衡表测算,预计2001/2002年度对进口大豆的需求量约在700-800万吨,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已经进口382万吨,也就是说3-9月份只要进口400万吨左右大豆就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沿海大型油脂加工企业还在盲目扩大加工规模,国内加工能力严重过剩,进口量可能会超过实际需求。 临时安全证书的发放,保证了进口的顺利进行,不过第一次申请需要一定时间,进口将暂时中断或进口速度有所放慢,4月份供给相对偏紧,预计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随着贸易商取得安全证书,5-6月份进口将恢复正常,市场价格逐渐回落。由于国际市场供给充足,价格仍然较低,进口量可能超过国内需求量,则国内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都将下跌。 四、对大豆产业的一点认识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随着关税的降低和关税配额的增加,更多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入,将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价格下跌和国产农产品市场份额的缩小,同时把我国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政策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充分暴露出来。由于大豆是我国最早开放市场的品种,早在入世前我国大豆就已加入了全球范围的竞争行列,接受了国际市场的挑战和冲击,可以说大豆产业已经提前几年经历了这一痛苦的历程,大豆问题的产生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农业产业冲击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缩影,对研究其他粮食品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与美国大豆产业相比,我国在生产规模、单产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产业化水平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育种供种跟不上市场需求、栽培管理水平低、没有实行区域化种植和专品种生产、混种混储混收不能实现优质优价、运输成本高、精深加工滞后以及间接生产成本过高等。另外美国的大豆生产有政府巨额补贴的支持,而我国对大豆生产的扶持政策很少,这样使国产大豆处于不平等的贸易竞争地位。 面临进口大豆的冲击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看到问题,找出差距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迎头赶上,何况国产大豆还有进口大豆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我国东北大豆都是非转基因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蛋白质含量高于进口大豆2-3%,由于东北大豆主产地地处偏远,非常适合绿色无公害大豆的生产等等,而且我国也有许多高油品种,只是没有形成商业化生产,品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我国大豆单产的提高还大有潜力。 因此要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甚至玉米产业、小麦产业首先就要依靠科技,培育优良专用品种,提高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其次,要组织优质品种的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大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混种、混收、混储、混运,导致不能优质优价。要改变过去农民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实行同一优质品种的连片的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既要靠政府推进,也要靠企业的配合。企业与农户实施订单农业,与科研单位合作,由他们提供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农民区域化种植,按照与企业签的合同,企业优质优价收购,进行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油料品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解决产销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企业而言,解决了优质原料稳定供给的问题,对农民而言,解决了销售问题,二者利益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在这方面我国吉林德大和黑龙江九三油脂企业做得很成功。因此,培育和壮大油脂加工龙头企业是推进油料产业化的关键。第三、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同时降低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绿箱政策是世界贸易组织中各成员国政府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最重要的领域,WTO对该补贴没有数量限制,我国在这一块比较薄弱,今后我国一方面应该加强WTO规则绿箱政策支持,加强农业科研、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