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荣江 刘洪军 王立东
在绥滨农场场史馆里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块石碑,格外醒目。它高110厘米,宽53厘米,上面的图形和刻字因风雨侵蚀,有些模糊不清。靠近观察,石碑正面接近顶部有一颗红五星,五星下面刻的是修理厂落成时间,再下面刻有126个人的名字。这块68年前刻成的石碑,是场史馆的镇馆之宝。它见证了绥滨农场的艰苦创业历程。
绥滨农场的建立,是当时的合江省绥滨县县委为了加大粮食生产力度,支援解放战争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黑龙江垦区三个在建国前成立的农场之一,始建于1948年1月。老场部选在农场原26队(老二队)。
县大队干部张云鹏率领80名垦荒志愿者,带着16挂马车,最先来到这亘古荒原上,进行垦荒前的准备工作。在4月化冻后,志愿者们建起了第一栋办公室(马架子)和第一栋职工宿舍(地窝棚),打响了绥滨农场向地球开战的第一枪。当年,共垦荒76垧,复耕撂荒地320垧。
1951年9月,农场更名为松江省国营机械农场,到了1953年初,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队增加,机械设备增多,机车维修的任务开始繁重起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农场领导决定建一个农业机械修理厂。经主管部门松江省农业厅批准,工程预算为4.3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也算天文数字啦。1953年3月,农场开始筹建砖木结构的修理厂。修理厂的图纸,是省里参照当时苏联老大哥集体农庄修理车间的样式设计的,现在依然能够看出前苏联工业的建筑模式。
省里的领导非常重视,省农业厅田澍厅长几次亲自修改图纸,还请来富锦县和绥滨县的两个施工中队帮助建设。水泥、钢材、白灰、红砖、木材、砂和河卵石、石头等建材都是从富锦运过来的。因为计划将修理厂建成当时富锦地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工业类厂房,在建设过程中,田厅长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省农业厅科员张保山专门住在工地蹲点监督施工。
修理厂的基础土方完全是人工挖的,深2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结构。用来砌墙的是白灰、砂料和水泥三合一材料,墙体砌筑采用双面清水墙(即里墙和外墙都是勾缝,不抹灰)。混凝土中的砂和卵石,施工前全部用水清洗一遍去泥,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过磅后再人工搅拌,振捣全部用铁钎人工振捣;模板都是双面人工刨光,以保证混凝土拆模后的美观。屋架采用人字方木屋架,长11米多。大房架是采用传统的套马杆方式架上的。吊顶采用刨光松木明棚,刷绿色混合漆,屋面采用望板,铺油毡纸铺水泥瓦,水泥地面。
修理厂主体层高5.84米,最大跨度11.5米,长度22米,总面积650平方米,分为主车间、辅助车间和零件库等。主车间南北方向设有桥式吊车一部,吊车行走梁采用牛腿柱支撑,通梁上铺有钢轨,可以吊装三吨左右物件。主车间西侧有落地高窗采光,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屋面有排风设施,保证冬季室内换气。
当时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条件也十分艰苦,既缺少大型吊装设备,又没有现代化厂房施工经验。大家住在窝棚里,吃的以玉米、高粱为主,偶尔也会有白面,算是改善伙食,菜主要是咸菜,极少吃到新鲜蔬菜和肉类。但建设者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早出晚归,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创造了两个第一:一是建设时间第一,当年施工,当年10月20日竣工,用时仅7个月;第二是质量第一,清水墙缝的厚度均匀一致,整齐美观,就是现在的工程也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更难得的是,68年过去了,厂房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如初,墙上没有大裂缝,基础也没下沉。
除了修理厂,当年建设者们还新建了宿舍、食堂、办公室、家属房等合计近三千平方米的建筑物。厂房落成时,大家欢欣鼓舞,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工程感到自豪,落成仪式从简,只放了一挂鞭炮。为了纪念建场以来第一大工程,施工队专门从富锦请了一个叫王朝瑞的石匠刻了一个碑,把所有建设者的名字都刻在了碑上,碑立在厂房正门西南侧,作为永恒的纪念。
10月份,场部由26队搬迁到了24队,标志着垦荒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座修理厂是绥滨农场建场后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农场农机修理的水平和质量,技术逐步成熟,走在当时合江垦区的前列。
修理厂的成立,不仅满足了当时农机修理的需要,而且还为农场培养了许多机车修理的骨干力量和管理人才。一个修理厂凝结着绥滨农场几代农机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见证了农场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光辉历程。它不仅是绥滨农场建筑和农机修理的宝贵遗产,在垦区也是重点保护文物。2010年24队(24居民组)拆迁时,修理厂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纪念碑几经辗转,被24队职工崔祥友收藏在家里,于2010年秋被“请进”了农场场史馆,成了镇馆之宝。这块碑上,永远记录着当年建设者们的名字,见证着先辈们开发绥滨的丰功伟业。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建设北大荒。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